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渗透吸水:条件:半透膜、浓度差

2、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辐射)、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3、停止供应CO2,C5的变化及其原因?上升,C3还原进行,CO2固定受阻

4、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

5、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6、细胞内液与外液成分之间的关系为:

7、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H、O、N、P

8、D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核,含有的碱基为A、G、C、T;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10、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11、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

12、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1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

15、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16、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17、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18、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19、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20、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

21、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22、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23、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4、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25、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异同点:①相同点都是将无机物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②不同点: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无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

26、新陈代谢的类型必须从同化类型和异化类型做答。(硝化细菌为自养需氧型,蓝藻为自养需氧型,蘑菇为异氧需氧型,菟丝子为异氧需氧型)。

27、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8、细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胆固醇。

29、无氧条件下不能产生ATP、不能进行矿质元素的吸收。

30、氧气浓度越低越有利于食品蔬菜保鲜、种子储存。

31、温度越高农作物产量越高。

32、细胞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

33、酶只能在细胞内发生催化作用。

34、细胞分化就是指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35、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有细胞核或核糖体。

36、人和动物、植物的遗传物质中核苷酸种类有8种。

37、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38、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9、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40、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41、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42、渗透压:

43、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44、DNA连接酶:其功能是在两个DNA 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如果将经过同一种内切酶剪切而成的两段DNA比喻为断成两截的梯子,那么,DNA连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断口处(注意:不是连接碱基对,碱基对可以依靠氢键连接),即两条DNA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据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与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单个脱氧核苷酸与DNA 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45、麦芽糖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麦芽糖酶和肠腺分泌的肠麦芽糖酶,可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

46、呼吸氧化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47、糖类:淀粉(非还原性糖)——碘液(蓝色)

48、什么是生物群落?

49、群落中物种越多,丰富度越高。

50、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1)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词类活用

2、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3、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4、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5、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6、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7、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9、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10、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11、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13、《蜀道难》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飘逸豪放,素有“诗仙”之称。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1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我国文学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风沉郁顿挫。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称誉杜甫是“诗圣”。

15、西:这里指陕西。

16、昂其直:抬高它的价钱。直,通“值”。

17、裨益:补益。

18、青麻头:和下文的“蝴蝶”、“螳螂”、“油利垯”、“青丝额”,都是上品蟋蟀的名字。

19、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20、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2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2、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

2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24、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2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7、转折关系

28、承接关系

29、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30、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31、望:

32、歌:

33、长:

3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5、歌: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咏)

36、空明:击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37、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38、渔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

39、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40、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1、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42、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4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44、三教:儒释道

45、*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6、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4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48、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9、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50、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2)

——高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

1、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2、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3、DNA聚合酶:在DNA复制中起作用,是以一条单链DNA为模板,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形成链与母链构成一个DNA分子。

4、DNA连接酶:其功能是在两个DNA 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如果将经过同一种内切酶剪切而成的两段DNA比喻为断成两截的梯子,那么,DNA连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断口处(注意:不是连接碱基对,碱基对可以依靠氢键连接),即两条DNA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据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与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单个脱氧核苷酸与DNA 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5、反转录酶: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以R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具有三种酶活性,即RNA指导的DNA聚合酶,RNA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作为重要的工具酶被广泛用于建立基因文库、获得目的基因等工作。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6、淀粉酶:主要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和肠腺分泌的肠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7、麦芽糖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麦芽糖酶和肠腺分泌的肠麦芽糖酶,可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

8、蛋白酶:主要有胃腺分泌的胃蛋白酶和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链。作用结果是破坏肽键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9、光合作用酶:是指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

10、ATP合成酶:指催化ADP和磷酸,利用能量形成ATP的酶。

1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R肽键:—NH—CO—

12、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H、O、N、P

13、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14、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

15、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流动镶嵌模型

17、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8、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染色质和核仁。

19、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0、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21、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22、糖类C、H、O组成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种类:

23、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等大量繁殖。藻类的的呼吸作用及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并分解出有毒物质,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引起水质量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

24、赤潮:在海洋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25、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26、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分泌胰岛素时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质。

27、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28、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29、只有叶绿体、线粒体能产生ATP,细胞基质不能产生ATP。

30、无氧条件下不能产生ATP、不能进行矿质元素的吸收。

31、黑暗中生物不进行细胞呼吸。

32、酶只能在细胞内发生催化作用。

33、病毒能独立生活。

34、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有细胞核或核糖体。

35、人和动物、植物的遗传物质中核苷酸种类有8种。

36、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37、DNA能通过核孔。

38、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39、(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设计

40、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3)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 40句菁华

1、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2、还原糖与非还原糖

3、血红蛋白与单细胞蛋白

4、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5、赤道板与细胞板

6、人体缺乏表现:缺水10%,生理紊乱;缺水20%,生命停止

7、糖类:淀粉(非还原性糖)--碘液(蓝色)

8、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变异、选择、隔离

9、生物多样性包含哪三个层次?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

10、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用途?培育无籽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

11、听觉形成的过程

12、变异主要有哪三方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类也就有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之分)。

14、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

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也可以说是有无核膜,因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就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里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1)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是真核生物。(3)不是所有的菌类都是原核生物,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等)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是真核生物。

16、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17、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18、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19、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0、眼球的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1、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22、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3、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协助扩散,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24、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5、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26、性别决定的类型:

27、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28、停止光照,C3的变化及其原因?上升、CO2固定进行,C3还原受阻

29、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的近亲指什么?直系血亲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30、为什么酶促反应的水浴温度为37度?酶的活性最适应

31、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遗传变异

32、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33、可作为证明细胞全能性的实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34、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

35、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36、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

37、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

38、光合作用反应式:

3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40、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卡门(M.Kamen)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4)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2、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4、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5、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6、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7、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8、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9、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膀胱(暂存尿液)、尿道。

10、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11、蚯蚓:1、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12、是环节动物,此类还有沙蚕、水蛭等

13、按照行为的获得方式可分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4、鸟卵的结构: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卵黄、卵黄膜、胚盘是一个卵细胞。

15、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16、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因为这样,后代换遗传病的几率加大。

17、女性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8、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19、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20、结构

21、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22、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3、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4、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肱二头肌是两块肌肉组成一组,肱三头肌是三块肌肉组成一组。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2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控制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26、社会行为的特征:

27、探究《蚂蚁的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28、叶的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有机物,所以落叶时,叶片的正面着地。

29、流感病毒有200多个变种,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而不是分裂。接种一种流感病毒的疫苗,也可能患流感,因为(抗体具有专一性,抗体与在、抗原具有一一对应性)。

30、炎热的夏天绿色植物在一天中光照最强的时间段气孔是关闭的,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过快散失,但是同时造成的后果是(光合作用减弱)。

3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以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32、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3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

34、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35、蒸腾作用的意义:

36、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37、酸奶和泡菜利用了(乳酸菌),面包、馒头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 。

38、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卵)。

39、鱼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40、打吊针或抽血时,选择的血管是(静脉)。

41、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合称花蕊) 。

42、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基因>DNA>染色体)

43、体温恒定的动物有(鸟类、哺乳类)。

44、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注射的血清属于(抗体),都产生(特异性免疫)。

45、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

46、植物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47、动植物和人的呼吸作用,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9、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48、视觉的最终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听觉的最终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49、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骨折后有修复功能的是(骨膜)。

50、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51、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由(肺的换气)实现;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由(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实现。

52、食物链的写法(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

53、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一般遵守生态*衡;生态系统中物种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54、人体的器官:心脏,胃,小肠,大肠,耳,鼻等

55、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废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废方式:落叶。]

56、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

57、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58、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水分和无机盐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5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露西 ;175万年前古人类:东非人 ;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60、植物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保护、营养、分生、输导),


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5)

——生物会考知识点 60句菁华

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2、叶绿体:呈扁*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5、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6、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7、列举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生长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8、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用途?培育无籽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

9、糖类:淀粉(非还原性糖)——碘液(蓝色)

10、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11、[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2、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3、群落的空间结构

14、次生演替

15、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16、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7、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保护细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

18、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19、种群增长曲线:

20、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原因:

21、光合作用酶:是指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

22、为什么酶促反应的水浴温度为37度?酶的活性最适应

23、DNA四种单体的中文名称?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24、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多样性和适应性

25、生态系统类型:

26、变异主要有哪三方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27、遗传病预防的措施有哪些?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婚前体检,适龄生育。

28、生物进化的趋势和一般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29、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本观点

30、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1、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32、生物圈的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3、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也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34、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5、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6、糖类C、H、O组成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种类:

37、种群概念的理解

38、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39、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0、光对鼠妇生活影响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41、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4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43、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4、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4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7、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衡,调节渗透压。

48、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49、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核酸最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是一切生物体(包括病毒)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0、核糖核酸:另一类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

51、环境影响生物

52、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场所?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53、基因工程的三种必要工具?

54、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55、植物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当膜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吸(失)水。

56、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57、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58、糖类没有N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N元素,就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N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

59、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课本P103

6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


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6)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60句菁华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5、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6、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7、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8、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9、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10、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1、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12、核酸化学研究中所获得的DNA化学组成及结构单元的知识,特别是Chargaff于1950-1953年发现的DNA化学组成的新事实;DNA中四种碱基的比例关系为A/T=G/C=1;

13、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连构成。

14、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15、血糖*衡的调节

16、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17、体液免疫的过程:

18、免疫系统疾病:

19、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20、恶苗病是由赤霉素引起的,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21、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22、种群密度

23、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4、“J型增长”a、数学模型:(1)Nt=N0λ

25、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6、类型:自然生态系统

27、结构:组成结构

28、物质循环2.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29、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30、脂类包括: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生物体内主要储存能量的物质,维持体温恒定。)b、类脂(构成细胞膜、线立体膜、叶绿体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c、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具有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的作用。)

31、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核酸最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是一切生物体(包括病毒)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2、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

33、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34、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萘乙酸),2,4-D,IPA(苯乙酸).IBA(吲哚丁酸)等

35、试管放在盛有50-65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到溶液颜色: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最好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使试管底部不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朝向实验者。

36、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7、脂肪的检测

38、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3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40、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4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42、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4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4、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45、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46、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4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4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49、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50、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51、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52、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53、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54、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55、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56、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7、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8、从物质方面来看,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生物圈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极结构,接通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各种生物多级利用,再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循环的完整回路。生物圈可以说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59、大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有三个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60、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一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二是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三是环境污染,四是由于外来特种的入侵或引种到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区原有特种的生丰受到威胁。


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7)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许多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果植物缺少B元素,植物的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就不能正常进行,植物就会“华而不实”;人体缺I元素,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易患“大脖子病”;哺乳动物血钙过低或过高,或机体出现抽搐或肌无力等现象。

2、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3、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因为生物生存的环境不断变化,而生物的遗传具有保守性,不会因为环境变化立即改变其遗传性,因此适应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选择作用不会一次到位,更不会造成尽善尽美的选择结果,所以,适应具有相对性。

5、年龄组成的类型:(1)增长型:年轻的个体较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年轻的个体较少,而成体和年老的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6、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7、消费者等级与营养等级的区别:消费者等级始终以初级消费者为第一等级,而营养等级则以生产者为第一等级(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同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可以处在不同的营养等级和不同的消费者等级;同一种生物在同一食物链中只能有一个营养等级和一个消费者等级,且二者仅相差一个等级。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迁入,迁出及其它变化使生态系统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我们就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等方面。①抵抗力稳定性的本质是“抵抗干扰、保持原状”;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就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定状态就会遭到破坏。

10、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NH2-C-COOH

11、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

12、光合作用的过程

13、与蛋白质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4、膜结构之间的联系;直接联系;内质网向内与外层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代谢旺盛时,内质网膜与线粒体外膜相连。间接联系:内质网以“出芽”方式形成的小泡,可以和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以同样方式形成的小泡可和细胞膜融合。

15、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6、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7、酶的发现:发现过程,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探究思想,发现的意义

18、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19、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20、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

21、光合作用的过程: (熟练掌握课本P103下方的图)

22、艾弗里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原因: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

23、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24、具有半透膜

2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26、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27、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28、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29、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30、形成: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相连而成肽链,多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

31、生理功能: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32、注意:

33、有丝分裂的过程:

34、举例:草履虫、蛙的红细胞等。

35、细胞凋亡的意义: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36、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37、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38、无机盐在体内的分布极不均匀。例如钙和磷绝大部分在骨和牙等硬组织中,铁集中在红细胞,碘集中在甲状腺,钡集中在脂肪组织,钴集中在造血器官,锌集中在肌肉组织。

39、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0、减数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

41、*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3、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4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45、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46、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47、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动物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也叫植食动物)叫做初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叫做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叫做三级消费者。

48、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49、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50、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8)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2、DNA、RNA

3、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5、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6、细胞呼吸应用: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有氧呼吸

7、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8、癌细胞特征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9、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10、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11、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12、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1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14、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15、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16、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7、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18、培养基: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

19、试验中用到C2H5OH的情况

20、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2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22、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3、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但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

24、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2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26、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27、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28、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9、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3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2、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3、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34、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3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36、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

37、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38、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39、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40、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41、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42、75%的酒精溶液:用于杀菌消毒,75%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低于这个浓度,酒精的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这个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酒精透入,削弱杀菌能力。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手术前、打针、换药、针灸前皮肤脱碘消毒以及机械消毒等。

43、氯化钠溶液:①可用于溶解DNA。当氯化钠浓度为2mol/L、0.015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mol/L时,DNA溶解度最高。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44、胰蛋白酶:①可用来分解蛋白质;②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时分解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

45、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46、斐林试剂: 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47、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48、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49、群落的空间结构

50、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9)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

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5、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6、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

7、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8、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9、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0、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1、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12、糖类:

13、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14、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无膜。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15、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离子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7、空气中CO2浓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及温度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可通过适当延长光照,增加CO2浓度等提高产量。

18、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及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增加,DNA加倍。

19、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潜能。

20、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能够无限增殖

21、癌细胞特征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

22、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单层膜的细胞器有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

23、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24、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

25、概念及其反应式

26、无氧呼吸过程

27、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28、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29、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

30、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31、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3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33、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34、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35、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36、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7、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38、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9、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40、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10)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

2、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4、电极反应:一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同,可根据燃烧反应写出总的电池反应,但不注明反应的条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不过要注意一般电解质溶液要参与电极反应。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铂为正、负极,介质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当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时:负极:2H2—4e—=4H+正极:O2+4 e—4H+ =2H2O当电解质溶液呈碱性时: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 e—=4OH—另一种燃料电池是用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作电极,又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燃料)和氧气(氧化剂)。

5、废弃电池的处理:回收利用

6、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8、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9、浓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10、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

11、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2、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13、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化学反应的焓变(Δ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14、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15、※注意:

16、浓度对化学*衡移动的影响

17、压强对化学*衡移动的影响

18、勒夏特列原理(*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9、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20、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

2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22、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

23、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

2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5、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既有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又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26、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14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

27、电解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8、熟石灰、消石灰:Ca(OH)213.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

29、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15.绿矾:FaSO4·7H2O16.干冰:CO2

30、石英:SiO224.刚玉:Al2O325.水玻璃、泡花碱:Na2SiO3

31、铜绿、孔雀石:Cu2(OH)2CO330.菱铁矿:FeCO331.赤铜矿:Cu2O

32、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33.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33、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34、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或18,ⅠA、ⅡA为8,其他族为18。

35、酸式盐溶液呈酸性

36、盐酸是氯化氢的俗称

37、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38、物质的量浓度.

39、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40、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衡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