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3 00:00:00
1、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2、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3、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
6、"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7、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8、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9、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0、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1、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3、利用天*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14、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15、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16、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7、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18、闻其声如见其人根据音色就能分辨出熟悉的人。
19、隔墙有耳固体可以传声。
20、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面镜成像的规律,*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21、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
22、盲人点灯——白费蜡人们能看到世上万事万物,是因为太阳光或用来照明的光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眼,反射光线进入不了盲人眼中,所以盲人看不见物体。
23、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
24、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泥鳅黄鳝的表面都光滑且润滑,摩擦力小。
25、如坐针毡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26、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27、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28、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29、吸热:Q吸=Cm(t-t0)=CmΔt
30、电阻:R=ρL/S
31、欧姆定律:I=U/R
32、电功率:
33、人耳区分回声:≥0.1s
3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35、水的沸点:100℃
36、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C=3×108m/s=3×105Km/s
37、1光年=9.46×1015m.(长度单位或距离单位)
38、人体的正常体温:37℃;室内的常温为:23℃.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为0.1℃
39、一标准大气压下:①水的凝固点:0℃;②冰的熔点:0℃;③水的沸点:100℃(气压升高,水的沸点会升高);④ 4℃时,水的密度最大。
40、1标准大气压P0=76cm水银柱=760mm水银柱=1.013×105Pa≈105Pa=10.3m水柱.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1)
——中考必考物理知识点整理 40句菁华
1、长啸一声,山鸣谷应【物理原理】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2、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物理原理】根据*面镜成像的规律,*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3、一个巴掌拍不响【物理原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4、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物理原理】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
5、水上的葫芦——沉不下去【物理原理】葫芦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
6、千里眼,顺风耳【物理原理】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现在,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
7、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8、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9、*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桌面垂直放置。
10、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1、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2、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13、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14、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5、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
16、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7、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18、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1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2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21、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22、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23、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24、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25、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
26、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7、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28、"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29、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0、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31、口诀记忆法:如“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32、顾名思义法:如根据“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称,易记住这些力的方向。
33、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4、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3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36、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37、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38、为了节约电话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189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39、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水、某些固体,甚至真空中都能传播。光波也是电磁波的一种。
40、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3108m/s,电磁波的速度,等于波长和频率f的乘积:c=f单位分别是m/s(米每秒)、m(米)、Hz(赫兹);频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2)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
1、参考系不一定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成不动的物体。
2、在时间轴上n秒时所指的就是n秒末。第n秒所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就是同一时刻。
3、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是等于路程的。
4、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5、物体在粗糙斜面上向前运动,并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认为物体向前运动会存在一种向前的冲力的说法是错误的。
6、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是视重的变化,物体的实重没有改变。
7、两个相关联的物体,其中一个处于超(失)重状态,整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也会比重力大(小)。
8、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GM/r3)1/2;T=2(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9、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10、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1、*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4、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16、二力*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7、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18、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19、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
20、物体不受力或受*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1、杠杆和天*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2、杠杆不水*也能处于*衡状态
23、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
24、"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25、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26、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7、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28、增大压强的方法:
2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30、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31、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 重力
32、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33、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34、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5、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36、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37、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 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U I
38、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39、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0、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3)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归纳 30句菁华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乐音三要素:
3、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6、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7、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8、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9、二力*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0、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
12、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13、连通器两侧液面相*的条件:
14、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15、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16、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 重力
17、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18、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
19、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20、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2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2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24、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25、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26、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27、计算电功率公式:P=UI=I2R=U2/R(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28、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29、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30、“220V100W”求该灯泡的R和I0?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4)
——中考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3、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4、当x=3时,函数=的值为1.
5、函数=-8x是一次函数。
6、抛物线=-3(x-2)2-5的开口向下。
7、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9、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0、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11、已知:a-b=-2且ab<0,(a≠0,b≠0),判断a、b的符号。
12、代数式与有理式
13、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
14、根式运算法则:⑴加法法则(合并同类二次根式);⑵乘、除法法则;⑶分母有理化:A. ;B. ;C. .
15、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
16、垂线及基本性质(利用它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17、对顶角及性质
18、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19、三角形的面积
20、重要辅助线
21、特殊四边形
22、重要辅助线:①常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②梯形中常"*移一腰"、"*移对角线"、"作高"、"连结顶点和对腰中点并延长与底边相交"转化为三角形。
23、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
24、解法:⑴直接开*方法(注意特征)
25、根的判别式:
26、根与系数顶的关系:
27、无理方程
28、增长率问题:
29、不等式的性质:⑴a>b←→a+c>b+c
30、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1、坐标*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
32、一次函数
33、反比例函数
34、定义:在Rt△ABC中,∠C=Rt∠,则sinA= ;cosA= ;tgA= ;ctgA= .
35、"等对等"定理及其推论
36、与圆有关的角:⑴圆心角定义(等对等定理)
37、相切(交)两圆连心线的性质定理
38、圆的外切四边形、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39、弓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0、*分已知弧
41、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42、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方和)
43、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b/2a,(4ac—b^2)/4a)
44、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45、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46、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与其它知识综合应用,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因此,以二次函数知识为主的综合性题目是中考的热点考题,往往以大题形式出现。
47、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
48、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 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 0 再除。
50、(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1、公式:
52、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
53、长方形框架拉成*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54、邮政编码:由 6 位组成,前 2 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55、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56、在*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均,即其坐标为((X1+X2+X3)/3,(Y1+Y2+Y3)/3);空间直角坐标系——横坐标:(X1+X2+X3)/3 纵坐标:(Y1+Y2+Y3)/3 竖坐标:(Z1+Z2+Z3)/3
57、重心是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
58、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59、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60、cos30= 。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5)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60句菁华
1、速度
2、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6、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7、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8、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9、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10、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1、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12、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1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14、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15、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16、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17、应用及现象:
18、光速:
19、典型光路
20、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1、测量:
22、理象记忆法:如当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后、前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
23、凹透镜的作用:对光线发散。
24、*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焦点,反过来从焦点发过焦点的光折射后*行*行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则入射光的延长线过虚焦点的,折射后一定是*行主光轴的光线。
25、幻灯机的原理:f2f倒立放大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26、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
27、e=1.60×10—19C;
28、测量原理:*均速度计算公式v=ts。
29、回声:
30、百米赛跑:
31、耳聋
32、音色:
33、声音传递能量的实例:
34、噪声的控制:
35、汽化的两种方式:
36、升华:
37、光源分类:
38、光的直线传播:
39、光的直线传播实例:
40、判断月食:
41、反射定律:
42、探究*面镜成像
43、光的折射:
44、傍晚太阳发红的原因:
45、紫外线的危害:
46、焦点:
47、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48、天*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当天**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49、托盘天*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
50、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即:热胀冷缩,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密度变小。
51、“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5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表面光滑,*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还是*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
5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三原色:青、黄、品红透明物体的颜色有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54、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叫凹透镜。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55、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光心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56、照相机的镜头是个凸透镜,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
57、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的因素:
58、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表示。单A) 1A=1000 m A 1m A=1000uA
59、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60、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6)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动势、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
2、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3、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4、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5、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6、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9、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10、电能的输送——(1)关键:减少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P耗=I2R线
11、重力
12、摩擦力
13、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其间存在的一个常用的关系是。(类比其他星球也适用)
14、第一宇宙速度(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的表达式v1=(GM/R)1/2=(gR) 1/2,大小为7.9m/s,它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随着卫星的高度h的增加,v减小,ω减小,a减小,T增加。
15、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表示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所以说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以此解题就是利用功能关系解题。
16、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7、电容器充电后和电源断开,仅改变板间的距离时,场强不变。
18、回旋加速器
19、相距半波长的奇数倍的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反;相距半波长的偶数倍的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20、F合Δt=ΔP→F合=ΔP/Δt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表述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
21、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22、处于静电*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23、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与导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有关,越弯曲,电荷分布越多。
24、电势能:EA=qφA
25、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
26、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27、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28、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9、判断和运动的方法:物体实际所作的运动是合运动
30、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与分加速度均遵守*行四边形定则;
31、*抛运动的实质:物体在水*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2、计算公式
33、推论:w=Fscosθ,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
34、求*均功率:P=W/t;
35、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
36、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37、闭合电路部分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38、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从三方,阻碍磁通增和减,相对运动受反抗,自感电流想阻挡,能量守恒理应当。楞次先看原磁场,感生磁场将何向,全看磁通增或减,安培定则知i向。
39、nbsω是最大值,有效值用热量来计算。
40、确定状态找动量,分析过程找冲量,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
41、重力势能是标量,表达式
42、时刻和时间间隔
43、质点
44、速度:
45、合成法则:*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46、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①等值、反向、共线、异点②瞬时对应③性质相同
47、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衡力的异同点
48、应用:用单位判断结果表达式,能肯定错误(但不能肯定正确)
49、常见题型:
50、实验部分:
5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52、核能发电
53、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
54、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方成反比、
55、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r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的球体,r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56、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57、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58、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59、光的干涉
60、衍射----光通过很小的孔、缝或障碍物时,会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且中央条纹很亮,越向边缘越暗。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7)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长度的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3、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4、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5、纳米材料:将某些物质的尺寸加工到1~100nm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较大尺寸时发生了异常变化,称为纳米材料。
6、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物,这个选中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7、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8、功
9、功率
10、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1、两种电荷:
12、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13、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14、“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15、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7、力的表示法
18、二力*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19、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0、*面镜成像特点:(1)*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21、*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22、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23、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4、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5、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26、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7、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
28、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29、、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0、压力:
31、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32、液体压强的特点:
3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34、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35、浮力的计算:
36、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7、漂浮悬浮法:F浮=G物
38、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9、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40、、弹性势能
4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
42、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43、定滑轮:
44、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45、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46、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47、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48、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49、机械效率的测量:
50、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8)
——语文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成分残缺;
2、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3、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分析;
4、对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语段赏析品味;
5、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6、赏析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段: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注意联系作者情感,联系文章主题,抓住修辞、关键词等进行赏析。
7、灯笼
8、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9、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10、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11、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12、点明中心,升华中心;
13、第21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
14、主题:爱国主义
15、文学常识
16、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出售,严重折(sh?)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17、沓: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dá)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a)之色。
18、扎: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ā)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
19、盛:盛(shang)老师盛(sha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ng)饭。
20、炮:能用打红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和炮(páo)制药材吗?
21、冠:他得了冠(guàn)军后就有点冠(guān)冕堂皇了。
22、恶:这条恶(a)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23、便:局长大腹便便(pián),行动不便(biàn)。
24、殷:老林家境殷(yīn)实,那清一色殷(yān)红的实木家具令人赞叹不已。
25、系:你得系(jì)上红领巾去学校联系(xì)少先队员来参加活动。
26、刨:我刨(bào推刮)*木头,再去刨(páo挖掘)花生。
27、扒:他扒(bā)下皮鞋,就去追扒(pá)手。 67、散:我收集的材料散(sàn)失了,散(sǎn)文没法写了。 68、数:两岁能数(shǔ)数(shù)的小孩已数(shùo)见不鲜了。 69、参:人参(shēn)苗长得参(cēn)差不齐,还让人参(cān)观吗。 70、会:今天召开的会(kuài)计工作会(huì)议一会(huì)儿就要结束了。 71、簸:他用簸(b?)箕簸(bǒ)米。 72、吓:敌人的恐吓(ha)吓(xià)不倒他。 73、胖:肥胖(pàng)并不都是因为心宽体胖(pán),而是缺少锻炼。 74、耙:你用梨耙(bà)耙(bà)地,我用钉耙(pá)耙(pá)草。 75、伺:边伺(cì)候他边窥伺(sì)动静。 76、好:好(hào)逸恶劳、好(hào)为人师的做法都不好(hǎo)。 77、咳:咳(hāi)!你怎么又咳(k?)起来了? 78、处:教务处(chǔ)正在处(chù)理这个问题。 79、囤:大囤(dùn)、小囤(dùn),都囤(tún)满了粮食。 80、缝:这台缝(f?ng)纫机的台板有裂缝(fang)。 81、澄:澄(dang)清混水易,澄(ch?ng)清问题难。 82、扇:他拿着扇(shàn)子却扇(shān)不来风。 83、得:你得(děi必须)把心得(d?)体会写得(de)具体、详细些。 84、屏:他屏(bǐng)气凝神躲再屏(píng)风后面。 85、几:这几(jǐ)张茶几(jī)几(jī)乎都要散架了。 86、卷:考卷(juàn)被风卷(juǎn)起,飘落到了地上。 87、乐:教我们音乐(yùe)的老师姓乐(yùe),他乐(la)于助人。 88、了:他了(liào)望半天,对地形早已了(liǎo)如指掌了(le)。 89、吭: 小李一声不吭(kēng),小王却引吭(háng)高歌。 90、粘:胶水不粘(nián)了,书页粘(zhān)不紧。 91、畜:畜(xù)牧场里牲畜(chù)多。 92.称:称(chang同"秤")杆的名称(chēng)、实物要相称(chan) 93.弄:别在弄(l?ng)堂在玩弄(n?ng)小鸟。 94.俩:他兄弟俩(liǎ)耍猴的伎俩(liǎng)不过如此。 95.露:小杨刚一露(l?u)头,就暴露(lù)了目标。 96.重:老师很重(zh?ng)视这个问题,请重(ch?ng)说一遍。 97.率:他办事从不草率(shuài),效率(lǜ)一向很高。 98.空:有空(k?ng)闲就好好读书,尽量少说空(kōng)话。 99.泊:小船漂泊(b?)在湖泊(pō)里。 100.朝:我朝(zhāo)气蓬勃朝(cháo)前走。 101.膀:膀(páng)胱炎会使人膀(pāng)肿吗? 102.校:上校(xiào)到校(jiào)场找人校(jiào)对材料。 103.强:小强(qiáng)很倔强(jiàng),做事别勉强(qiǎng)他。 104.塞(sài)外并不闭塞(sa),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 105.辟:随意诬陷人搞封建复辟(bì)可不行,得辟(pì)谣。 106.倒:瓶子倒(dǎo)了,水倒(dào)了出来。 107.都:大都(dū名词)市的人口都(dōu副词)很多。 108.匙:汤匙(chí)、钥匙(shi)都放在桌子上。
28、通假字
29、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0、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1、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32、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铺垫、埋下伏笔;
3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34、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35、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36、同音字
37、习惯性误读字
38、形近字
39、注意内容的统一性,仿句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文脉相通。
40、续写式仿写题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9)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
3、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4、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
5、农业集体化运动
6、弊端:
7、评价:*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8、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开始了近500年共和国时期。
9、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进入帝国时代。
10、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11、古代*重大科技成就
12、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13、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曲辕犁,*耕犁已相当完善。
14、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
15、*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16、*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17、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18、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19、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0、冶铁技术 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21、炼钢技术 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22、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23、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24、商代出现*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25、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26、城邦殖民
27、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28、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2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30、公元前5世纪:
31、全盛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32、影响:
33、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不是思想*)
3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5、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
36、主要内容:
37、蒸汽机和电力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8、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二、《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39、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一)爱琴文明
40、“电气时代”
①背景: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电力能源的开发:1867年,德意志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不久,比利时格拉姆 发明电动机。
③“发明大王”美国爱迪生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电气方面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电灯的发明。
④电气技术发展的作用: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推进电气时代。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10)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3、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4、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5、曹操以少胜多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在赤壁决战,大败而归,史称赤壁之战,而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6、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7、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夷洲和大陆的联系。
8、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领刘渊率兵攻入洛阳,西晋灭亡。
9、南朝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最先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比欧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缀术》
10、汉字书法从东汉起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艺术:曹魏时钟繇创立了楷书;东晋的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此书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11、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2、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答:兴办私学,广收学生,主张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重视道德教育,希望学生成为品行高尚的人。
13、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14、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同盟会(*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颁布《临时约法》。
15、失败标志:*就任*临时大总统
16、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残余势力,推动了法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发动战争。
17、、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全球化趋势加快; 1995 年 1 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8、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9、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20、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21、抗美援朝的意义:
22、时间:1950年—1952年底
2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4、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25、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第一次实现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26、简述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答:a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力,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夺去王侯爵位和封地,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推行一套新的选用官吏制度,注意选拔人才。b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c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工具。在长安设立太学,主要培养官吏。d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安定北部边境。
2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29、、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发展*家处于不利地位;对*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30、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更加巩固,也大大*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初中物理知识点 100句菁华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 60句菁华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物理知识点 60句菁华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中考物理知识点 50句菁华初三的物理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初中物理知识点 50句菁华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初三物理知识点 50句菁华小升初100个语文课外必考知识点 50句菁华物理知识点 50句菁华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中考必考物理知识点整理 40句菁华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40句菁华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初中物理易错知识点 40句菁华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初中化学中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30句菁华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归纳 30句菁华
简单的早安正能量句子 400句菁华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 100句菁华新年的对联 100句菁华关于大寒时节祝福语 60句菁华培根的名言 60句菁华最具创意的祝福短信 60句菁华父亲节朋友圈的句子 60句菁华简洁的唯美哲理句子摘录 60句菁华2021年最美的句子 50句菁华元旦短信祝福 50句菁华农村乔迁新居贺词 50句菁华唯美的毕业留言 50句菁华圣诞节贺卡祝福语短信摘录 50句菁华女神节唯美句子 50句菁华小学生作文评语 50句菁华正能量的说说 50句菁华白*人节祝福语 50句菁华简洁的励志名人语录 50句菁华
经典形容失望的句子 50句菁华高三学生的老师评语 50句菁华2021年关于爱情的句子 40句菁华2022精选搞笑句子说说心情语录 40句菁华五字歇后语 40句菁华关于名人格言经典语录 40句菁华出自水浒传的歇后语 40句菁华单位员工生日的温馨祝福语 40句菁华搞笑的游戏名,精辟幽默 40句菁华最励志的高三语录 40句菁华清明节烈士感恩寄语 40句菁华清明节缅怀思念亲人的寄语 40句菁华理财经典语录 40句菁华立夏的简短文案 40句菁华给老婆的三八妇女节祝福短信 40句菁华给家人新年贺卡祝福语 40句菁华2020重阳节给老人的祝福语 30句菁华2021炫舞情侣名字内涵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