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国学的名言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大学》)

2、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3、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6、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8、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9、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10、灯蛾扑火甘就镬,春蚕作茧自缠身。

11、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2、燕雀哪知雄鹄志,虎狼岂被犬羊欺。

13、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5、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1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1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19、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2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生之言,亦可以为*矣!(论语·宪问)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2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5、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

26、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

2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2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行冲

3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33、“我常说自己是‘样样通,样样松’,这话并不确切。很多方面我不通;有一些方面也不松。合辙押韵,说着好玩而已。

3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3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3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4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2、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持,则百姓亲睦。

43、尽信书,不如无书。

4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5、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陈寿

46、满招损,谦受益。

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0、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


国学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国学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1)

——国学的名言 60句菁华

1、长知足,心安然;甘淡泊,乐无边;为人喜,解人难;忘忧喜,严律己;莫烦恼,忍为先;识时务,永向前!

2、言宜实,心宜诚,福宜惜,慧宜增,思宜宽,虑宜远,气宜柔,骨宜刚,志宜大,胆宜壮!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3、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6、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12、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成仇。

13、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14、燕雀哪知雄鹄志,虎狼岂被犬羊欺。

1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1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7、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1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19、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2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21、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22、一寸山河一寸金。

2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25、无欲速,不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2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3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3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3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3、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3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3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3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4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4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43、“*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

4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4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4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0、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5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5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5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5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5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59、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李白

6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国学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2)

——国学经典名言 50句菁华

1、大凡物不得其*则鸣。

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7、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1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22、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2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2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2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2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2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2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0、虽被万戮,岂有悔哉!《史记》

31、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32、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史记》

33、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

34、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史记》

35、能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道德经》

36、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易经》

37、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楚辞》

38、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

40、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诗经》

41、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诗经》

4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4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44、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

45、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

4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4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道德经》

48、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

49、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

50、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者,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国学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3)

——国学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6、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1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行冲

1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6、君子应该不善于言行而敏于行动。

1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1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2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2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2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2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4、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口面不知心。

25、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26、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思以敏为贵,学以勤为贵,友以诚为贵,情以挚为贵,穷以志为贵,富以仁为贵,话以少为贵,喜以度为贵,怒以忍为贵,体以健为贵!

27、长知足,心安然;甘淡泊,乐无边;为人喜,解人难;忘忧喜,严律己;莫烦恼,忍为先;识时务,永向前!

28、言宜实,心宜诚,福宜惜,慧宜增,思宜宽,虑宜远,气宜柔,骨宜刚,志宜大,胆宜壮!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29、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30、礼之用,和为贵。

3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3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国学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4)

——国学经典手抄报没计图 50句菁华

1、《大学》

2、《易经》

3、《庄子》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

7、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论语·学而》

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1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1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宪问》

1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

1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17、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18、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19、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20、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2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22、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23、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

24、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2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2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

28、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

29、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30、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

31、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3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乾·文言》

33、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彖》

34、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象》

35、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蛊·上九》

36、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大过·象》

37、见险而能止,智矣哉。《蹇·彖》

38、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艮·象》

39、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於此。《系辞上》

40、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系辞下》

41、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42、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系辞下》

43、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44、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易经·说卦传》

45、《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6、《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47、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48、《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49、《弟子规》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50、孔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国学经典选录

  我本无心求富贵,谁知富贵迫人来。--隋炀帝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春秋 孔子《论语》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前蜀 王衍

  最穷无非讨饭,不死总会出头。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藜涡倍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生。--宋 朱熹

  学道几人知道味,谋生底物是生涯。庄周枕上非真蝶,乐广杯中亦假蛇。身后功名半张纸,夜来鼓吹一池蛙。梦中说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元刘从益

  英雄到老皆归佛,宿将还山不论兵。

  美人绝色原妖物,乱世多财是祸胎。

  千亩良田丘丘水,十房妻妾个个美。父为宰相子封侯,我在堂前翘起腿。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漂流在外头。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唐太宗

  自从踏着涅磐门,一枕清风几万年。弱水蓬莱虽有路,释迦弥勒正参禅。谁将枯木岩前地,放出落花雨后天。两个泥牛斗入海,至今消息尚茫然。--白紫清

  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蓬莱此去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五代 谭峭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唐 李翱

  云在青天水在瓶,眼光随指落深坑。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深深海底行。--宋 张商英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唐 玄奘

  见说新居止隔山,肩舆晓出暮堪还。知公久已藩篱散,何事深村尚闭关。乘兴相寻涉万山,扁舟亦复及门还。莫将身病为心病,可是无关却有关。--阳明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灵云禅师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你尚多情。--达濑六世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万里青天开口笑,三间白屋竖拳头。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功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清 赵翼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唐 武则天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云何以此经,究竟到彼岸。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武则天

  世间莫若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

  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宋 苏轼

  曾拜瑶池九品莲,希夷授我指玄篇。光阴荏苒真容易,回首沧桑五百年。--清 刘鹗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外我无身是大身,若留净土即留尘。然灯吩咐庄严地,挂角羚羊何处寻。--南怀瑾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羊亡几度泣多歧,错认梅花被雪迷。 疑假疑真都不是,残蕉有鹿梦成痴。

  一枕沉酣杜德机,尘埃野马乱相吹。 壶中偶放偷天日,照破乾坤无是非。--南怀瑾

  碎却菩提明镜台,春光秋色两无猜。 年来不用观花眼,一任繁华眼里栽。

  不汝还兮更是谁?儿时门巷总依稀。 寻巢犹是重来燕,故傍空梁自在飞。--南怀瑾

  游戏何妨幻亦真,莫将魔佛强疏亲。 心源自有灵珠在,洗尽人间万斛尘。

  欲海情波似酒浓,清时翻笑醉时浓。 莫将粒粒菩提子,化做相思红豆红。

  几年魂梦出尘寰,浊世保方乞九还。 一笑抛经高卧稳,龙归沧海虎归山。--南怀瑾

  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国学经典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国学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5)

——国学语录精粹 50句菁华

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 《论语》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周易》

3、.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4、.不怨天,不尤人。 —— 《论语》

5、.小不忍,则乱大谋。 —— 《论语》

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论语》

7、.三思而后行。 —— 《论语》

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中庸》

9、.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诗序》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荀子》

11、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孔子《论语》

1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13、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

14、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辞》

15、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1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

1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18、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

19、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20、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经》

21、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

2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23、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

24、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易经》

2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28、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楚辞》

2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3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3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3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33、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

34、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

3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3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37、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迂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

3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39、有以无难以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国语》

40、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经》

4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

4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46、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4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4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5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国学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6)

——国学经典文学常识 50句菁华

1、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4、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5、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6、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7、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8、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9、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0、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11、三体石经:尚书 春秋 左传/古文 小篆 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12、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13、四大类书:太*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14、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15、*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 沈阳文溯阁 承德文津阁 杭州文澜阁

16、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17、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8、八门:巾-算命占卦的 皮-卖草药的 彩-变戏法的 挂-江湖卖艺的 *-说书评弹的 团-街头卖唱的 洞-搭蓬扎纸的 聊-高台唱戏的

19、竹林七贤: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王戎 刘伶

20、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应瑒 刘桢

21、战国七雄:赵 魏 韩 齐 秦 楚 燕

22、七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23、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4、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 魏 宋 晋 齐 梁 陈 隋

25、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26、扬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鳝 金农 黄慎 高翔 郑燮 罗聘

27、*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 左芬(左思之妹) 苏惠谢道韫 鲍令晖(鲍照之妹) 薛涛 李清照 朱淑贞 秋瑾

28、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9、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30、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 晚霞反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31、*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32、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33、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34、商丘应天府

35、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36、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三个名句是:

3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8、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9、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40、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41、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42、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 上 去 入 现代则分为:阴* 阳* 上声 去声

43、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44、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45、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 褚遂良 张旭

46、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47、五岭:越城岭 都庞岭 萌渚岭 骑田岭 大庾岭

48、*:天 地 (上下) 东 西 南 北

49、*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50、三体石经:尚书 春秋 左传/古文 小篆 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文学常识

  1、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