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语录 >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砥砺岂必多,一壁胜万珉。

2、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3、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4、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5、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6、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7、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8、人聚则强,人散则弱。

9、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10、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或:在涅贵不缁

1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1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4、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1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20、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21、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2、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2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2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2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27、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28、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29、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3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3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5、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36、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3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38、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40、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4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4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4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4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4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4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49、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50、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1)

——中考文言文复习 50句菁华

1、选自《战国策》。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

2、把“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3、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重课文的注解,重要的词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语句;

4、实词词义不落实,对一词多义不会辨别、选择。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几乎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都在考查文言实词,有的特意考查一词多义。从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误有二:

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6、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7、可烧而走也 走:使……逃走

8、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9、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10、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1、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2、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13、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

14、《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第一段是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三段描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5、选自《孟子?告子上》。

1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7、所欲有甚于生者

18、说明了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一做人原则。

19、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20、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1、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22、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23、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24、解释加点的词:

25、其真无马邪 “邪”(é) 通“耶” 《马说》

26、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27、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陈涉世家》

28、固以怪之矣 “以”(ǐ) 通“已” 《陈涉世家》

29、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pī) 通“披” 《陈涉世家》

30、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31、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32、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小石潭的概貌。

33、溪流曲折蜿蜒。

34、解释加点字

35、释句

3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37、解释下列加黑的字

38、“得无……乎(耶)”

39、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帛,丝织品。

40、可以一战: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41、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

42、逐:追赶、追击。

43、夫()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44、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45、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同上)

46、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48、其真无马邪 “邪”(yé) 通“耶” 《马说》

49、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50、对“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2)

——文言文的经典语句 50句菁华

1、吾与汝,顾德拜也!

2、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蛾眉,巧逞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3、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朵花。

4、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5、师者,以是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7、昔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9、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10、君为帝,妾为民,帝民两不同,君妾怎相拥。

1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2、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13、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14、世界上最棒的事是,每天早上醒来又是崭新的一天,完全免费,永不断货。

1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8、这世界上一旦完全沉寂时,也不知它是在悲哀,还是在伤情。

19、世人于姐皆草菅,不问红尘问苍天。

20、做了对不起的事,不要怕,死你是必死的,冷静的告诉我你要怎么死。

2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22、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23、两个人终于不再错过。携手问年华,看岁月流逝。风云潇洒。残阳退没。

2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5、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

26、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

27、有钱难买子孙贤,女儿不请上门客。——《增广贤文》

28、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2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30、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心。——《曾国藩》

3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3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7、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38、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3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1、大凡物不得其*则鸣。

42、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4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44、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4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4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8、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4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3)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

1、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4、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5、风水人间不可无,也须阴骘两相扶。

6、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7、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

8、随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

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0、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1、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1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3、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14、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1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6、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17、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

18、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19、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20、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21、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2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2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4、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25、尽信书,不如无书。

2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30、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3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3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3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7、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叫天下白。

3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0、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4)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

1、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2、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3、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4、而:通尔你的。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5、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以头抢地尔。

6、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非死则徙尔。

7、衡: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8、惠:同慧聪明。形容词。甚矣,汝之不惠。

9、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才美不外见。

10、介:同芥小草。名词。无纠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11、鸠:同纠集合。动词。豪民于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

12、沮:通阻阻止,阻挡。动词。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13、儽:通累堆矗,积累。动词。即今之儽然在墓者也。

14、栗:同栗发抖。动词。栗深林今惊层颠。

15、每:同们词尾,表人的复数。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当。

16、内:同纳接纳,接受。动词。然后命使内之,则又再拜,

17、内:同纳接纳。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18、孽:同孽灾害,罪恶。名词。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

19、殴:通驱驱逐。动词。今殴民而归之农。

20、诎:同屈弯曲。动词。诎右臂支船。

21、矢:同屎粪便。名词。然与

22、受:同授给,与。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23、说:同说高兴,愉快。形容词。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4、亡:同无不。副词。河曲智叟亡以应。

25、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陈言之务去。

26、文:同纹纹理。名词。其中多斑文小鱼。

27、畜:通蓄积聚,储藏。动词。故其畜积足恃。

28、厌:通餍满足。形容词。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29、厌:通餍满足。形容词。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30、燕:通宴安逸,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

31、要:同邀邀请。动词。张良出,要项伯。

32、霑:同沾浸湿,浸润。动词。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33、振:通震震动。动词。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34、直:通值价值,引申为公正的待遇。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35、质:通贽见面礼。名词。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36、属:同嘱嘱托、托付。动词。属予作文以记之。

37、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38、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39、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0、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2、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43、帖,通“贴”。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44、著,通“着”。著我旧时裳。——《木兰诗》

45、火,通“伙”。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46、诎,通“屈”。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核舟记》

47、有,通“又”。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48、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49、食,通“饲”。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者而食之。——《马说》

50、舒通抒,抒发,如:退而论书册,以舒其愤。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5)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50句菁华

1、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愁 )

2、舅夺母志(改变)

3、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4、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5、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6、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

7、至于成立(①古义:到。②今义:程度副词)

8、至于成立(①古义:*自立。②今义:创立)

9、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10、曲:曲在赵(理亏)

11、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12、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1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1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15、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16、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17、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18、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1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20、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21、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22、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23、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

24、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25、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26、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27、下:下江陵(攻下)

28、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29、却: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30、谪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被征发戍守边疆)

31、余烈: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32、云、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云一样,像影子一样)

3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4、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35、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你求。

36、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37、吊有忧(慰问)

38、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39、践辞曰(推辞)

40、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4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4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43、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44、竹肉:这里指箫管与歌喉。

45、识(zhì):记着。

46、以:

47、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名作动)

48、微风鼓浪,水石相搏。振动(名作动)

49、霾两轮兮絷四马。用绳子系住(名作动)

50、近世寇来公豪侈冠一时。位居第一(名作动)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6)

——初中文言文常用180个实词解释 40句菁华

1、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2、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3、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5、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6、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7、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8、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9、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10、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1、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12、寂:1、*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13、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14、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15、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16、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17、居:1、过了(居十曰) 2、停留(不可久居)

18、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19、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

20、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2、 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21、且: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2、情:1、实情(必以情)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曰密)

23、请: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4、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 2、距离(我以曰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25、胜: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 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3、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 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26、是: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 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

27、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 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28、文:1、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2、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3、彩饰(舍其文轩)

29、下:1、攻下、攻克(蕲下) 2、向下(曰光下澈) 3、往下走(下见小潭)

30、鲜:1、鲜艳(芳草鲜美) 2、xiǎn,少(陶后鲜有闻)

31、谢:1、请问(使君谢罗敷)2、道歉(长跪而谢之)3、致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

32、寻: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33、已: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 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 4、已经(骨已尽矣)

34、义:1、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 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

35、意:1、心情(意少舒) 2、神情、态度(意暇甚) 3、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4、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36、引:1、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 2、拿起(引刀趋机/丁壮者引弦而战) 3、称引(引喻失义)

37、盈:1、满(曾不盈寸) 2、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

38、至:1、极点(寡助之至) 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3、周到(礼愈至)

39、自:1、自己(并自为其名) 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 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0、作: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 2、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7)

——文言文经典句子 40句菁华

1、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2、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1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17、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18、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19、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0、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2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1、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3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5、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36、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7、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3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9、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40、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扩展8)

——qq空间说说文言文 30句菁华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8、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0、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1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8、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19、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2、一场梦境,一场繁华,荣华谢后,君临天下。

23、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24、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5、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7、人生如旅,亦哭亦歌,曲终人散时,不过是痛者自痛,伤者自伤。

28、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29、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30、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