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弟子规》完整篇及解释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2、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3、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4、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5、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6、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7、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8、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9、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10、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11、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12、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13、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14、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15、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16、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17、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18、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19、过能改 归于无 倘揜饰 增一辜

20、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21、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22、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23、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24、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25、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26、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27、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28、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29、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30、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弟子规》完整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弟子规》完整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1)

——《弟子规》全文译文 40句菁华

1、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2、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3、谏不入 悦复谏号泣随 挞无怨

4、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5、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6、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7、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8、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9、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10、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11、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12、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13、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14、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15、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16、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17、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18、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19、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20、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21、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22、过能改 归于无 倘揜饰 增一辜

23、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24、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25、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26、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27、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28、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29、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30、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31、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32、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33、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34、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35、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36、以年级为单位取名次。各年级一、二等奖各取1名。

37、评委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现场的评奖工作,包括评分、统分、计分和颁奖工作。

38、后勤保障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会标制作、奖状书写、会场布置和横幅的悬挂工作。

39、脱稿:(2分)。

40、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1分)附件:《弟子规》诵读评分标准表班级1、内容(1分)2、诵读(2分)3、表情(2分)4、精神(2分)5、脱稿(2分)


《弟子规》完整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2)

——《三字经》与《弟子规》 30句菁华

1、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2、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3、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4、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5、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6、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7、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8、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9、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10、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1、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12、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3、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4、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15、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16、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7、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18、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19、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20、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1、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22、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3、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24、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5、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26、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27、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28、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29、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30、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


《弟子规》完整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3)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

1、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3、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4、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5、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6、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7、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8、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

9、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10、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11、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12、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13、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14、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15、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16、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17、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18、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19、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20、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21、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22、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23、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24、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25、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26、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27、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

28、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29、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30、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弟子规》完整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4)

——*成语大会成语及解释 60句菁华

1、徇私舞弊: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

2、琳琅满目:顷复承赐尊集,展卷一读,琳琅满目——清·陆陇其《与陈霭公书》

3、穷途末路: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晋书·阮籍传》

4、信笔涂鸦: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笑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唐·卢仝《示添丁》

5、开诚布公: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三国志·诸葛亮评传》

6、良药苦口:孔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7、明日黄花: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8、物竞天择: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清·梁启超《新*未来记》

9、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

10、如芒在背: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11、自惭形秽: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隽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12、郊寒岛瘦:孟郊、贾岛之徒,又得其悲愁郁挃之气——宋·欧阳修《书梅圣俞稿后》

13、睡眼惺忪:形容刚睡醒,眼神模糊不清。

14、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15、郑重其事:形容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16、纸醉金迷:形容使人沉醉的富丽堂华景象。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17、整装待发:整理行装,等待出发。

18、倚老卖老: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小视别人。

19、足智多谋:只很有智谋,善于策划。

20、*地青云:比喻一下子升到了很高的地位。

21、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深入地思考。

22、借古讽今:假借评论古代的事情,影射现实。

23、鹦鹉学舌: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24、置若罔闻:形容不加理睬。

25、无所用心:指不动脑筋,什么事都不关心。

26、青灯古佛: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

27、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军队隐蔽行动不暴露目标。也指军队停止战斗。

28、【冰壶玉尺】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

29、【半天朱霞】半天:空中;朱:红色。半空中的红霞。比喻人品高尚,超凡脱俗。

30、【抱瑜握瑾】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31、【大德必寿】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32、【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33、【高情远致】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34、【高人胜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胜士:指隐居者。清高不慕名利的隐居者。

35、【高人雅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36、【啼饥号寒】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37、【风刀霜剑】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38、【冰天雪窖】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处是冰和雪。形容极为寒冷的景象

39、繁文缛节: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40、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41、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42、耿耿于怀:对某些事总记在心里,形容心存怨恨。(一般指自己对某些事不满)

43、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子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44、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45、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46、皓首穷经:皓首,白头,钻研经典到老

47、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突然暴发。

48、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49、积重难返 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50、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51、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52、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53、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54、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55、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56、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57、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58、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59、闪烁其词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60、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弟子规》完整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5)

——四字成语及解释325个 60句菁华

1、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2、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突然暴发。

3、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4、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5、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6、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7、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8、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9、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10、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1、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12、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13、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14、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15、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16、时乖运蹇:指时运不好

17、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

18、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9、受宠若惊: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而感到意外的惊喜。

20、水落石出:形容真相大白。

21、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

22、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23、条分缕析: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

24、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25、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26、哭丧着脸: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27、形容生气的成语

28、形槁心灰:〖解释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29、半死半生: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30、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31、百花争妍: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32、怡情悦性:使心情舒畅愉快。

33、倚门倚闾:闾: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殷切心情。

34、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35、义形于色:伸张正义的情绪从脸色上表露出来。

36、溢于言表:指思想感情从语言中充分显露出来(溢:水满外流,引申为充

37、因难见巧:因:由于;巧:巧妙。由于难度大而显出技艺巧妙。

38、运斤成风: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不是有力气的意思。

39、振聋发聩:比喻言论惊人,影响深远。

40、震耳欲聋:几乎要震聋耳朵,形容声音极大。

41、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意义重大,声势浩大,也形容声音巨大。

42、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43、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44、鸡蛋里找骨头:比喻故意挑剔。

45、鸡飞狗叫: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46、鸡皮鹤发: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47、杀鸡吓猴: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警戒其余。

48、繁文缛节: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49、耿耿于怀:对某些事总记在心里,形容心存怨恨。(一般指自己对某些事不满)

50、相濡以沫、人在困境中相互辱骂,不吵就不能活似的,就不如放下恩怨!互助共渡难关!

51、同心同德、“同心同德”是指为同一个心愿,同一目的而努力。多用于褒义。

52、情窦初开、情意的发生或男女爱情萌动。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53、才气无双:英勇的气慨,天下没有第二个人。

54、长才短驭:犹言大才小用。

55、尺二秀才: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尺二”即指当时“盡”字的俗体“尽”字。

56、大才榱槃:指有大才干的人。同“大才槃槃”。

57、才学兼优: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58、才子佳人:泛指有才貌的男女。

59、才兼文武: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60、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弟子规》完整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6)

——成语及解释 50句菁华

1、捶胸跌足: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2、泣歧悲染:泣歧:见歧路哭,因可以向南也可以向北;悲染:见染丝而悲伤,因可以染成黄色或黑色。形容悲叹人们易受外界世俗影响而迷失方向。

3、乐极悲来: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4、呕心抽肠:形容极度悲伤。

5、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6、耿耿于怀:对某些事总记在心里,形容心存怨恨。(一般指自己对某些事不满)

7、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8、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9、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10、痛入骨髓: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11、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2、如履春冰:履:踩。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13、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14、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15、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16、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17、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18、穷途之哭: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19、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20、夙兴夜寐:起得早,睡得晚,形容勤奋不懈。

21、妄自菲薄:过份地轻视自己,不知自重。

22、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23、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24、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25、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26、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27、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28、不能赞一词(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29、不以规矩,不能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30、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3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32、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33、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前后相接,连接不断。

34、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不能指一个学生。

35、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36、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或闹得很凶。同天崩地裂。

37、天不盖,地不载:形容罪恶极大,为天地所不容。

38、动地惊天: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39、塞翁失马 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40、乐极生悲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41、皆大欢喜 人人都高兴满意。

42、活蹦乱跳 欢蹦乱跳,活泼、欢乐,生气勃勃的样子

43、哭丧着脸 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44、屡见不鲜:多次见到,已经不新奇了。鲜:新奇。

45、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46、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错例〗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47、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很镇静。〖错例〗他的自制能力好,不管环境多嘈杂,都能不动声色地埋头读书,所以成绩很好。

48、不约而同——没有事先约定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错例〗他们俩的确有共同语言,的确有对于我国文学的不约而同的一整套看法。

49、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50、不二法门——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弟子规》完整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7)

——形容高兴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

1、笑逐颜开:逐:驱使;颜:脸面。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貌。

2、喜眉笑眼: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貌。

3、一悲一喜:既悲伤又高兴。《*妖传》二回:“表公单单一身,不胜凄惨,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两件至宝,正所谓一悲一喜。”

4、乐极生悲: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5、大喜过望:过:超过;望:期望。结果比原先期望的还好,因而感到异常高兴。

6、心痒难挠: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

7、含笑九泉: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8、喜不自胜: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我。形容十分高兴。

9、眼笑眉飞:〖解释〗形容极度高兴。

10、喜行于色:高兴显此刻脸上

11、满面春风:形容心境喜悦,满脸笑容。

12、喜怒不形于色:高兴和恼怒都不表此刻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13、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14、怡情悦性: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境舒畅愉快。

15、又惊又喜:既惊讶又高兴

16、欣喜若狂:欣喜:欢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17、开眉展眼:高兴愉快的样貌。

18、忽忽不乐: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貌。

19、兴高采烈:多形容兴致很高,情绪热烈或气氛欢乐。

20、笑逐颜开:眉开眼笑。形容十分高兴。

21、自得其乐:自我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22、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

23、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24、欢欣鼓舞:形容十分高兴,精神振奋。

25、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开心到了极点。

26、欢呼雀跃:开心得象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27、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开心,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形容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28、兴高采烈:原形容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29、喜不自胜:喜欢得自己都经受不起。形容喜欢到了极点。

30、喜形于色: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31、欢欣鼓舞: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开心而振奋。

32、皆大欢喜:皆:都。人人都开心满意。

33、酒酣耳热:酒酣:酒喝得很痛快。形容喝酒喝得正开心的时候。

34、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开心而有风趣。

35、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开心愉快的样子。

36、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开心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开心。

37、宜喜宜嗔:形容生气时开心时都很美丽。同“宜嗔宜喜”。

38、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开心。

39、幸灾乐祸:幸:开心。形容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开心。

40、兴高采烈:兴:原形容志趣,后形容兴致;采:原形容神采,后形容精神;烈:旺盛。原形容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弟子规》完整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8)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4、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5、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6、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7、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8、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9、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10、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11、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12、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13、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4、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15、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6、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7、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18、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19、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20、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1、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2、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3、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4、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5、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26、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7、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28、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29、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30、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弟子规》完整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9)

——三字经朗读及解释 30句菁华

1、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3、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4、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5、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6、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8、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9、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10、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11、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2、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13、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4、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5、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16、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17、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18、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19、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0、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21、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2、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3、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24、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5、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26、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27、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28、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29、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30、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