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语录 >

经典国学语录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5、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0、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周易》

11、上天下泽。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周易》

1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14、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周易》

15、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增广贤文》

16、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19、福不择家,祸不索人。——《管子》

2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21、我东曰归,我心西悲。——《诗经》

22、物无妄然,必有其理。——《周易》

2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

24、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管子》

25、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

2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2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8、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

2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1、言必行,行必果。——《论语》

32、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3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34、无*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周易》

35、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3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37、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周易》

3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39、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周易》

40、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

4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4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

43、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

44、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45、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周易》

4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7、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

48、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吕氏春秋》

49、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5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经典国学语录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经典国学语录 50句菁华(扩展1)

——国学经典名言 50句菁华

1、大凡物不得其*则鸣。

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7、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1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22、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2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2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2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2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2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2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0、虽被万戮,岂有悔哉!《史记》

31、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32、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史记》

33、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

34、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史记》

35、能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道德经》

36、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易经》

37、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楚辞》

38、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

40、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诗经》

41、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诗经》

4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4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44、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

45、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

4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4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道德经》

48、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

49、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

50、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者,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经典国学语录 50句菁华(扩展2)

——摘抄国学经典语录 50句菁华

1、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3、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为之有野。”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6、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8、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0、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易经》

11、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易经》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15、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经》

16、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17、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易经》

18、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经》

19、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2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2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4、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经》

2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26、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易经》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2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经》

30、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31、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经》

3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

34、有学历并不等同于有文化

35、修之以身、其德乃真

36、只有营销才会产生利润,其他都是成本

37、一但你到达了彼岸之后,还要再扛着沉重的船行走吗

38、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

39、人脉即是财脉,关系即是实力,朋友即是生产力

40、强者会让行为控制情绪,弱者才会让情绪控制行为

41、人一旦怕你,就是离骂你,恨你不远了

42、不要把珍珠和玛瑙放在猪的面前,否则它们会反过来咬你,因为你没有喂它们猪食

43、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三种好的心态————随喜心、包容心、利他心

44、怀才就像怀孕一样,时间久了早晚会被看出来,如果没被看出来,只能说明怀的还不够

45、没有完美的事物,只有完美的看待事物的角度

46、新年贴春联,只要门楣上写着“百忍家声”就知道这一家一定姓张。*姓张的全以祖先的容忍为荣了。

47、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48、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49、人生有三处,花钱绝对连眼睛都不要眨:一是给自己的父母花钱眼睛都不要眨,因为厚重的养育之恩是再多的金钱都无法诠释的;二是给自己的铁哥们儿花钱眼睛都不要眨,因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有可能飞黄腾达的;三是对学习的投资眼睛都不要眨,因为拒 绝学习就等于拒绝成长和晋升

50、目标决定你达到目的时得到的是什么东西,过程决定你达到目标时成为什么样的人,过程重于目标,对的过程往往会得到对的.结果


经典国学语录 50句菁华(扩展3)

——国学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

2、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易经》

3、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诗经》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5、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7、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9、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

10、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警世通言》

11、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诗经》

12、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经》

13、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国语》

14、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诗经》

15、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1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17、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

18、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19、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

2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

2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22、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2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24、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2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2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29、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30、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孔子《论语》

3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3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3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3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5、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3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37、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经》

38、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经》

3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4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经典国学语录 50句菁华(扩展4)

——国学的名言 50句菁华

1、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大学》)

2、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3、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6、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8、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9、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10、灯蛾扑火甘就镬,春蚕作茧自缠身。

11、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2、燕雀哪知雄鹄志,虎狼岂被犬羊欺。

13、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5、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1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1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19、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2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生之言,亦可以为*矣!(论语·宪问)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2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5、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

26、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

2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2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行冲

3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33、“我常说自己是‘样样通,样样松’,这话并不确切。很多方面我不通;有一些方面也不松。合辙押韵,说着好玩而已。

3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3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3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4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2、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持,则百姓亲睦。

43、尽信书,不如无书。

4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5、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陈寿

46、满招损,谦受益。

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0、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


经典国学语录 50句菁华(扩展5)

——国学经典名句 50句菁华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8、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1、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孔子家语》

12、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13、大凡物不得其*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1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19、言必信 ,行必果。

2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22、惟仁者宜在高位。——《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23、好女之色,恶者之孽也;公正之士,众人之痤也;修道之人,污邪之贼也。——《荀子·君道》

24、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中庸·第二十章》

25、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六节》

2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经·第十八章》

2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德经·第七十一章》

28、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

29、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荀子·王制》

30、堂上远于百里,堂下远于千里,门庭远于万里。——《管子·法法》

3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篇》

32、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33、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荀子·哀公》

34、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其冠也。——《墨子·48章公孟》

35、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朱子家训》

36、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

37、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中庸·第十章》

38、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39、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40、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礼记·表记》

4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德经·第四十章》

4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43、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经·采薇》

44、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45、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诗经·大叔于田》

46、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

47、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节》

48、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人。——《墨子·36章非命(中)》

49、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纳兰容若《纳兰词》

50、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子思《中庸》


经典国学语录 50句菁华(扩展6)

——国学经典 50句菁华

1、《春秋繁露》汉、董仲舒——天人感应,儒术独尊

2、《史记》汉、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汉书》汉、班固——断代为限,一朝国史

4、《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事常伪造,辞尚溢美

5、《魏书》北齐、魏收——魏收作色,秽史扬名

6、《南史》唐、李延寿——杏花春雨江南

7、《旧唐书》后晋、刘昫等——志与表,不如新

8、《明史》清、张廷玉等——一波三折,百年乃成

9、《新元史》民国、柯劭忞——一人之力,千钧之功

10、《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纵横四方,睥睨天地

11、《大业拾遗记》唐、颜师古——隋炀一世,烟花一现

12、《唐六典》唐、李林甫等——建官之制,为政之方

13、《通典》唐、杜佑——典章制度之通史,经国治世之良模

14、《史通》唐、刘知几——为史者宜置于座右

15、《靖康传信录》宋、李纲——开封之战,靖康之耻

16、《郡斋读书志》宋、晁公武——校雠之馀,提要之祖

17、《列子》战国、列御寇——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18、《风俗通义》东汉、应劭——辩风正俗,观微察隐

19、《太玄经》汉、扬雄——玄生万物,九九归一

20、《近思录》宋、朱熹、吕祖谦——身边之事,日常之理

21、《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万事皆空,当如是观

22、《童蒙止观》隋、智顗——止以收心,观以启悟

23、《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等辑——医科圣典,药学大全

24、《洛阳牡丹记》宋、欧阳修——名花美文两倾国

25、《九章算术》汉、张仓——一问一答,百题百解

26、《初学记》唐、徐坚——非止初学,可为终身

27、《七修类稿》明、郎瑛——考辩史馀,论载典外

28、《敦煌变文》——佛家俗讲,圣窟遗稿

29、《欧阳修集》宋、欧阳修——天地自在,山水从容

30、所谓大丈夫者,谓其志之大也。——《韩非子解老》

31、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文子自然》

3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33、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宋苏洵《远虑》)

3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3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3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7、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3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39、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

4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44、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4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4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4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4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49、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50、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易经·说卦传》


经典国学语录 50句菁华(扩展7)

——国学经典语句 40句菁华

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3、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0、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1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3、见侮而不斗,辱也。

14、哀哀父母,生我劬(qú,过分劳苦)劳。

1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6、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2、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2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5、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26、养心莫善于寡欲。

27、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2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29、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3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3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32、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3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3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3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3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3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3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第241期

3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