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语录 >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砥砺岂必多,一壁胜万珉。

2、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3、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4、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5、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6、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7、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8、人聚则强,人散则弱。

9、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10、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或:在涅贵不缁

1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1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4、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1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20、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21、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2、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2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2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2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27、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28、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29、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3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3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5、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36、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3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38、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40、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4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4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4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4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4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4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49、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50、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1)

——中考文言文复习 50句菁华

1、选自《战国策》。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

2、把“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3、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重课文的注解,重要的词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语句;

4、实词词义不落实,对一词多义不会辨别、选择。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几乎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都在考查文言实词,有的特意考查一词多义。从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误有二:

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6、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7、可烧而走也 走:使……逃走

8、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9、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10、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1、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2、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13、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

14、《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第一段是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三段描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5、选自《孟子?告子上》。

1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7、所欲有甚于生者

18、说明了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一做人原则。

19、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20、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1、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22、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23、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24、解释加点的词:

25、其真无马邪 “邪”(é) 通“耶” 《马说》

26、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27、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陈涉世家》

28、固以怪之矣 “以”(ǐ) 通“已” 《陈涉世家》

29、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pī) 通“披” 《陈涉世家》

30、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31、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32、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小石潭的概貌。

33、溪流曲折蜿蜒。

34、解释加点字

35、释句

3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37、解释下列加黑的字

38、“得无……乎(耶)”

39、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帛,丝织品。

40、可以一战: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41、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

42、逐:追赶、追击。

43、夫()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44、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45、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同上)

46、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48、其真无马邪 “邪”(yé) 通“耶” 《马说》

49、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50、对“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2)

——文言文的经典语句 50句菁华

1、吾与汝,顾德拜也!

2、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蛾眉,巧逞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3、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朵花。

4、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5、师者,以是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7、昔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9、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10、君为帝,妾为民,帝民两不同,君妾怎相拥。

1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2、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13、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14、世界上最棒的事是,每天早上醒来又是崭新的一天,完全免费,永不断货。

1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8、这世界上一旦完全沉寂时,也不知它是在悲哀,还是在伤情。

19、世人于姐皆草菅,不问红尘问苍天。

20、做了对不起的事,不要怕,死你是必死的,冷静的告诉我你要怎么死。

2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22、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23、两个人终于不再错过。携手问年华,看岁月流逝。风云潇洒。残阳退没。

2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5、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

26、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

27、有钱难买子孙贤,女儿不请上门客。——《增广贤文》

28、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2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30、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心。——《曾国藩》

3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3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7、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38、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3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1、大凡物不得其*则鸣。

42、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4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44、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4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4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8、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4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3)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

1、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4、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5、风水人间不可无,也须阴骘两相扶。

6、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7、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

8、随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

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0、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1、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1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3、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14、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1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6、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17、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

18、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19、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20、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21、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2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2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4、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25、尽信书,不如无书。

2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30、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3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3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3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7、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叫天下白。

3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0、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4)

——文言文名句 200句菁华

1、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5、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在少年。

6、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9、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0、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11、《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12、《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4、《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5、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16、《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夫战,勇气也。

1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18、《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9、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2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陈罚减否,不宜异同。

2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少壮不发奋,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6、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2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2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很好的句子

2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30、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3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3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3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3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3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3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3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3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40、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4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4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4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4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4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46、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4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4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50、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5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53、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5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55、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5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58、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60、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来自于 《论语》

6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调)

62、人人好公,则天下太*;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6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6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65、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6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68、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69、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71、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7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73、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7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7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7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7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7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80、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8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82、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8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84、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

8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8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87、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88、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8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90、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

91、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出处: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92、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出处: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9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处: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4、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出处: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9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处:陆游《游山西村》

9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出处: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9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出处:荀子《劝学》

9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处:李白《将进酒》

99、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出处: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100、清镜无双影,穷泉有几重。——出处:顾况《酅公合祔挽歌》

101、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出处: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0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处:佚名《论语七则》

10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处: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04、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出处:白朴《阳春曲题情》

10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出处:惠能《菩提偈》

106、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出处: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107、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出处: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108、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0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11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来源于——孙昭远)

11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源于——欧阳修)

11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来源于——论语)

11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来源于——《礼记》)

117、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118、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11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120、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12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12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123、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24、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

125、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柳永《昼夜乐》

126、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127、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

12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自王之涣

12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出自《庄子》

130、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出自《增广贤文》

13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出自《周易》

13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自《论语》

133、满招损,谦受益。—— 出自《尚书》

13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出自《增广贤文》

13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出自《诗序》

13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出自《三国志》

13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出自《劝学》

13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4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4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4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5、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14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4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4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4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5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5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5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15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5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15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5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5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原道》

15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春江晚景》

16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61、《论语》十二章

162、《虽有嘉肴》

163、《马说》韩愈

164、《出师表》诸葛亮

16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6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67、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168、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从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16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170、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171、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17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7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174、(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175、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

176、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177、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178、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论语·子路》)

179、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80、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18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82、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83、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184、记忆不复成殇,回忆终成绝想。

18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86、北岭有燕,羽若雪兮。朔风哀哀,比翼南飞。一折羽兮,奈之若何。朔风凛凛,终不离兮。

187、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88、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89、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9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9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9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9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9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9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9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9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99、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20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5)

——文言文的哲理句子 50句菁华

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2、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2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2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唐刘希夷)

2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2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2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9、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30、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3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3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3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8、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3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40、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2、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4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4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4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47、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48、君子*之美,不*之恶。

49、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5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6)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 50句菁华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3、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7、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1、不去*,鲁难未已。(左传)

1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4、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1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出自:(《曷冠子·天则》)

20、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出自:(《孙子》)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

2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自:(《晏子春秋》)

2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

24、不愧于天,不畏于人。出自:(《诗经》)

25、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出自:(《老子》)

2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画旨》)

27、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出自:(古语)

2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

29、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出自:(《南阳萧绎》)

30、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3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3、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34、子曰:“……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5、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

36、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37、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38、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3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4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42、唯酒无量,不及乱。 (《论语·乡党》)

43、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4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5、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4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4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8、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4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5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7)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实词释义 40句菁华

1、鄙

2、察C

3、奉

4、更

5、故

6、号

7、还

8、惠

9、见

10、节

11、进

12、居

13、漫

14、明

15、谋

16、戚

17、奇

18、强

19、清

20、求

21、去

22、入

23、胜

24、实

25、属

26、受(shu)

27、骑

28、本(běn)

29、敝(bì)

30、送达,送来。(存问致赐《汉书·武帝纪》)

31、表达,表示。(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32、情趣,情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闲情逸致)

33、质地。(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34、刑具。*时作垫用的砧板。(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35、惩处。(不效则治臣之罪)

36、部署,训练。(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37、讲究,研究。(奚暇治礼义哉?)

38、治理得好,与"乱"相对。(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9、第三人称,他、她、它(们)。(告诸往者而知来者)

40、伤害;杀害。(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8)

——人生格言文言文 40句菁华

1、夫志,气之帅也。

2、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4、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9、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2、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3、君子*之美,不*之恶。

1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5、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9、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0、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2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24、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5、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2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8、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7、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38、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39、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40、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9)

——有人生哲理的文言文 40句菁华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尽信书,不如无书。

7、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8、满招损,谦受益。

9、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10、多行不义必自毙。

1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23、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24、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2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2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8、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2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1、大凡物不得其*则鸣。

32、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3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3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3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3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10)

——高中文言文经典句子 40句菁华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0、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1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1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1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2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2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2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

2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2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宋·姜夔《扬州慢》

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2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弟舍》

2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2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3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3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

3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3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35、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36、*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3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