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道不同,不相为谋

2、耳顺之年

3、犯上作乱

4、肥马轻裘

5、刚毅木讷

6、割鸡焉用牛刀

7、诲人不倦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见贤思齐

10、侃侃訚訚(yín)

11、理屈词穷

12、乐山乐水

13、乐在其中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任重道远

16、三复斯言

17、三十而立

18、色厉内荏

19、生荣死哀

20、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2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2、温故知新

23、血气方刚

24、循序渐进

25、以直报怨

26、有教无类

27、欲罢不能

28、择善而从

29、知之为知之

30、中庸之道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30句菁华(扩展1)

——论语中的名言 60句菁华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君子周急不继富。

5、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10、未知生,焉知死

11、不迁怒,不二过。

12、巧言令色,鲜亦仁!

13、未知生,焉知死?

1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仁者,其言也切

17、君子有三戒

18、寝不尸,居不容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8、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0、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1、过,则匆惮改。

3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3、巧言令色,鲜矣仁。

34、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3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8、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9、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0、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4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

44、三思而后行。

45、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4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7、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48、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9、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5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2、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3、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4、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5、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56、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57、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58、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论语中的名言9

  1.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5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论语中的名言3

  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60、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论语中的名言5

  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30句菁华(扩展2)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子不语:怪,力,乱,神。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2、朽木不可雕也。

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4、吾日三省吾身

1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16、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0、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4、其使民也义。

25、放于利而行,多怨。

2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7、不学礼,无以立。

2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9、过,则匆惮改。

3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2、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3、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6、是可忍,孰不可忍?

37、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9、夫子温、良、恭、俭、让。

4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1、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4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5、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6、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7、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4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中的名言4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论语中的名言3

  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论语中的名言4

  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30句菁华(扩展3)

——论语中的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

1、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示例: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之明师也。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称颂人近义词:登峰造极、当行出色、炉火纯青反义词:浅尝辄止、一窍不通、一无所知、初出茅庐。

2、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示例: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稗于初学,助之编定,——。(鲁迅《小说旧闻钞·序言》)近义词:情文并茂、奇文瑰句反义词:废话连篇、词不达意、*铺直叙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3、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出处:《诗经·小雅·小旻(mín)》:“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示例:俺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鲁斋郎他可敢——?(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故事〗《论语·述而》记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隐藏起来。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你。”好胜心强的子路连忙问:“老师,您统率三军将和谁在一起?”孔子说:“赤手空拳打虎,蹚水过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又能办成事的人在一起。”)

4、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出处:《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示例:不照这么办法,恐——,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民国演义》第八十回)近义词: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比喻兄弟不和。〖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引民间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容。〕反义词: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5、言过其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示例: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你好知道我不是——。(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6、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示例: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7、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8、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示例:人如果——,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反义词:废寝忘食。

9、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示例:朱自清《诵读教学》:“前者歪曲了白话文,后者也歪曲了白话文,所谓——。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恰如其分近义词:不为已甚反义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10、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1、道听途说:道:道路;途:路途。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示例:方之《内奸》:“我要对党对同志负责,即使严赤、杨曙是内奸,我也该对他们负责,不能把——都写上。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近义词:小道消息、捕风捉影、海外奇谈、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出处〗《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反义词:言之有据、有根有据、言之凿凿。

12、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示例:“——”。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14、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示例: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16、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17、居下讪上: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

18、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cùjí,恭敬不安的样子)如也,与与如也。”示例:郑振铎《桂公塘》:“却从来不曾见过像这位蛮子般的那末——,旁若无人的气概。”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娓娓而谈反义词:闭口无言、吞吞吐吐、张口结舌。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示例: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论语》《颜渊篇》主要讲述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0、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1、杀身成仁: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示例:夏衍《秋瑾传》第三幕:“——,是革命党的本色。”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反义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

22、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处:《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示例:公子杨干,乃悼公之同母弟,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未经战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

23、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示例:唐·刘禹钖《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宋·许顗《许彦周诗话》:元礼首议太真、国忠辈,近乎——,宜得此语。

24、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26、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7、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28、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9、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30、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31、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32、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33、年富力强:年富,往后的年岁还多,指年轻力壮。《论语·子罕》:“后生可畏”。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34、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反复复地体会这句话。语本《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

35、杀身成仁:仁,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语本《论语·卫灵公》:“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为了成全或成就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生命。

36、驷不及舌:意思是言已出口,驷马也追不及。指说话应当慎重。《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37、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后来泛用以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38、言必有中: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得正确。《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那)

39、言不及义:及,涉及;义,这里指正经事情。说话一点也不涉及正经的道理。《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40、仁人志士: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论语·卫灵公》:“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现泛指爱国的愿意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30句菁华(扩展4)

——论语经典名句 50句菁华

1、言必信,行必果。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原】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译】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8、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9、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0、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孟子》

1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4、有事弟子服其劳

15、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16、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为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9、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20、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2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2、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23、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24、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2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6、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7、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8、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9、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30、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1、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32、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4、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5、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3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7、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38、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39、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1、见义不为,无勇也。

4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5、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7、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注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4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注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49、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注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5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注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30句菁华(扩展5)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 40句菁华

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8、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9、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10、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1、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2、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5、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16、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0、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

21、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2、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2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24、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5、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6、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

28、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3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

3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3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4、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35、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6、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7、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38、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39、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40、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30句菁华(扩展6)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与歇后语 30句菁华

1、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2、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4、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5、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6、刘备编草鞋——内行

7、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8、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9、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10、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11、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13、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4、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5、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16、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17、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

18、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19、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20、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2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2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23、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24、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25、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26、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7、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8、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9、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30、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30句菁华(扩展7)

——伤城故事的伤感签名 30句菁华

1、我忘了自己曾经多洒脱,不受他人感情左右。

2、以后的路那么长,不定谁比谁辉煌。

3、这次可不可以换你喜欢我到疯掉。

4、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

5、喜欢的就争取,得到的就珍惜,失去了就忘记。

6、没有人能预测未来,所以总有人后悔当初。

7、有种忽近忽远忽冷忽热叫心存芥蒂。

8、有些东西你拼命看清却更加看不清,比如未来。

9、失信于自己的女人,何以取信于世界。

10、如果最后不是你,我想我不会再认真的去爱谁。

11、不是除了你我就没人要了,只是除了你我谁都不想要。

12、人总要为自己想,别没头没脑的为别人。

13、伤害你的是你最在乎的,你伤害的是最在乎你的。

14、一万个美好的未来,抵不上一个温暖的现在。

15、未来的路太长总有一段路需要自己独行。

16、害怕失去,希望得到,成为我们沉重的包袱。

17、没有利用价值了就会忘记你说你爱我 却忘记说只爱我一个人。

18、为了一个你,我和多少人淡了关系,结果你走了,他们也没了。

19、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0、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21、有时候做一些事的时候只是为了感动我自己。

22、不属于我的我不去强求,但是是我的就谁也别想夺走。

23、没什么过不去的,只不过是你想不想过去而已。

24、对自己好一点、因为没人会把你当全世界。

25、有一种人,不笨,只是不想聪明。

26、记住:男人哭了是真的爱了,女人哭了是真的伤了。

27、有时候,我想消失一下,然后看看是否会有人想念我。

28、用脑思考,用心琢磨很重要,但用行动证实才会有价值。

29、能让我放在心上的人不多,毕竟心的面积有限。

30、人生最宝贵的不是你拥有的物质,而是陪在你身边的人。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