位置 > 首页 > 名言 >

古代法治名言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2、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孙中山

3、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4、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英)《*论》

5、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

6、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7、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8、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9、纲纪废弃之日,便是*兴起之时。——威·皮物特

10、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唐·马总《意林》)

11、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12、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13、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4、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孟德斯鸠

15、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16、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17、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

18、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19、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20、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21、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22、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无*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23、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24、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

25、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胡适

26、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27、法败则国乱。《韩非子。难一》

28、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29、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务变。——《韩非子·解老》

30、民无信不立。——《论语》

31、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32、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33、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34、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35、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36、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37、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38、宪律制度必法道。 

39、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40、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古代法治名言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古代法治名言 40句菁华(扩展1)

——*古代励志的名言 40句菁华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5、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9、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2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3、百年光阴,如驹过隙。——选自《增广贤文》

2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2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2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2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3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3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啼

3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3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3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3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3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3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4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古代法治名言 40句菁华(扩展2)

——励志名言古代 40句菁华

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2、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不怕慢,只怕站。——《增广贤文》

4、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

5、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增广贤文》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7、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诸葛亮》

8、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黄宗羲》

9、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白居易》

10、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

11、天旱误甲子,人穷误口齿。——《增广贤文》

1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增广贤文》

13、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1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15、但愿苍生皆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

16、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

17、头纳地,添灯火,照的他慈悲我。——《汤显祖》

18、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曾国藩》

19、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增广贤文》

20、官吏清廉如修行,书差方便如行善。——《增广贤文》

21、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22、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23、贱不能临贵,贫不能役富,疏不能制亲。——《冯梦龙》

24、不要因路远而踌躇,只要去,就必到达。——《成吉思汗》

25、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26、败家子弟挥金如土,贫家子弟积土成金。——《增广贤文》

27、居心不净,动辄疑人。人自无心,我徒烦扰。——《曾国藩》

28、德而不威,其国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溃!——《冯梦龙》

29、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30、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31、今日人情有三反,曰弥谦弥伪,弥亲弥泛,弥奢弥吝。——《顾炎武》

3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

3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

34、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汤显祖》

35、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张岱》

36、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37、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雪,才为火内栽莲。——《洪应明》

38、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增广贤文》

39、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司马光》

4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曾国藩》


古代法治名言 40句菁华(扩展3)

——古代诚信名言 40句菁华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2、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已经死了。——威尔士诗人牧师赫伯特诚信

4、一言九鼎重千秋。——*

5、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

6、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7、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8、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9、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

10、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1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2、诚不至者物不感,损不极者益不臻。——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新唐书》

13、诚以待物,物必应以诚。——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脱脱《宋史》

14、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管仲

15、人无忠信,不可立世。——宋代教育家程颐

16、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淮南子》

1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

18、诚之一物,存诸之则忠,加诸人则恕。——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元好问

19、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淮南子》

20、拥有知识能使你变得充实,拥有诚信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21、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22、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23、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李嘉诚

24、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25、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26、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27、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28、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9、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30、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31、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3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33、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孙中山

34、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3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3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37、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38、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高尔 基)

39、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40、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古代法治名言 40句菁华(扩展4)

——*古代读书名言 50句菁华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神童诗·劝学》

8、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对联集锦》

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清)朱用纯

10、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11、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2、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3、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4、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5、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16、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7、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1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9、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

2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1、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22、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2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7、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清)王永彬

28、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对联集锦》

2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3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2、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9、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42、读书是较易的事,思索是很难的事。但如果两者缺一,便会全无用处。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4、能读千赋,自能为之。——杨雄

45、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46、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4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48、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49、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5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郑耕老


古代法治名言 40句菁华(扩展5)

——古代经典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命为志存。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5、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7、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1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1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5、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2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27、缺乏对事业的热爱,才华也是无用的。 —— 尼柯拉耶维奇

28、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 —— 富兰克林

29、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

30、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汤显祖》

31、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岳飞》

32、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33、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

34、营气之粹,化而为精,聚于命门。——《李时珍》

35、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36、东屋未补西屋破,前帐未还后又拖。——《增广贤文》

37、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康有为》

3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3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41、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4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43、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4、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

4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4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4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4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4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0、吃一堑,长一智。


古代法治名言 40句菁华(扩展6)

——*古代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以身许国,何时不可为?——《岳飞》

2、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3、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李时珍》

4、人世一大梦,俯仰百变,无足怪者。——《苏轼》

5、燕子不进愁门,耗子不钻空仓。——《增广贤文》

6、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罗贯中》

7、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罗贯中》

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

9、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司马光》

1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2、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13、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14、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15、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16、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17、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18、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19、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20、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

21、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

22、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

2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5、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

2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27、知而好问者圣倾,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9、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30、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

3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32、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

33、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3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

3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3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39、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40、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