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人体的八个系统名称和功能P15—17

2、骨的成分与特性:

3、用镊子敲打煅烧后的骨会出现什么情况?松软变碎,最终掉落下来了。

4、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腺的分泌有关?如果有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5、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6、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7、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8、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9、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10、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1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12、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13、尿的形成:

14、原尿经肾小管后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15、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16、排尿的作用:

17、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8、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19、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海*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20、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2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描述的是气温对植物的影响。

22、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23、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24、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25、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做底物。

26、酶的发现:

27、排泄的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8、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9、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

30、神经系统的组成

31、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

3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

33、、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34、、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35、血浆(主要是水);

36、①与氧结合形成鲜红色的动脉血

37、贫血分为两种:缺红细胞和缺血红蛋白。贫血时应该补充含铁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8、人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9、心脏位于胸部的左侧,形状象桃子,大小和你的拳头相似。

40、心脏内有四个腔,分为两房: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1)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60句菁华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物的适应性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4、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5、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6、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7、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让光线能透过。

8、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是全透性的。

9、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把有机物的化学能释放出来,是能量转换器)。

10、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1、生态系统的组成:

12、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1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15、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16、细胞的分裂

17、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18、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19、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0、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21、被子植物(桃树)与裸子植物(松树)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22、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D)

23、解题思路点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经常了一些结合地理条件,如南、北方的温度明显不同或者山上山下温度差,导致某些生物在两地生长状况不同的试题.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南橘北枳”等.另外要注意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知识进行区别记忆,有时还会出一些判断属于环境以生物的影响还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或适应的例子.如:芦山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判断这一事例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还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个属于典型的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

24、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如:某些水体中,鲈鱼,无其它鱼类、食物不足时,成鱼就以本种小鱼为食。)6、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25、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例如: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7、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26、适应具有相对性的原因:遗传物质稳定性与环境条件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27、拟态:生物形态、色泽模拟背景生物体,(如:竹节虫、尺蠖的形状像树枝、枯叶蝶、有的螳螂成虫的翅展开时像鲜艳的花朵,若虫的足像美丽的花瓣、蜂兰。)

28、生物圈的范围:

29、物质和能量沿着

3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

31、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2、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

33、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3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35、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36、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37、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38、*卵——卵裂——囊胚——原肠胚

39、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40、红螺菌属于兼性营养型生物,既能自养也能异养

41、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

42、纯合的红花紫茉莉

43、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

44、细胞融合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

45、高等动物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中关键的时期是原肠胚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并形成原肠胚和囊胚腔两个腔

46、生物群落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或能量

47、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自然界物由于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够

48、湿地是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且具有防洪抗旱和净化水质等特点

49、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靶细胞的能力

50、可以说在免疫过程中消灭了抗原而不能说杀死了抗原

51、肾上腺素是蛋白质

52、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有3层作用

53、HIV潜伏期10年

54、mRNA→一条DNA单链→双链DNA分子

55、细胞壁决定细菌的致病性

56、研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用液体培养基

57、发酵产品的分离和提纯⑴过滤和沉淀(菌体)

58、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具有定向性化学递质需要穿过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59、蛋白质和DNA在加热时都会变性而当温度恢复常温时DNA恢复活性而蛋白质不恢复活性

60、表达和交流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2)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50句菁华

1、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3、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4、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5、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6、眼的卫生保健:

7、显微镜的构造

8、人在*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9、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所有血型都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AB型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少量输血

10、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此外,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

1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12、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卵巢,它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卵细胞是人体内的细胞。

13、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叫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

14、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种细胞。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起防御保护作用;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止血和凝血。

15、心脏血管中二氧化碳含量最多的血管是肺动脉;其中含氧气最多的血管是肺静脉。流动脉血的血管是肺静脉、主动脉。

16、血液循环有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途径;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右心室、左心房;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左心室、右心房,肺循环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器官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而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17、在眼球结构中调节瞳孔大小的是虹膜,具有折射光线作用的是晶状体,调节晶状体凸度大小的是睫状体,具有感光细胞、能形成物像的结构是视网膜;视觉形成是在大脑的视觉中枢。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矫正近视眼方法是配带凹透镜。

18、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中枢神经指的是脑和脊髓,神经中枢指的是脑和脊髓中的灰质。

19、脑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人或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每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要求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缺一不可。

20、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21、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22、绿色开花植物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 →组织(保护组织 、输导组织 、 营养组织 、分生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个体 。

23、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24、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5、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

26、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27、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28、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29、芽的分类:顶芽和侧芽。芽的发育: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枝条由幼嫩茎、叶、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0、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非洲迁徙过来的。

31、简化知识,强化记忆。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2、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33、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34、消化液中不含消化液的消化酶的是(胆汁)

35、买袋装食品的时候应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成产厂家、营养成分搭配表、是否含添加剂等

36、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_____。_______或_____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后,________发育,突破种皮,形成_____。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______________。

37、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_____发育成的。芽在发育的时候,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枝条上的_____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8、不是构*体的主要原料,也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人体一但缺乏它,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39、维生素种类 ,人们每日对它们的需求量也 ,但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是重要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

40、维生素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 )

4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4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43、生物能进行呼吸。

44、食物链和食物网:

45、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46、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47、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48、衍射记忆法。

49、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敏感细胞,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就形成了听觉。

50、呼吸道的作用是:①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3)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

1、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2、放大倍数=,如果目镜上标有10X,物镜上标有40X,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400倍。

3、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4、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呼吸作用相关,在一定的氧气范围内,呼吸作用越强,根吸收的矿质元素离子就越多,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细胞膜上的载体的数量有限,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就不再随氧气的增加而增加。

5、呼吸系统

6、呼吸运动:呼吸肌主要包括肋间肌、膈肌人和哺乳动物体内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时所说的呼吸,是指外界气体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呼

7、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8、动物和人的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9、绿色植物: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四大类群。

10、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11、种子的萌发(P88)

1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检测对象太大,随机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并在测定过程中给种子提供最适宜的条件。

13、生物能进行呼吸

14、科学探究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即实验变量是的)。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5、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6、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17、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18、物镜有高倍镜和低倍镜之分,区别如下:

19、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20、方法步骤: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取10只鼠妇放在铁盘中央。然后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一段时间后观察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

21、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大米不能萌发时因为无胚。

22、解题思路点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经常了一些结合地理条件,如南、北方的温度明显不同或者山上山下温度差,导致某些生物在两地生长状况不同的试题.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南橘北枳”等.另外要注意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知识进行区别记忆,有时还会出一些判断属于环境以生物的影响还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或适应的例子.如:芦山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判断这一事例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还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个属于典型的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

23、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4、生物圈的范围

25、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27、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28、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29、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30、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31、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32、植株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氮、磷、钾。

3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34、基因=编码区+非骗码区

35、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某一时期,这个时期最可能是囊胚

36、细菌感染性其他生物最强的时期是细菌的对数期

37、“京花一号”小麦新品种是用花药离体培养培育的

38、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

39、生长激素:垂体分泌→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40、离体植物组织或器官经脱分化到愈伤组织经在分化到根或芽等器官再到试管苗

41、判断(1)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例:上海动物园中的猿猴和峨眉山上的猿猴是同一物种不是同一群落)

4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靶细胞的能力

43、限制性内切酶大多数在微生物中

44、质粒的复制在宿主细胞内(包括自身细胞内)

45、单克隆抗体是抗体(单一性强灵敏度高)

46、细胞壁决定细菌的致病性

47、发酵工程内容⑴选育

48、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

49、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50、运输途径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4)

——七年级英语下册的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以不发音字母e结尾的动词,去e再加-ing,如have-having

2、副词后缀:-ly 如,really

3、how many 多少(对可数名词的数量提问,其后接名词复数)

4、表示过去接连发生的一系列动作。They played soccer and then went home.

5、一般过去时的句*能

6、find onself不知不觉地

7、So的用法小结

8、how/what about用来提出请求,建议或征求意见,意思为“(你认为)...怎么样?”“...如何?”如,How about going out for a walk?出去散步怎么样?

9、表示 “给某人看什么东西”时,用 “show sth to sb”或 “show sb sth”.如

10、show someone around some place带领某人参观某地 如,

11、live in 居住在

12、favorite subject 最喜欢的科目

13、the United States 美国

14、go to the movies 去看电影 play sports 做运动

15、Can you write to me soon? 8 I like going to the movies with my friends and playing sports.

16、Countries(国家):

17、北京________________ 2.东京_______________ 3.上海__________________

18、鱼肉_______________20.米饭________________ 21.羊肉________________

19、游泳池_____________11.公用电话______________12.桥街________________

20、历史________________ 5.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6.地理________________

21、Months:

22、体育节目__________ 5 游戏节目____________

23、Accessory

24、太阳镜_____________ 8.帽子__________________ 9.戒指_____ _______

25、狮子____________ 5 企鹅____________________ 6 长颈鹿____________

26、牛_____________ 11 鱼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熊猫_______________ 13 树袋熊___________

27、父母亲________________ 5.爸爸________________ 6.妈妈________________

28、姐妹______________ 11.堂表兄姐妹________________12.女儿___________

29、棒球________________5.足球________________6.乒乓球________________

30、红色________________2.绿色________________ 3.黑色________________

31、白色________________5.黄色________________ 6.蓝色________________

32、棕色_______________ 8.金黄色________________9.黑白相间______________

33、毛衣________________2.外套________________3.体恤________________

34、短袜________________8.鞋子________________

35、暖和的________________8.凉爽的________________ 9.寒冷的_________

36、enjoy doing eg: Peter enjoys reading books.

37、stop doing eg: Stop talking, please.

38、practice doing sth eg: He is practicing playing the guitar.

39、Watch sb do sth eg: Old Henry watched his dog play with a cat.

40、make sb do sth eg: His story makes me feel happy.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5)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

1、课文内容把握

2、乃:于是,就。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要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5、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6、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车马”是达官显贵的代名词。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请从炼字角度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飞鸟入林的景象,联系上下文,赏析这两句。

10、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官场厌恶之情。

1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阔”之大景的神韵。

12、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13、诗人的家书从哪里寄向哪里?是从哪个方面寄?

14、本诗是韩愈写给中唐诗人张籍的。诗中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15、诗的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早春小雨和春草初萌两个典型特征,写出早春景色和初见春色的欣喜,生动传神。

16、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景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17、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对早春的认识,请你把这一认识运用到所有事物就会得出一个普遍性的道理。

18、“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19、“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甲光”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20、在诗中,描写了兵临城下战争形势危急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21、运用拟人手法渲染忧国忧民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2、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3、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这两个字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24、试谈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可谓用语传神,请体会它们的妙处。

26、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深”二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儿?

27、红白相映,从视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8、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此句最传神的`是哪个字?

2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30、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6)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

1、1 正数与负数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3、3 有理数的加减法

4、5 有理数的乘方

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6、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7、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8、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9、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0、有理数除法法则

11、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

1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coefficient)。

13、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degree of a polynomial)。

14、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15、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还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equation)。

16、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one unknown)。

17、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18、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19、我们把实物中抽象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geometric figure)。

20、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面内,它们是*面图形(planefigure)。

21、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line),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point)。

2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23、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24、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5、数轴上一点a到原点的距离表示a的绝对值。

26、科学记数法将一个数字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中,a叫底数,叫做指数。当看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27、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28、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9、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利用方程可以解出未知数。

30、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成相反的符号。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7)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2、生活在绿草地中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说明()

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4、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调查步骤:

6、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竞争关系(个体)、合作关系(群体)]。

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8、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环境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9、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0、显微镜的结构:镜座、镜柱、镜壁、反光镜、遮光器、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物镜、转换器、镜筒、目镜、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

11、顺时针(向外)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12、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13、动植物都有的细胞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有叶绿体。

14、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的。(细胞体积的增大和数量的增多)

15、动物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四种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组织按一定次序构成器官,并以其中一种组织为主。

16、草履虫靠吸收外界的有机物生活。

17、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18、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有的还有胚乳。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构成。

19、种子植物比苔藓和蕨类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

20、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子叶和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所以我们吃的一般是植物种子里的子叶或胚乳。

21、从下向上,根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组成。

22、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包括水和无机盐(根吸收),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

23、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的过程叫做传粉。

24、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卵-胚。

25、传粉很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传粉不足会影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故当传粉不足时,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26、水影响植物的颁布。不同植物,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7、根吸收水的部位是根尖成熟区的根毛。根吸收水在茎内靠木质部的导管向上运输。

28、蒸腾作用的意义:①带动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②使二氧化碳进入叶片③降低叶片的温度④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9、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可使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消耗完。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做对照实验。

30、每年的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