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3、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 )(3分)

4、(共2分,答对一个词语得1分)

5、(共4分,写对一句得2分)

6、宋濂和杨时对待老师都是毕恭毕敬。(大意对即可,得1分)

7、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8、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3分)

9、译文: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10、幼时借书抄录,成年远行求师。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3、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14、(1)等待,等到。 (2)热水

15、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16、作者现身说法,首先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之后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明确告诉马生,学业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不在条件的优劣和天资的高下。

17、用“/”给乙文画线语句断句,划两处。(2分)

18、答案:①他们如果还有学业不精通、品德没有养成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0、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的一项是()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2、从选文来看,宋濂与王冕在从师问学的经历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23、A

24、(1)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2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27、翻译下列句子。(4分)

28、(1)爱好 (2)不 (3)曾经 (4)善,好

29、“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中“余之专”指的是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0、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30句菁华(扩展1)

——扩句练习题及答案 40句菁华

1、战士保卫边疆。

2、兄妹俩陶醉了。

3、浪花跳跃。

4、船开得快。

5、星星眨眼。

6、枝叶展开。

7、鬼子查看着每一个人。

8、气球升上天空。

9、太阳放射光芒。

10、叔叔是交通警察。

11、同学们沉浸在喜悦中。

12、白塔屹立在顶峰。

13、同学们开展活动。

14、河边停着船只。

15、他询问情况。

16、阳光照着大地。

17、鸬鹚站在船舷上。

18、我们的黄老师认真地批改我们的语文作业。

19、一群可爱的海鸥飞过风*浪静的海面。

20、善良的兄妹俩在优美的琴声中陶醉了。

21、这个可爱的战士脸红得像个大苹果。

22、温暖的春风吹遍绿色的大地。

23、年轻的战士献出宝贵的生命。

24、活泼可爱的玲玲认真地做操。

25、可爱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26、机灵的小猫正在捉一只小老鼠。

27、小华在操场上做儿童广播体操。

28、凶残的日本鬼子仔细查看着每一个人。

29、仲先生很快地回答他的话。

30、私塾先生有声有色地讲着少年岳飞的故事。

31、圆圆的太阳放射耀眼的光芒。

32、美丽的祖国一直在前进。

33、满头大汗的他按时跑来了。

34、坚强的李小明忍不住地留下了泪花。

35、清可见底的水池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36、小朋友高兴地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37、鲜艳的*在空中飘扬。

38、在句子中的四个地方扩。“谁”之前扩,“怎么样”之前扩,“什么”之前扩,“是怎么样”之后扩。句式为:“(扩)谁加(扩)怎么样加(扩)什么加[补充怎么样(扩)]。

39、保留原来的意思。

40、阳光抚摸着大地。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30句菁华(扩展2)

——《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30句菁华

1、第①段文字抓住了□□□、□□□、□□□这三个特征描写,是按照从□□→□□→□□的顺序来写的。

2、春花 春风

3、这两首诗歌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4、黄昏/傍晚; 乐游原

5、李商隐的《乐游原》主要运用了拟人/用典的手法,羲和驾驭太阳奔跑,于黄昏时、日落处停步休息,不肯让夕阳掉头向东方升起,表现出对时光的留恋,传达作者因时光流逝而带来的迟暮之悲、无奈之感。

6、简要分析词人写“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的意图。

7、连一连,给下列词语选择出正确的读音。

8、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9、甲文春风特有的芳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江南春风图

11、柔 刚

12、在古代诗歌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鸟,诗人借鸟表达不同的情感色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伤感悲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了满怀豪情;“,”表达了喜悦之情。(2分)

13、答案示例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答案示例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2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4、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3分)

15、诗人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16、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

17、请说说右边的插图能否体现诗中的日晚倦梳头并说明理由。开放题,可说能,也可说否,强调言之有理。示例1:不能,因为插图中的月亮表明是在月夜下,而日晚则是日色已晚,显然图中的月亮不当;示例2:不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已打扮好与倦梳头相矛盾。示例3: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的满面愁容正体现了她沉重的愁苦下日晚倦梳头。

18、[名句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9、(2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20、为文中横线处补写原句:

  A处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描绘了农人们采了满筐、满篮的桑柘之叶喂蚕的生活场景,表现出农人经营生产与家业的繁忙。用“人家”忙碌却安定的幸福生活来反衬词人的漂泊不定、落拓孤独。更突出思乡之情。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项,用绕桅樯、河梁呢喃的燕子反衬词人的孤单,是以乐景衬哀情。故选C。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词人写“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的意图,这既是对诗歌情感的考查,也涉及到艺术手法的考查,分析的时候两者都要兼顾。“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的意思是:家蚕已经进入了三眠时期,桑叶已经装满了筐筐篮篮,柘叶叶装满了筐筐篮篮,就等着蚕宝宝醒来吃了。这三句,流露出作者内心满满的幸福喜悦之情,充满了对江南生活的热爱和满足。结合整首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词上片写景,作者用清丽洗炼的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春天的图画。下片换转笔峰,折入游子的怀乡之情。所以作者描写“人家”忙碌却安定的幸福生活是来反衬词人的漂泊不定、落拓孤独的。

《春》阅读练习及答案8

  (二)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蜀中春暮

  (唐)郑谷

  所向明知是暗投,两行清泪语前流。

  云横新塞遮秦甸,花落空山入阆州。

  不忿黄鹂惊晓梦,唯应杜宇信春愁。

  梅黄麦绿无归处,可得漂漂爱浪游。

22、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春愁”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案:

23、首联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达了明珠暗投的悲伤;第二联借景抒情,心塞云漫不见长安,花落空山,脚踏阆州。表达了仕途阻塞、怀才不遇的愁苦;尾联写常年漂泊,仿佛偏爱浪游在外,反语自嘲,表达了羁旅无归的无奈之情。

《春》阅读练习及答案9

  春风轻轻地吹着,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老师带我们去春游。

  我们带上干粮和水果,乘上汽车向风景区驶去。一路歌声一路笑。目的地到了,我们像一群蝴蝶飞进了花草丛中。

  我们登上了小山冈,向四面望去,啊,麦地变得那么小,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绕过了田野。

  我们对着蓝天高声地歌唱:“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快乐的歌声飘荡在天地间。

24、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A.三

  B.四

  C.五

  正确答案:B

25、在古代诗歌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鸟,诗人借鸟表达不同的情感色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伤感悲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了满怀豪情;“,”表达了喜悦之情。(2分)

  答案:

26、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词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愁苦心情的?

  ①在词中,作者通过两个外在的行为: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来表达了自己内心浓重的哀愁。哀愁如此之重,使她无心梳妆打扮,重到一提便于工作会泪如雨下。②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两句,把不可见的愁具体化,形象化,以船都载不动来渲染出忧愁之深重。夸张奇特,语句新异,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

28、(2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诗人忘身报国之情(或立志报国或奋勇杀敌、精忠报国的愿望)

29、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答: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30、[名句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答:愁与恨,原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词人采取夸张性的比喻,说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从而突出了自己愁苦之深重。

  【作者简介

  李清照(公元1084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鉴赏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 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说明这时已到了暮春时节。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了一层。她的悲哀是不可触摸的,不但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在这里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下片一转,另辟蹊径,写道: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 词的下片在挖掘主人公的内在情感方面更加细腻,更加深邃。

《春》阅读练习及答案13

  春从心出

  刘心武(16分)

  ①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②愿有机会,被准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座位,静静地坐在那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象,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难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超级享受!

  ③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兴致。可是,我们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难道非得通过人世的纷乱,自我的颠沛,以痛苦的失落、无奈的损减,当那岁月梳蓖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

  ④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都应该抓紧购买,而自己囊中羞涩,欲壑难填——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强刺激的感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空如洗,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下,步行抱书回家真乃苦难的历程……及至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观书,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劲头,噫,亚赛小神仙!如今呢,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那些花花绿绿的出版物,虽然呈现着满坑满谷之势,不像以往那样隔着柜台,大半还得有劳售货员取拿,可以随意自选,浏览听便,可是,竟往往很难遇上一两本想买下的书,甚至带去打算购书的费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闷;终于淘出购得数种,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发上展读,那纸张没得说是雪白挺括的,装帧得颇称“雅皮”,但仅是头一章,便几乎每页都有别字A蹦出,如沙石硌牙,好不扫兴!

  ⑤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杂芜,仍要耐心从中B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

  ⑥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南雁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中酽酽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他,一时竟挥就了五首新作!放下电话,我也久久不能*静。我们的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C绣出万紫千红,却又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然落红满地。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衰伤地葬花?一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熙熙攘攘,无情地在你跟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惆怅,你喟叹……但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D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30句菁华(扩展3)

——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 30句菁华

1、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搭配不当:意识不能培养,应删去"和培养")

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3、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善。(搭配不当:效率与改善不当,将效率改为提高)

4、我校这次为四川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教师和同学的进取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歧义:"许多学校教师和同学")

5、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休冠军。(成份残缺:缺主语,将"经过"和"的"删去)

6、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成份残缺:缺主语,删掉"随着")

7、经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能够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缺主语:删去"经过")

8、写文章语言要精练,必须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成分赘余:"不必要"和"啰嗦")

9、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语序颠倒)

10、英语对我很感兴趣。

11、仅有我们努力奋斗,就必须能够胜利。

12、春天里,漫山遍野五颜六色的花。

13、倩倩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但她从来不夸奖自我。

14、苹果的味道又甜又脆。

15、我们必须要改善错误,做一个好孩子。

16、同学们在山上种下银杉、松、柏、菊花等树苗。

17、经过开展学习赖宁的活动,我们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

18、科学能使今日人们的妄想在明天变成现实。

19、田晓芳和周艳玲两位同学是我们班上的两个三好学生。

20、我们今后要坚决改善工作方法和错误。

21、昨日上午下了一整天的大雨,今日是阴天,我估计不会下雨。

22、漫山遍野的山茶花红得那么鲜明。

23、大雨和乌云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24、把“脆”改为“香”。

25、去掉“两位”或“两个”。

26、把“质量”改为“数量”。

27、去掉“和错误”。

28、去掉“及鲸鱼”。

29、把“鲜明”改为“鲜艳。

30、把“不但、并且”改为“虽然、可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30句菁华(扩展4)

——修改病句及答案 60句菁华

1、前后矛盾。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意不清晰和矛盾。

2、市少年宫举办了科技成绩展览会。

3、小红在会议室里各抒己见。

4、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5、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上银河落九天。”是比喻句。

7、公园里到处可以听到悦耳的鸟叫和盛开的鲜花。

8、在暑假夏令营里发生的那件乐趣无穷乐事,至今还在我眼前闪现。

9、今天李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雷锋的故事。

10、听了老师的话,使小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11、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句都很分明。

12、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13、我们正在观看优美的漂亮的舞蹈。

14、她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帮助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同学。

15、写字时,我注意了字的笔顺、笔画,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16、经过老师的教育,终于认识了错误。

17、今天的气温十分干燥,令人难受。

18、在考试时,我迅速地答卷和交卷。

19、经过老师的帮助,错别字大大降低了。

20、我们不能只重视两门语文、数学功课,要全面发展。

21、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22、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23、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24、商人的一头骆驼走失了。()

25、清新的一股海风吹进屋子。()

26、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7、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28、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29、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30、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31、他喊他出去玩。

32、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33、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34、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35、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36、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

37、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的是可耻的。

38、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提高了。

39、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馈。

40、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41、我们在学习上应当有不怕困苦的精神。

42、会场上想起一片热情的掌声。

43、昨天中午,刮了一阵狂风暴雨。

44、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45、每一个有志气的同学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46、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而热情地帮助我。

47、昨天晚上,我们全家都去看电影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做作业。

48、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49、数学作业他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道题还没算出得数来。

50、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的开展。

51、我带着笔、尺、橡皮和文具去参加数学竞赛。

52、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53、妈妈已经45岁了,看上去年纪还显得很年轻。

54、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所以要一字一句地看书。

55、战士们隐藏在茂密的林中。

56、上星期去植树了。

57、我和姐姐都参加了。

58、我的大伯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59、同学们坐在宽阔的阅览室里看书。

6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30句菁华(扩展5)

——水果谜语及答案 50句菁华

1、小时穿青袄,大时披红袍,老了换件紫外套。打一水果。【谜底】桑葚

2、黄金布,包银条,中间弯弯两头翘……香蕉

3、红果子,麻点子,咬一口,甜丝丝……草莓

4、身穿黄衣裳,弯弯像月亮兄弟排一起,个个甜蜜蜜。【谜底】:(香蕉)

5、红包袱,包腊肉,里面骨头外面肉。(打一水果)

6、胡老头,面孔皱,不捶它,不开口。(打一水果)

7、小小包,小小帽,里面有个小宝宝。(打一水果)

8、土黄外皮包白果,岭南佳果易上火。(打一水果)

9、外面裹红布,里面是白布,打开仔细看,排着小木梳。(打一水果)

10、脱下红黄衣,七八个兄弟,紧紧抱一起,酸甜各有味,大家都喜欢。(打一水果)

11、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打一水果)

12、青青果子浑身毛,绿色果肉味佳肴(打一水果)

13、歪嘴姑娘一身毛,芳香诱人味道好(打一水果)

14、小小金丸树上挂,身披黄袍皮肉薄(打一水果)

15、蛟龙外鳞吉祥果,果肉万粒芝麻种(打一水果)

16、远看玛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圆溜溜,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酸溜溜。(打一水果)【谜底】:葡萄

17、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谜底】:(香蕉)

18、小龙船,龙船小,龙船尖尖两头翘,水里飘了一秋天,装来一颗白元宝。(打一水果)【谜底】:菱角

19、身穿红衣颜色美,龇牙开口又咧嘴,肚里珍珠数不清,粒粒珍珠甜蜜蜜。【谜底】:(石榴)

20、一根草,河边绕,水上开白花,水下结元宝。(打一水果)【答案】菱

21、【水果谜语大全及答案】:小时绷着青脸皮,老来皱起红脸皮,生的熟吃惹人笑,熟的生吃不希奇。

22、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谜底】:(香蕉)

23、几个兄弟一个样, 弯弯身子软心肠。 看看个个像弯月, 吃在嘴里甜又香。 【谜底】:(香蕉)

24、身穿黄衣裳, 弯弯像月亮 兄弟排一起, 个个甜蜜蜜。 【谜底】:(香蕉)

25、身穿红衣颜色美, 龇牙开口又咧嘴, 肚里珍珠数不清, 粒粒珍珠甜蜜蜜。 【谜底】:(石榴)

26、兄弟七八个,抱起围缸坐,说声打*伙,衣裳一脱肚子破 【谜底】:桔子

27、千姊妹,万姊妹,同床睡,各盖被 【谜底】:石榴

28、半堆成品 猜一个字 答案是:哉

29、捕鱼为业 猜一个字 答案是:衡

30、步卒五千 猜一个字 答案是:筛

31、不夜天 猜一个字 答案是:昶

32、森林大火,猜一字。答案是:焚。

33、半青半黄半 收成 猜一个字 答案是:散

34、厂房摄影 猜一个字 答案是:厢

35、半路出家 猜一个字 答案是:阁

36、宝盖头 猜一个字 答案是:实

37、王昭君仰首看斜月,云天吊亡魂,猜一个字。答案是:望。

38、残月孤灯 猜一个字 答案是:炙

39、阴曹地府,猜一个字。答案是:块。

40、厂里承包先抓点 猜一个字 答案是:庖

41、天天,猜一个字。答案是:晦。

42、半帘春色系中原 猜一个字 答案是:棉

43、白帝城 猜一个字 答案是:谅

44、厂里增加出口 猜一个字 答案是:呖

45、连中三元,猜一字。答案是:车。

46、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猜一个字。答案是:秋。

47、厂靠翻身业 猜一个字 答案是:严

48、北斗阑干映千帆 猜一个字 答案是:悉

49、银楼,猜一字。答案是:锯。

50、一一箭穿心,猜一字。答案是:必。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30句菁华(扩展6)

——春节谜语及答案 40句菁华

1、闲话除夕。(猜一成语)

2、春节后干劲冲天。(猜一字)

3、春节后面貌一新。(猜一字)

4、春节一日有人来。(猜一字)

5、春节二日人已去。(猜一字)

6、春节三日夺高产。(猜一字)

7、元旦春节传捷报。(猜一成语)

8、人人欢笑贺新年。(猜一人名)

9、春节开支莫奢侈。(猜一电影名)

10、春节在外倍想家。(猜一诗词句)

11、春节日少雨点乱。(猜一新词语)

12、谜面:

13、一流水准——淮

14、格外大方——回

15、一口咬住多半截——名

16、一月一日非今天——明

17、贪前稍变就成穷——贫

18、一来再来——冉

19、秀才翘尾巴——秃

20、十八乘六——校

21、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拿

22、一口咬定——交

23、一月七日——脂

24、一半儿——臼

25、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汁

26、七人头上长了草——花

27、九十九——白

28、九只鸟——鸠

29、万象更新一片红。(打中成药名一)——回春丹

30、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打电影名一)——花的'变化

31、欢度春节。(打词牌名一)——快活年

32、寒随一夜去,春随五更来。(打时节俗称一)——除夕

33、而立。(打时节俗称一)——三十

34、春节三人又聚首(字谜)————最

35、春节前调休(字谜)————茶

36、灿灿火光相连,岁岁除夕团聚。(打一字)——出

37、七个人有八只眼,十人亦有八只眼,西洋人也眼八只,家母同样眼八只,猜四个字——货真价实

38、千里挑一,百里挑一——伯

39、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拿

40、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府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30句菁华(扩展7)

——马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

1、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2、马首欲东: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3、马翻人仰: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4、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5、戎马倥偬: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6、戎马生郊:《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意谓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后以戎马生郊指战乱不断。

7、匪匪翼翼: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8、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

9、求马唐肆:唐肆:空的市集.比喻所求的方法途径不对,必无所获.

10、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11、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12、厉兵秣马:磨快武器,餵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13、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14、蛛丝马迹:喻细小而不明显的迹象,由此可推求真相.

15、露出马脚:比喻露出真相.

16、牝牡骊黄:本谓相骏马不重其外表形象,进一步意谓外表的差异不足计较,应重视其内在实质.

17、北叟失马——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18、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19、戎马仓皇——谓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

20、龙神马壮——谓像骏马一样的有精神。

21、厉兵秣马——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22、弓调马服——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23、乌白马角——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24、素车白马——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25、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谓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26、马勃牛溲——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27、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28、系马埋轮——指敌人进攻时,系住马,埋车轮于地,以示固守不退。

29、以渴服马——使马忍渴受训,从人驱遣。比喻用苛**民,不能使人真心顺服。

30、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31、车马填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马盈门”。

32、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33、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34、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35、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36、马腹逃鞭——《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37、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38、雀马鱼龙——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39、马去马归——据《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后因以“马去马归”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40、青丝白马——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后因以“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30句菁华(扩展8)

——关于马的成语及解释 30句菁华

1、原班人马:同一批人员。

2、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3、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4、马上房子:指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5、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6、戎马生涯: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7、马齿徒长: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8、率马以骥:用好马带领马群。比喻能者居先。

9、鸠车竹马: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10、马齿徒长:比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11、乌白马角: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12、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13、鞍马劳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14、马角乌头: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15、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16、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

17、匹马单枪: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

18、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19、牛童马走: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20、马迹蛛丝: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21、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22、戎马倥偬: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23、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24、呼牛呼马: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25、声色犬马: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26、匪匪翼翼: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27、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28、马齿徒增: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29、马毛猬磔: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后因以“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30、戎马生郊:《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意谓国家**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后以“戎马生郊”指战乱不断。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