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7、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1、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14、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5、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16、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18、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1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语·治道》

2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21、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2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25、仁者寿。——《论语·雍也》

2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27、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2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29、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共处。

31、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32、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33、孝顺,孝顺,越孝越顺。

34、民不容贪,党不容腐;人心向背,决定存亡。

35、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3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37、今天的你们意气风发,今天的你们生气蓬勃,今天的你们一马当先。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不要放弃,不要气馁。成功永久属于你们。运动员~加油!

38、把委屈和泪水都咽下去,输不起就不要输,死不了就站起来,告诉所有看不起你的人:我很好。

3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40、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1)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分享 40句菁华

1、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2、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8、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1、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2、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13、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1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  列传》

17、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9、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2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21、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22、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2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2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6、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2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8、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2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3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34、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35、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36、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37、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38、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3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40、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2)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4、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7、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8、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9、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4、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5、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9、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2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1、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27、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2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9、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3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3、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3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38、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40、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3)

——弘扬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轻诺必寡信。――《老子》

2、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5、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7、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8、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9、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5、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8、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9、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0、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21、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2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2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2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2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30、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31、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3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3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3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3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4)

——廉洁文化格言警句 40句菁华

1、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2、心底无私天地宽,一生一世不翻船。

3、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4、克服“衙门作风”,力倡雷厉风行。

5、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6、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

7、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8、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一生*安。

9、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10、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11、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12、走正道勤俭清廉一生坦荡全家幸福上邪路奢侈贪婪心惊胆颤难逃法网

13、贪是腐蚀心灵的毒酒,廉是滋补身心的良药。

14、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15、家庭应该是廉政的港湾,而不应该成为腐败的漩涡。

16、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17、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18、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19、牢记宗旨,永葆本色。

20、廉政勤政堂堂正正,秉公为民清清白白。

21、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22、金竹千年不变节,云松万年不弯腰。

23、养一身正气去半点私心。

24、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25、腐-败必然触礁,清廉才能长航。

26、廉政者*安一生,贪婪者自毁一生。

27、欺人如欺天勿自欺也,负民即负我何忍负之。

28、贪污怕人知道便是愚蠢,廉政怕人不知不是明智。

29、人心如秤,称出孰轻孰重;民-意如镜,照出谁贪谁廉。

30、做官不患位不尊而患德不崇,勤政不患禄不厚而患知不博。

31、一次利欲熏心,毁掉一世功名,一辈淡泊明志,乐享幸福一生。

32、为官者之道: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经得住考验。

33、减办公费用,紧应酬往来,兴徒步简事,拒各类**,严亲友子女。

34、以事明鉴明心智,以人为鉴正言行。摒出私欲终身乐,廉洁清正一身清。

35、纳税人是眼睛,税务人员是眼镜,税务人员要时刻擦亮眼镜,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方便。

36、秉公执法就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廉政自律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负责,家人永远是你最坚强的精神后盾。

37、上清醒坚定,不摇不摆;管理上清清楚楚,不错不乱;经济上清清白白,不贪不占;人格上堂堂正正,不奢不攀。

38、上清醒坚定,不摇不摆;管理上清清楚楚,不错不乱;经济上清清白白,不贪不占;人格上堂堂正正,不攀不奢。

39、在其位,谋其政,潜心干事,公正处事;在其位,谋其政,为民服务,不亦乐乎;在其位,谋其政,清廉坦荡,无憾此生。

40、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凡是管不住自己的干部,都没有资格去管教他人。管好自己是前提,是根本;管好他人是职责,是义务。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5)

——弘扬传统文化标语 40句菁华

1、扬时代弘毅,为万世开太*。

2、文化点亮心灯,文明美好人生。

3、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4、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5、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6、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7、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8、习文通古今,惠民在人心。

9、弘扬优良传统,感悟优秀文化,创建魅力家园。

10、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12、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3、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尊重学术,发扬民主。

14、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土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15、弘扬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16、修身齐家,汶林学院传教。

17、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8、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

19、弘扬传统文化 做有道德的人

20、扬智者之帆,行慧者之路。

21、学传统文化,做当代圣贤。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23、温良恭俭让 仁义礼智信

24、传授东方经典,培训传统文化。

25、传播传统文化,不再迷茫畅天下。

2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7、东方文化之源,当代修身之所。

28、集古人智慧,创当代精英。

29、传播东方智慧,重塑*精神。

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1、传播东方智慧,辉映卓越人生。

3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3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4、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35、美德不是孤独的,而是有邻居的。

36、世界因诚信而更加精彩。

3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8、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9、珍爱优良民族传统,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40、修身齐家有道,汶林学院传教。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6)

——传统文化的标语 30句菁华

1、德不孤,必有邻。

2、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3、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4、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

5、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6、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7、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8、培养*魂,树立*心。

9、学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扬智者之帆,行慧者之路。

12、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13、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14、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15、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16、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17、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18、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19、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20、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21、温习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天下。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23、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24、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25、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2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7、弘扬优良传统,感悟优秀文化,创建魅力家园。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9、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0、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7)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0、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5、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8、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9、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1、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3、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4、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2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2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3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