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说说 >

文言文说说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2、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七弦琴鸣,梦回太古,灵霄剑吟,书此奇谭。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7、北岭有燕,羽若雪兮。朔风哀哀,比翼南飞。一折羽兮,奈之若何。朔风凛凛,终不离兮。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0、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1、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12、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3、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14、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16、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7、人生如旅,亦哭亦歌,曲终人散时,不过是痛者自痛,伤者自伤。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20、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2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4、记忆不复成殇,回忆终成绝想。

2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2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0、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31、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32、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3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7、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8、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3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0、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文言文说说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文言文说说 40句菁华(扩展1)

——励志文言文名句 40句菁华

1、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2、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3、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4、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5、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6、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7、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李白《鞠歌行》

8、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9、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10、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1、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汪遵《息国》

12、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13、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4、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侯。——李商隐《富*少侯》

15、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6、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17、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叶燮《迎春》

1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9、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20、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21、知耻近乎勇。——《中庸》

22、有益**之事,虽死弗避。——吕坤《*语·卷上》

23、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2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2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2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2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2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1、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3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35、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36、学不可以已。——《荀子》

3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3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9、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4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文言文说说 40句菁华(扩展2)

——文言文经典句子 40句菁华

1、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2、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1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17、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18、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19、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0、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2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1、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3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5、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36、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7、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3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9、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40、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文言文说说 40句菁华(扩展3)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

1、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4、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5、风水人间不可无,也须阴骘两相扶。

6、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7、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

8、随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

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0、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1、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1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3、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14、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1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6、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17、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

18、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19、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20、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21、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2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2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4、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25、尽信书,不如无书。

2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30、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3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3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3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7、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叫天下白。

3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0、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文言文说说 40句菁华(扩展4)

——中考文言文复习 50句菁华

1、选自《战国策》。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

2、把“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3、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重课文的注解,重要的词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语句;

4、实词词义不落实,对一词多义不会辨别、选择。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几乎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都在考查文言实词,有的特意考查一词多义。从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误有二:

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6、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7、可烧而走也 走:使……逃走

8、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9、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10、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1、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2、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13、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

14、《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第一段是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三段描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5、选自《孟子?告子上》。

1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7、所欲有甚于生者

18、说明了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一做人原则。

19、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20、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1、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22、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23、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24、解释加点的词:

25、其真无马邪 “邪”(é) 通“耶” 《马说》

26、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27、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陈涉世家》

28、固以怪之矣 “以”(ǐ) 通“已” 《陈涉世家》

29、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pī) 通“披” 《陈涉世家》

30、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31、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32、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小石潭的概貌。

33、溪流曲折蜿蜒。

34、解释加点字

35、释句

3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37、解释下列加黑的字

38、“得无……乎(耶)”

39、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帛,丝织品。

40、可以一战: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41、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

42、逐:追赶、追击。

43、夫()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44、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45、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同上)

46、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48、其真无马邪 “邪”(yé) 通“耶” 《马说》

49、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50、对“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文言文说说 40句菁华(扩展5)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50句菁华

1、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愁 )

2、舅夺母志(改变)

3、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4、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5、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6、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

7、至于成立(①古义:到。②今义:程度副词)

8、至于成立(①古义:*自立。②今义:创立)

9、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10、曲:曲在赵(理亏)

11、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12、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1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1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15、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16、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17、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18、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1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20、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21、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22、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23、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

24、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25、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26、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27、下:下江陵(攻下)

28、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29、却: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30、谪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被征发戍守边疆)

31、余烈: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32、云、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云一样,像影子一样)

3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4、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35、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你求。

36、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37、吊有忧(慰问)

38、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39、践辞曰(推辞)

40、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4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4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43、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44、竹肉:这里指箫管与歌喉。

45、识(zhì):记着。

46、以:

47、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名作动)

48、微风鼓浪,水石相搏。振动(名作动)

49、霾两轮兮絷四马。用绳子系住(名作动)

50、近世寇来公豪侈冠一时。位居第一(名作动)


文言文说说 40句菁华(扩展6)

——文言文名句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7、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张载

10、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1、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大学》

1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3、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1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6、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

17、布衣得暖真为福,千金*安即是春。

18、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19、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0、朝闻道,夕死可矣。

21、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22、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2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4、观中宇兮浩浩,纷翼翼兮上跻。

2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6、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27、人各有心,心各有见。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2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9、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30、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31、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

32、豆腐多了是包水,梢公多了打烂船。

3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5、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36、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

37、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

3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39、假寐兮愍斯,谁可与兮寤语?

40、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文言文说说 40句菁华(扩展7)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40句菁华

1、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使……吃惊)《滕王阁序》

2、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师,以……为老师。

4、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师,以……为老师。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耻,以……为耻。

7、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

8、而世不能与死节者比。《报任安书》为……而死。

9、族秦者秦也(“族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阿房宫赋》

10、义不赂秦(“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六国论》

11、由山以上(“上”用作动词;上走)《游褒禅山记》

12、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明,视力。

13、圣益圣,愚益愚(圣,圣人。愚,愚人。《师说》

1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好,喜欢。

15、火尚足以明也(“明”用作动词:照明)《游褒禅山记》

16、天雨墙坏(雨,下雨)

17、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9、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20、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21、有仙则名(出名)

22、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3、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25、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26、天下缟素(穿孝服)

27、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46)

28、吾义固不*(义,按照道义)

2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3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

31、乃丹书帛(用朱砂)

32、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

33、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3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35、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3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绿叶、红花。

37、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意动

38、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而死。

  四.名词活用作动词

39、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北,向北;西,向西。

  六.形容词作名词

40、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