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3 00:00:00
1、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生态系统类型:
4、过程
5、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6、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7、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8、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9、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0、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1、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2、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3、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4、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15、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16、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7、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18、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9、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20、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1、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22、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23、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4、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25、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26、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27、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28、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29、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30、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31、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32、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3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3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5、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36、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的稳态。
37、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
38、从物质方面来看,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生物圈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极结构,接通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各种生物多级利用,再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循环的完整回路。生物圈可以说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39、大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有三个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40、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1)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2、DNA、RNA
3、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5、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6、细胞呼吸应用: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有氧呼吸
7、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8、癌细胞特征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9、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10、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11、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12、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1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14、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15、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16、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7、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18、培养基: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
19、试验中用到C2H5OH的情况
20、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2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22、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3、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但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
24、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2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26、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27、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28、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9、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3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2、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3、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34、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3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36、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
37、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38、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39、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40、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41、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42、75%的酒精溶液:用于杀菌消毒,75%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低于这个浓度,酒精的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这个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酒精透入,削弱杀菌能力。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手术前、打针、换药、针灸前皮肤脱碘消毒以及机械消毒等。
43、氯化钠溶液:①可用于溶解DNA。当氯化钠浓度为2mol/L、0.015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mol/L时,DNA溶解度最高。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44、胰蛋白酶:①可用来分解蛋白质;②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时分解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
45、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46、斐林试剂: 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47、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48、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49、群落的空间结构
50、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2)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最新总结 40句菁华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3、组成细胞的元素
4、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5、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7、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8、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9、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11、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染色质两种状态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12、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离子、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13、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14、叶绿素a
1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16、条件:一定需要光
17、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18、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及DNA数目变化规律
19、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20、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21、(B)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22、(A)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3、(B)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4、(B)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5、线粒体: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 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
26、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27、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8、(B)生物膜系统
29、(B)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30、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 转化成储存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1、光反应阶段
32、暗反应阶段
33、(C)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34、(B)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
35、2丙酮酸→2酒精+2CO2+能量(细胞质)
36、生物的生长主要是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量的增加。
37、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38、(B)细胞分化的过程和原因
39、(B)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恶性肿瘤的防治
40、致癌因素与癌症的预防:癌细胞的产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3)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致癌因子:物理因子: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
2、细胞融合: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刺激
3、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4、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5、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6、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7、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8、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9、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10、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1、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1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13、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14、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6、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7、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8、在育种工作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
19、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22、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2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24、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无机环境一起,构成了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97.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25、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6、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一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二是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三是环境污染,四是由于外来特种的入侵或引种到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区原有特种的生丰受到威胁。
27、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8、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29、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30、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31、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
32、层析液:(成分: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也可用93号汽油)可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33、氯化钠溶液:①可用于溶解DNA。当氯化钠浓度为2mol/L、0.015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mol/L时,DNA溶解度最高。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34、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类也就有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之分)。
35、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7、与胰岛素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胰岛素的运输要通过内质网来进行,胰岛素在分泌之前还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线粒体提供能量。
38、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39、纯合子与杂合子
40、杂交与自交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4)
——中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常见的温度计: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2、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3、蒸发: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4、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5、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6、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佩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佩戴凸透镜。
7、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8、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9、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10、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1、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水中】
12、称量法:F=G-F
13、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1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1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1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1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而形变具有的能。物体的弹性变大,弹性势能也变大。
18、水的c:C=4.2×10焦耳/(千克·℃),物理意义: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焦耳。
19、电流表使用规则:1)该表要串联在电路中;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3)所测电流不能超过该表的量程;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该表连接在电源两级上。
20、电阻并联特点:
21、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1)电路发生短路;2)电器总功率过大。
22、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23、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4、*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能量。
2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6、*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桌面垂直放置
27、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28、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30、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3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32、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34、汽车的车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35、交通管理部门要求:
36、骑自行车上坡时为什么加紧蹬几下?
37、钳口有刃,是在压力一定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38、队员的质量大容易取胜———质量大惯性大改变运动状态难度大容易取胜。
39、流体压强的危害
40、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41、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42、*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43、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祥”。
44、清初“四僧”指的是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45、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周家祥”。
46、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画”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
47、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方”。
48、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49、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其发出的第一声怒吼是他的作品《但丁之舟》,而他在一八二四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西阿岛的屠杀》则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50、凯旋门是古罗马的重要建筑,用来纪念战役的胜利。其有两种形式,即一跨式和三跨式。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5)
——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2、有毒的,气体:co液体:ch3oh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4、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6、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炉。
10、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1、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12、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3、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1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
1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16、金属活动性顺序:
17、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18、判断*衡的依据
19、K只与__温度(T)___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0、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2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2、原子核内一般是中子数≥质子数,但普通氢原子核内是质子数≥中子数。
23、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3,但ⅣA、ⅤA族的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有4个、5个电子。
24、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是逐渐增强,但第二周期中CH4很稳定,1000℃以上才分解。
25、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
26、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27、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28、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29、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30、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31、中和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32、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3、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34、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35、内因(主要因素)
36、化学*衡状态: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压)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7、化学*衡状态的特征
38、“惰性气体”对化学*衡的影响
39、勒夏特列原理
40、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6)
——地理常考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2、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3、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5、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6、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7、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8、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9、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10、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11、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12、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13、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15、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16、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1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18、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19、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20、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29、温室效应
21、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
22、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23、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24、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25、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2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27、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28、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29、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30、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31、西北地区以贺兰山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
32、干旱的自然特征: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33、人为因素的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灌溉。
34、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35、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根本因素)
36、描述大气与地面的热量传递过程(图)
37、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38、三圈环流:(重点是气压带与风带)
39、亚欧大陆*气候差异:会考纲要
40、台风(热带气旋):西北太*洋频率强度;灾害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7)
——语文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成分残缺;
2、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3、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分析;
4、对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语段赏析品味;
5、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6、赏析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段: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注意联系作者情感,联系文章主题,抓住修辞、关键词等进行赏析。
7、灯笼
8、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9、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10、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11、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12、点明中心,升华中心;
13、第21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
14、主题:爱国主义
15、文学常识
16、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出售,严重折(sh?)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17、沓: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dá)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a)之色。
18、扎: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ā)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
19、盛:盛(shang)老师盛(sha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ng)饭。
20、炮:能用打红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和炮(páo)制药材吗?
21、冠:他得了冠(guàn)军后就有点冠(guān)冕堂皇了。
22、恶:这条恶(a)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23、便:局长大腹便便(pián),行动不便(biàn)。
24、殷:老林家境殷(yīn)实,那清一色殷(yān)红的实木家具令人赞叹不已。
25、系:你得系(jì)上红领巾去学校联系(xì)少先队员来参加活动。
26、刨:我刨(bào推刮)*木头,再去刨(páo挖掘)花生。
27、扒:他扒(bā)下皮鞋,就去追扒(pá)手。 67、散:我收集的材料散(sàn)失了,散(sǎn)文没法写了。 68、数:两岁能数(shǔ)数(shù)的小孩已数(shùo)见不鲜了。 69、参:人参(shēn)苗长得参(cēn)差不齐,还让人参(cān)观吗。 70、会:今天召开的会(kuài)计工作会(huì)议一会(huì)儿就要结束了。 71、簸:他用簸(b?)箕簸(bǒ)米。 72、吓:敌人的恐吓(ha)吓(xià)不倒他。 73、胖:肥胖(pàng)并不都是因为心宽体胖(pán),而是缺少锻炼。 74、耙:你用梨耙(bà)耙(bà)地,我用钉耙(pá)耙(pá)草。 75、伺:边伺(cì)候他边窥伺(sì)动静。 76、好:好(hào)逸恶劳、好(hào)为人师的做法都不好(hǎo)。 77、咳:咳(hāi)!你怎么又咳(k?)起来了? 78、处:教务处(chǔ)正在处(chù)理这个问题。 79、囤:大囤(dùn)、小囤(dùn),都囤(tún)满了粮食。 80、缝:这台缝(f?ng)纫机的台板有裂缝(fang)。 81、澄:澄(dang)清混水易,澄(ch?ng)清问题难。 82、扇:他拿着扇(shàn)子却扇(shān)不来风。 83、得:你得(děi必须)把心得(d?)体会写得(de)具体、详细些。 84、屏:他屏(bǐng)气凝神躲再屏(píng)风后面。 85、几:这几(jǐ)张茶几(jī)几(jī)乎都要散架了。 86、卷:考卷(juàn)被风卷(juǎn)起,飘落到了地上。 87、乐:教我们音乐(yùe)的老师姓乐(yùe),他乐(la)于助人。 88、了:他了(liào)望半天,对地形早已了(liǎo)如指掌了(le)。 89、吭: 小李一声不吭(kēng),小王却引吭(háng)高歌。 90、粘:胶水不粘(nián)了,书页粘(zhān)不紧。 91、畜:畜(xù)牧场里牲畜(chù)多。 92.称:称(chang同"秤")杆的名称(chēng)、实物要相称(chan) 93.弄:别在弄(l?ng)堂在玩弄(n?ng)小鸟。 94.俩:他兄弟俩(liǎ)耍猴的伎俩(liǎng)不过如此。 95.露:小杨刚一露(l?u)头,就暴露(lù)了目标。 96.重:老师很重(zh?ng)视这个问题,请重(ch?ng)说一遍。 97.率:他办事从不草率(shuài),效率(lǜ)一向很高。 98.空:有空(k?ng)闲就好好读书,尽量少说空(kōng)话。 99.泊:小船漂泊(b?)在湖泊(pō)里。 100.朝:我朝(zhāo)气蓬勃朝(cháo)前走。 101.膀:膀(páng)胱炎会使人膀(pāng)肿吗? 102.校:上校(xiào)到校(jiào)场找人校(jiào)对材料。 103.强:小强(qiáng)很倔强(jiàng),做事别勉强(qiǎng)他。 104.塞(sài)外并不闭塞(sa),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 105.辟:随意诬陷人搞封建复辟(bì)可不行,得辟(pì)谣。 106.倒:瓶子倒(dǎo)了,水倒(dào)了出来。 107.都:大都(dū名词)市的人口都(dōu副词)很多。 108.匙:汤匙(chí)、钥匙(shi)都放在桌子上。
28、通假字
29、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0、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1、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32、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铺垫、埋下伏笔;
3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34、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35、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36、同音字
37、习惯性误读字
38、形近字
39、注意内容的统一性,仿句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文脉相通。
40、续写式仿写题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8)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储蓄存款的含义:指个人将属于其合法的所有人民币或者外币储蓄机构,储蓄机构等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活动。
2、储蓄存款的分类。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3、消费反作用生产
4、国有经济的地位
5、就业的意义:
6、劳动者*:
7、怎样坚持人民民主*?(略P7)
8、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4)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注:每种方式的重要性或意义)
9、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注:每种渠道的意义)
10、为什么要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11、依据宪法和法律,建立和完善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12、“阳光工程”意义
1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4、货币的发展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15、影响消费的因素:
16、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一定要践行一些正确的消费原则:
17、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18、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9、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20、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1、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22、结算的方式:(1)现金结算(2)转账结算。
2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供求对价格的影响?
2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称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
2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28、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什么意义?
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30、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
3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32、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33、什么是商品?它有哪两个基本属性?
34、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35、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36、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37、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8、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家庭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等等。
39、一般说来,物价水*与人们的消费水*成反比——稳定物价
40、消费类型: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9)
——高中生物的竞赛知识点 40句菁华
1、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
2、全能性大小:*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3、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4、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5、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分布在正在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脱落酸和乙烯(分布在成熟的组织中,促进果实成熟)。
6、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7、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8、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作用。
9、分裂间期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没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10、漂洗:用清水漂洗约10min。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
11、步骤:
12、检测:
13、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萘乙酸),2,4-D,IPA(苯乙酸)IBA(吲哚丁酸)等
14、试管放在盛有50-65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到溶液颜色: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最好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使试管底部不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朝向实验者。
15、糖类:
16、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17、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
18、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9、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20、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染色质两种状态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2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2、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23、N:N是构成叶绿素、ATP、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24、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的酶中含有Zn,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缩短。
25、斐林试剂:成分:0.1g/mlNaOH(甲液)和0.05g/ml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6、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27、75%的酒精溶液:用于杀菌消毒,75%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低于这个浓度,酒精的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这个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酒精透入,削弱杀菌能力。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手术前、打针、换药、针灸前皮肤脱碘消毒以及机械消毒等。
28、氯化钠溶液:①可用于溶解DNA。当氯化钠浓度为2mol/L、0.015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mol/L时,DNA溶解度最高。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29、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的制作:适用于显微镜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中要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在“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中要制作花生种子的切片,在“观察动物如人体血液中的细胞”中要制作血液的涂片等等。
30、研磨,过滤: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研磨、过滤的方法,如研磨时要先将生物材料切碎,然后加入摩擦剂(常用二氧化硅)、提取液和其它必要物质,充分研磨之后,往往要进行过滤,以除去渣滓,所用过滤器具则根据需要或根据试题中提供的器材加以选用,如可用滤纸、纱布、脱脂棉、尼龙布等。
31、非条件反射:动物通过遗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32、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包括细胞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的树突。
33、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3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35、细胞膜功能:
3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37、条件:一定需要光
38、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39、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及DNA数目变化规律
40、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60句菁华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 50句菁华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的归纳 40句菁华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40句菁华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最新总结 40句菁华高中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中生物的竞赛知识点 40句菁华高中生物的重点知识总结 40句菁华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基因的本质》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30句菁华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30句菁华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30句菁华
简洁的感人表白句子 400句菁华万圣节短信祝福语 100句菁华小学一年级期末班主任评语 100句菁华初中简短毕业留言 60句菁华好听干净的简短文案 60句菁华对学生的祝福语 60句菁华牛年迎虎年最经典的朋友圈文案 60句菁华2020年吸引人的个性签名 50句菁华520表白花束文案 50句菁华儿童5一6岁脑筋急转弯及答案 50句菁华吊炸天。。 50句菁华大学毕业生的祝福语 50句菁华干净治愈生活文案 50句菁华抗击疫情成功的句子 50句菁华新的学期新的开始说说初二 50句菁华相伴的句子 50句菁华祝处暑快乐的祝福语 50句菁华祝福结婚纪念日的祝福语 50句菁华
这些个性签名会告诉你 50句菁华一年级小朋友对自己的寄语 40句菁华五月尾六月初文案 40句菁华关于好心情经典句子 40句菁华大道理句子10字 40句菁华天气降温祝福文案 40句菁华学业的春节对联 40句菁华微信送给同学的走心早安问候语 40句菁华描写春雨的好段 40句菁华描写树木的成语 40句菁华新年促销活动广告语 40句菁华父亲节怀念已逝父亲的句子 40句菁华超拽个性霸气冷酷句子 40句菁华除夕的祝福简短文案 40句菁华风景优美的四字成语 40句菁华2020年最新励志句子 30句菁华2021年发抖音容易火的句子 30句菁华2021春节祝福语简短优美10字左右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