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3 00:00:00
1、宠辱若惊。
2、报怨以德。
3、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6、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12、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14、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6、解释: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到一整天。
1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0、解释: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解释:懂得知足,才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遇到危险。
23、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24、解释:挫去他的锋芒,消除他的纷争,融入光明的万象,混同于大地尘土。
25、解释:邻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着,但民众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26、解释:和解深重的怨恨,还会有余怨难消。用德来报怨,这难道不是一种妥善的办法吗?
27、解释: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事,以*淡的心态去处理不*淡的事情。
28、解释:委曲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会被充盈,破旧才能生新;少取则获得,贪多则迷惑。
29、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30、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31、解释:必须让百姓的思想行为有所规范,保持纯洁朴实心态,减少私心杂欲。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32、解释: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要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重视起来,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和机遇,而不得意或沮丧。
33、解释:不固执己见,才能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用自我夸耀,别人也会认同你的功劳;不自高自大,才能保持长久。
34、解释: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35、解释:人从出生到死亡,有几种情况。长命的占十分之三,短命的占十分之三。有的人本来可以活得长命一点,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这类人也占十分之三。
36、解释:自古以来,凡是得到道的都发生了变化天得道而明亮,地得道而宁静,神得道而灵验,河谷得道而充盈,万物得道而生长,统治者得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37、解释: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留下话柄;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锁具是无法打开的;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也无法解开。
38、解释: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心待他,这样就可以使人向善。对于诚信的人,我用诚信待他;对不诚信的人,我也用诚信待他,这样可以使人诚实守信。
39、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40、解释:我有三件法宝,我持有并珍重它第一叫做慈悲,第二叫做节俭,第三是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在封建社会可以理解。但今天我们应提倡“敢为天下先”。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1)
——道德经经典名句 60句菁华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道德经》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 《道德经》
3、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 《道德经》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道德经》
5、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
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 《道德经》
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道德经》
8、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9、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10、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道德经》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2、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3、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1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 《道德经》
15、花经雨后香微淡,松到秋深色尚苍。——袁枚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1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道德经》
1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道德经》
1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道德经》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 ——老子 《道德经》
2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4、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2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经》
26、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 《道德经》
28、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2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0、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老子 《道德经》
3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2、虚极静笃 ——老子 《道德经》
3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老子 《道德经》
34、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 《道德经》
35、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7、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 《道德经》
3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9、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辩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语不华美,华美的言语不可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译文: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不巧言善辩,巧言善辩的人不善良。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译文:有真知灼见的人不求知识广博,有广博知识的人不可能有真知灼见。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译文: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天的法则是利于众人而不妄加伤害,圣人的法则是施惠众人而不与人争夺。 ——老子 《道德经》
4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老子 《道德经》
4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42、善建者不拔 善报者不脱 ——老子《道德经》
4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4、悠兮,其贵言。
45、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47、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48、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4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0、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5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5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5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5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56、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5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58、下知有之。 ——出自第17章
5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2)
——道德经经典名句 50句菁华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 《道德经》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道德经》
3、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5、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道德经》
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老子 《道德经》
7、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老子 《道德经》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老子 《道德经》
12、大道至简 ——老子 《道德经》
1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 ——老子 《道德经》
14、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经》
1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 《道德经》
16、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老子 《老子》
1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8、“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 《老子》
1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 《道德经》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1、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老子》
2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参考译文:有最高德行的人,不去追求德行,也不以有德为荣,这种人才是真正有德之人。下德之人每天坚持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德行,从来不做符合德行的事情,这种人反而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 《老子》
23、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4、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老子 《道德经》
2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6、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老子 《道德经》
27、虚极静笃 ——老子 《道德经》
2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本有生灭,这是周行不始的规律)(而修道之法在虚静,虚心止静可以观万物象)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修之人,守真朴之道,心无杂念,无欲无求,持一守中而能有所悟) ——老子 《道德经》
29、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1、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 ——老子 《老子》
3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3、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4、静为躁君 《道德经》
3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6、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37、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38、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39、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0、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4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4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44、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45、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46、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4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50、而用之或不盈。 ——出自第4章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3)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老子》
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5、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老子《道德经》
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道德经》
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道德经》
1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12、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道德经》
1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14、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1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16、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德经》
17、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18、无为无不为《道德经》
19、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老子》
20、出生入死。——老子《道德经》
2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道德经》
22、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道德经》
23、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老子《道德经》
2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道德经》
25、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老子《道德经》
2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老子《道德经》
27、曲则全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28、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道德经》
29、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30、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本有生灭,这是周行不始的规律)(而修道之法在虚静,虚心止静可以观万物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修之人,守真朴之道,心无杂念,无欲无求,持一守中而能有所悟)——老子《道德经》
3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以观其妙有名万物之母以观其徼同出于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
32、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老子《道德经》
3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是谓守柔曰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绰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人只知争一时之胜而弗能远虑,刚则折乃必然之势,作人应如水,柔韧有余最佳。)——老子《道德经》
34、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道德经》
35、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老子《道德经》
36、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老子《道德经》
37、第八十一章善者不辩?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语不华美,华美的言语不可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译文: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不巧言善辩,巧言善辩的人不善良。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译文:有真知灼见的人不求知识广博,有广博知识的人不可能有真知灼见。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译文: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译文:天的法则是利于众人而不妄加伤害,圣人的法则是施惠众人而不与人争夺。——老子《道德经》
38、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老子《道德经》
3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是以君子②终日行不离辎重③,虽有荣观④,燕处⑤超然。奈何万乘之主⑥,而以身轻天下⑦?轻则失根⑧,躁则失君。——老子《道德经》
40、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4)
——易错成语及解释 50句菁华
1、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2、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3、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4、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刁蛮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5、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6、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7、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8、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9、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10、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11、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
12、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13、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14、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15、无所不至: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16、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17、耳闻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18、奇文共赏: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19、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20、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易误用为首先要做的事,或首要任务。
21、鼎力相助: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易误用为对方或他人。
22、一言九鼎: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易误用为守信用。
23、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易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无法跟上。
24、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用为吞吞吐吐。
25、不胫而走:没退却能跑。形容传播快。易误用为“不翼而飞”。
26、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易误用为缺乏整体观念。
27、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用误易为“有声有色“。
28、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相连。易误用为“息息相关”。
29、如履薄冰:比喻做事极为谨慎。易误用为形容客观情况危险。
30、如坐春风:形容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易与“景物”无关。
31、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与“浮光掠影”相混。
32、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33、安土重迁:安居故乡,不愿轻易迁往别处。易误用为反义。
34、不胜其烦:烦琐得让人受不了。易与“不厌其烦”误用。
35、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36、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水瓶。
37、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也说神工鬼斧。
38、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到家,却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语出《庄子》。
39、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40、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41、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42、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43、金科玉律:必须遵守、不能改烃的信条。多含贬义。
44、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揖,作揖,表示欢迎。
45、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46、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47、廖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48、鳞次栉(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49、满目疮痍:形容受到严重破坏的景况。疮痍,创伤。
50、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披,揭开。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5)
——感到词语解释及造句 40句菁华
1、当我来到新的班上时,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2、那位老太太似乎感到她的全部精力已经衰竭了。
3、在这种大热天我总感到口干。
4、他向她诉衷肠后心里感到好受多了。
5、受到你的邀请,我感到受宠若惊。
6、他对那些运动员的体重感到吃惊。
7、*对她保护令她感到行动不自由。
8、你应当为自己的愚蠢行为而感到羞耻。
9、最黑暗的日子,同时也是最有爱的日子。而被我们随口说说所谓的美好或是所谓的“回忆”,不过是为离开找了个富丽堂皇的理由罢了。
10、记忆像永远都洗不干净的暗色油渍,有些情绪就是这么不明不白地到访,然后把你的生活折腾得鸡飞狗跳,最后得意洋洋地转身离去。
11、爱一个人是很累的事,为什么我却不能拒绝相思!
12、别说一辈子,别说永远,谁能对未来承诺呢?我们能掌握的,无非是当时当地的感情。但一辈子,也是无数个现在组成的,努力好了每个瞬间,也就是永远了。
13、0、一些很期待的生活,总是在你自以为是的梦想中消磨了,然后给予你一个很失望的打击。有些东西,想起来总是很美好的,于是在你的想当然中,荒废了一场本来可以很开心的现实。
14、4、在我家里,每到吃晚饭的时候,就有筷子声在动来动去,这不是馋嘴,而是我们把菜夹给对方,让他吃多点好东西,这就是我家的幸福带来温馨的家庭。这个家庭生活给我感受到了家庭原来是那么的温馨。您又能感受到吗?
15、5、置身于幸福中的人,可能觉得自己并不幸福,因为他们都过着幸福的日子,对于陌生的幸福已适应了,就变得没有特殊的意义。渐渐地被遗忘,渴望自己拥有更多与众不同的幸福,渴望会一直延伸下去的。这时幸福的魅力又重现,不过这一切都会变得*凡、*淡、*静。
16、7、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累了把心靠岸;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了才享受生活,伤了才明白坚强;总有起风的清晨,总有绚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
17、只要你在 我就好好爱。
18、因为你是唯一,所以拿命珍惜。
19、゛亲爱的、握紧 伱的手 『一 辈子都 不放开 ﹏゛
20、你的怀抱就是我觉得这个世界最温暖的地方。
21、闭眼呼吸,感受着有你在的每一分每一秒。
22、恋爱续集即将上演,幸福的定义由自己来谱写。
23、我不知道什么是緈諨,但我知道我现在狠緈諨つ
24、左心房 充斥的全部都是你暖暖的温暖。
25、你的手心有我的旅途,找到我们的归宿。
26、就算只有一秒钟,只要看到你对我幸福的微笑,那已经足够了。
27、陪伴,就是不管你需不需要,我一直都在。
28、幸福就是住在喜欢的人的心里。
29、拉你的左手,在雨中无尽头奔跑,最后最后,我们幸福的依偎~
30、拥有你美丽的爱情,太阳就永远明媚。
31、唯美——種滿向日葵的那個夏天,是屬於伱和俄的浪漫季節……
32、幸福,烟花般短暂,爱情,玻璃般易碎。
33、你可以受伤,要伤的有价值,让别人看不到你心里的痛。
34、那些撕心裂肺,终将一笔带过。
35、我为你倾尽天下,你为他抛弃所有。
36、当幻想和现实面对时,总是很痛苦的。要么你被痛苦击倒,要么你把痛苦踩在脚下。
37、安徒生,何时能为我谱写一篇童话?
38、回忆吞没的失重感。栖息其中,想念汇流成河。
39、你在那里,我在这里,只是怀念,不再相见。
40、爱情是什么?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6)
——道家经典名句解释 40句菁华
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3、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4、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5、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6、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8、译文: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9、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0、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12、译文: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13、译文: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4、译文: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1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1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7、译文: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译
19、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0、译文: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2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23、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24、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人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25、译文: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26、译文: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27、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
2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29、译文: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30、译文: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31、译文: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3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3、译文: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34、译文: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35、译文: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36、译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37、译文: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38、译文: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39、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40、译文:天下的人都仅仅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仅仅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7)
——马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
1、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2、马首欲东: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3、马翻人仰: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4、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5、戎马倥偬: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6、戎马生郊:《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意谓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后以戎马生郊指战乱不断。
7、匪匪翼翼: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8、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
9、求马唐肆:唐肆:空的市集.比喻所求的方法途径不对,必无所获.
10、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11、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12、厉兵秣马:磨快武器,餵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13、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14、蛛丝马迹:喻细小而不明显的迹象,由此可推求真相.
15、露出马脚:比喻露出真相.
16、牝牡骊黄:本谓相骏马不重其外表形象,进一步意谓外表的差异不足计较,应重视其内在实质.
17、北叟失马——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18、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19、戎马仓皇——谓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
20、龙神马壮——谓像骏马一样的有精神。
21、厉兵秣马——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22、弓调马服——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23、乌白马角——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24、素车白马——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25、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谓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26、马勃牛溲——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27、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28、系马埋轮——指敌人进攻时,系住马,埋车轮于地,以示固守不退。
29、以渴服马——使马忍渴受训,从人驱遣。比喻用苛**民,不能使人真心顺服。
30、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31、车马填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马盈门”。
32、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33、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34、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35、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36、马腹逃鞭——《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37、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38、雀马鱼龙——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39、马去马归——据《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后因以“马去马归”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40、青丝白马——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后因以“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8)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3、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4、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5、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6、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7、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8、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9、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10、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1、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12、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13、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14、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15、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16、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17、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18、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19、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0、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1、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22、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3、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4、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25、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6、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7、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28、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29、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30、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9)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4、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5、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6、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7、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8、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9、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10、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11、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12、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13、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4、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15、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6、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7、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18、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19、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20、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1、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2、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3、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4、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5、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26、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7、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28、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29、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30、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成语及解释 100句菁华词语及解释意思 60句菁华道德经经典名句 60句菁华成语及解释 50句菁华道德经经典名句 50句菁华《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40句菁华三字经全文解释及故事 40句菁华但是的解释及造句 40句菁华名言警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感到词语解释及造句 40句菁华由于的解释及造句 40句菁华经典古诗词名句及解释鉴赏 40句菁华老子道德经的经典哲理签名 40句菁华道德经中最励志的句子 40句菁华道德经名言警句 40句菁华道德经典语录 40句菁华道家经典名句解释 40句菁华道家经典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马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三字经朗读及解释 30句菁华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和含义解释 30句菁华三字经原文与解释 30句菁华三字经最全解释 30句菁华
常用爱情伤感句子 400句菁华拉拉队口号 200句菁华励志的名言佳句 100句菁华很走心的干净短句心情说说 100句菁华公司日常规范管理制度 60句菁华幽默的早安方式 60句菁华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 60句菁华赞美老师的对联 60句菁华2020年精选母亲节温馨祝福语汇编 50句菁华个性的励志语录 50句菁华元气满满的早安文案 50句菁华升学宴发言祝福语 50句菁华学校的卫生管理制度 50句菁华抖音流行女网名 50句菁华描写元旦的句子 50句菁华毕业前对老师说的话 50句菁华睡觉的说说 50句菁华经典人生格言座右铭摘录 50句菁华
让你瞬间清醒的正能量励志签名 50句菁华贺卡母亲节祝福语 50句菁华运动品牌口号 50句菁华2020年优美的儿童节祝福语短信大汇总 40句菁华qq生日祝福说说 40句菁华元宵节四字贺词大全 40句菁华形容夏至浪漫的句子 40句菁华最新10月再见11月你好伤感的句子 40句菁华母亲节朋友圈销售话语 40句菁华王者荣耀英雄台词 40句菁华虎年四字对联 40句菁华表示伤感的句子 40句菁华2020年抖音流行句子 30句菁华2021年情人节语录 30句菁华2021年冬至朋友圈祝福语说说 30句菁华2021年末心情说说 30句菁华2021年送给女同学的元宵节祝福语 30句菁华2021春节给客户的祝福语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