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3、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4、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5、曹操以少胜多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在赤壁决战,大败而归,史称赤壁之战,而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6、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7、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夷洲和大陆的联系。

8、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领刘渊率兵攻入洛阳,西晋灭亡。

9、南朝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最先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比欧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缀术》

10、汉字书法从东汉起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艺术:曹魏时钟繇创立了楷书;东晋的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此书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11、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2、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答:兴办私学,广收学生,主张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重视道德教育,希望学生成为品行高尚的人。

13、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14、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同盟会(*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颁布《临时约法》。

15、失败标志:*就任*临时大总统

16、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残余势力,推动了法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发动战争。

17、、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全球化趋势加快; 1995 年 1 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8、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9、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20、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21、抗美援朝的意义:

22、时间:1950年—1952年底

2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4、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25、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第一次实现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26、简述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答:a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力,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夺去王侯爵位和封地,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推行一套新的选用官吏制度,注意选拔人才。b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c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工具。在长安设立太学,主要培养官吏。d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安定北部边境。

2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29、、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发展*家处于不利地位;对*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30、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更加巩固,也大大*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扩展1)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50句菁华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3、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

5、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6、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7、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8、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9、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P43

10、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P43

11、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12、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P59

1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 P63

14、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P78—79

15、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P108

16、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P109

17、383年,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 P11O

18、北朝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P119

19、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P119

20、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

2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

22、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23、唐太宗时把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中宗时又将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24、“”指今印度半岛;“大食”指今*半岛;“波斯”指今伊朗。

25、唐朝最繁华的城市是,唐朝的是建筑艺术的代表。富丽堂皇。

26、唐朝著名的画家有:和。被后世称为“画圣”。

27、五代十国、宋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江南农业发展的原因)

28、五代十国、宋朝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29、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0、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31、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33、唐朝管理东北边疆的机构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34、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5、建筑:

36、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37、5*,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8、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9、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40、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41、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P46—47

  答: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42、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此措施?P68、P74、P78

  答: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②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④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43、隋朝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在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

  观察课本第4页的隋朝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

  (3)三点:中心在,北达,南至。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邗沟、。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的运河。

  (6)作用:。

  第2课时贞观之治

44、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

  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和现代人基本一样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

45、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②陶瓷业发达,和(最为有名)

  商业方面:商业繁荣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6、科举制的诞生:

  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47、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

  ⑵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

  ⑶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

  了解: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第5课“和同为一家”

48、唐太宗时,高僧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是研究中亚、印度和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49、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三、东北──靺鞨(“车书本一家”)

50、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什么呢?今天的*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鼓励各国商人到*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人为“唐人”。

  因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科学技术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扩展2)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

3、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4、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

5、农业集体化运动

6、弊端:

7、评价:*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8、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开始了近500年共和国时期。

9、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进入帝国时代。

10、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11、古代*重大科技成就

12、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13、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曲辕犁,*耕犁已相当完善。

14、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

15、*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16、*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17、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18、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19、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0、冶铁技术 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21、炼钢技术 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22、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23、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24、商代出现*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25、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26、城邦殖民

27、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28、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2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30、公元前5世纪:

31、全盛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32、影响:

33、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不是思想*)

3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5、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

36、主要内容:

37、蒸汽机和电力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8、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二、《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39、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篇8

  (一)爱琴文明

40、“电气时代”

  ①背景: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电力能源的开发:1867年,德意志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不久,比利时格拉姆 发明电动机。

  ③“发明大王”美国爱迪生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电气方面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电灯的发明。

  ④电气技术发展的作用: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推进电气时代。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扩展3)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归纳 30句菁华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乐音三要素:

3、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6、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7、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8、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9、二力*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0、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

12、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13、连通器两侧液面相*的条件:

14、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15、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16、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 重力

17、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18、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

19、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20、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2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2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24、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25、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26、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27、计算电功率公式:P=UI=I2R=U2/R(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28、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29、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30、“220V100W”求该灯泡的R和I0?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扩展4)

——生物知识点归纳 60句菁华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生态系统

6、显微镜的应用

7、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植物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总之,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8、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包含许多基因)

9、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这是因为他们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10、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

11、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12、反射的类型

13、细胞的分裂:

14、水存在形式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1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16、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17、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9、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20、显微镜的使用

21、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22、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2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24、群落演替的原因

25、知识延伸

26、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27、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28、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29、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30、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31、培养基: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

3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

33、C3植物的叶片细胞排列疏松

34、光反应阶段电子的最终受体是辅酶二

35、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光反应需要酶,暗反应也需要酶

36、大病初愈后适宜进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蛋白质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37、注意:细胞内所有的酶(非分泌蛋白)的合成只与核糖体有关,分泌酶和高尔基体,内质网有关

38、自身免疫病、过敏都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造成

39、骨骼肌产热可形成ATP

40、合成谷安酸,谷氨酸↑抑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来缓解

41、判断:西瓜的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是3个不同的物种×(三倍体是一个品种,与物种无关)

42、判断(1)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例:上海动物园中的猿猴和峨眉山上的猿猴是同一物种不是同一群落)

43、被捕食者一般营养级较低所含的能量较多且个体一般较小总个体数一般较多

44、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靶细胞的能力

45、高尔基体功能:加工分装蛋白质

46、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两次筛选,筛选杂交瘤细胞,筛选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

47、中枢神经不包含神经中枢

48、动物有丝分裂时细胞中含有4个中心粒

49、什么是活化能?

50、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

51、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52、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53、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54、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功能: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55、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56、卡尔文循环——卡尔文(M.Calvin,1911——)实验

57、光合作用过程

58、(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59、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60、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扩展5)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考生经验,在解答这些题时,考生应把握以下三点,要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把选项中的词代入句中默念一遍找语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

2、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声合调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知道一些汉字的基本知识。

4、《蜡烛》

5、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6、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7、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8、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9、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10、*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11、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2、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13、商丘应天府

14、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15、比喻

16、对偶

17、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18、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9、《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陈罚减否,不宜异同。

20、含有云的成语:

21、提取、概括信息、拟写标题类

22、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2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24、阅读

25、给文章分段(归并法)

26、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7、掌握记叙一件事的方法。所谓叙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有三种方法: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二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写;三是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写。无论按哪种顺序都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

28、掌握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方法。要做到写文章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必须根据感情抒发的需要,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景物并抓住物点进行详细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

29、辨伪去妄:(对一些事物)要善于辨别,分*假,(留下真的)去除虚假的。

30、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1、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32、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3、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4、《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5、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36、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7、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8、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9、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40、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41、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42、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3、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4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45、《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46、《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47、《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9、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51、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5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5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4、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55、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6、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57、心绪:心情。

58、则

59、疑问句

60、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扩展6)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2、磁盘、硬盘应用了磁性材料,光盘没有应用磁性材料。

3、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4、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

5、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6、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3、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位“N”。

7、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8、速度和速率

9、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震动产生。震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10、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11、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12、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3×10m/s

1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5、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货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多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光路也可逆)。

16、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17、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18、天*的使用方法:1)把天*放在水*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调节*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法吗并调解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知道横梁恢复*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19、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m/V 【ρ】单位:kg/m、g/cm 【m】单位:kg 【V】单位:m

20、HO的密度:ρ=1.0×10kg/m=1g/cm

2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该别物体的形态。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23、增大压强的方法:1)S不变 F↑ 2)F不变 S↓ 3)F↑ S↓

24、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印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25、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6、称量法:F=G-F

27、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28、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9、所有能量单位:焦耳。

30、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31、定律应用:

32、【W】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千瓦时

33、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则有W=Q

34、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1)电路发生短路;2)电器总功率过大。

35、通电螺线管性质:1)电流越大磁性越强;2)匝数越多磁性越强;3)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4)通电螺线管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改变。

36、电磁铁特点:1)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2)磁性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调节;3)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37、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接卸能转化为电能。

38、燃料燃烧的实质

39、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4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4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42、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4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44、电磁继电器的特点: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自动控制)。

45、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46、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47、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弹簧测力计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时读数。

48、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4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50、声音分类:乐音、噪声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扩展7)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细胞膜功能:

3、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4、糖类:

5、水存在形式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6、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7、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8、叶绿素a

9、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10、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1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1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卵细胞)增殖

13、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14、清朝发展

15、“海禁”的直接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16、“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17、“闭关锁国”的表现:清代初年,厉行海禁、迁界,海外贸易陷入停顿;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开广州通商,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18、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19、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20、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2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2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23、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4、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5、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26、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

27、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28、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9、混淆x—t图象和v—t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

30、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

31、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

3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33、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34、C、H、O、N四种元素含量比较: 鲜重:O C H N; 干重:C O N H

35、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

36、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中要用显微镜的是:脂肪的鉴定;

37、还原糖鉴定实验所选择的材料:含糖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38、蛋白质的功能: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载体蛋白 ④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⑤免疫作用,如抗体。

39、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

40、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则当x=-b/2a时,y最小(大)值=(4ac-b^2)/4a.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