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5、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6、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9、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2、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1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5、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1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8、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2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22、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2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4、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26、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2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0、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3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3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33、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40、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聃

42、出生入死。——老子《道德经》

43、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

4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4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4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4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48、圣人自知不自见;自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4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5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5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52、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5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55、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5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5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5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59、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6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老子《道德经》


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扩展1)

——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聃

3、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5、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

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10、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1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3、治大国,若烹小鲜。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6、“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9、“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3、治人事天,莫若啬。

2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7、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1、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5、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6、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3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38、“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是神秘的,不能逆理而为。逆理而为必然会把天下搞乱,越是执着把持,就越会失去)–––––––为而败,执而失,这其中包含了辩证法的道理。*的思想主要是阴阳辩证的思想。

39、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0、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4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4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43、将欲取之,必先之。

44、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45、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6、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4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8、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50、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5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52、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53、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4、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上善若水。

5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56、知足者富。

57、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5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59、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6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扩展2)

——老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2、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4、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5、征服别人的人是强人,征服自己的人是伟人。——老子

6、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6、治人事天,莫若啬。

1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18、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小人希,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

1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

2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2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2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2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9、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0、祸兮福气倚,福兮祸所伏

3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3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3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36、出生入死。——老子《道德经》

37、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经》

3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3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41、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4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4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44、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

45、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4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47、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4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9、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50、柔弱胜刚强(柔弱能战胜刚强)


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扩展3)

——老子的名言 50句菁华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7、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9、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1、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12、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13、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1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1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6、、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1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20、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老子《老子第八章》

21、“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神出鬼没,滴水不漏,*人的大智慧。

22、“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在*,因言治罪,说话闯祸,是自古以来的通例。

2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24、希言自然。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5、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2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2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2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32、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33、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5、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36、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8、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39、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40、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41、书是指引我们走上成功之路的明灯。

4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3、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4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4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47、“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老子

48、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4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50、你冷,我便沸腾,决不漠视你的寒冷!——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


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扩展4)

——老子的名言 100句菁华

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缺乏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缺乏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7、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2、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4、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5、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6、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7、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1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1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0、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2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23、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

24、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25、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8、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

29、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3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31、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32、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3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5、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3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3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39、慎始如终,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

4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4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道德经》

4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43、出生入死。——老子《道德经》

44、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

4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道德经》第二章

4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47、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4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49、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50、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5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5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5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54、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5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5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5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道德经》第十九章

58、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59、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6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6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62、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6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69、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能够示人。

70、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71、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72、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73、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74、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泰。

75、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77、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7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79、踏着进步的阶梯,迈向心灵的彼岸。

80、品读人文社会,开启书香生活。

8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82、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83、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84、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

85、你若需要时间,还得自己把他造出来。

86、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87、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

88、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

89、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90、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9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9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

93、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老子

9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95、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96、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9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9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99、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道德经》

10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


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扩展5)

——勤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4、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5、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6、天道酬勤。

7、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8、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勤勉是好运之母。

9、懒惰出乞丐。

10、懒人做工作,越懒越费力。

11、惰能致贫。

12、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13、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培根

14、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5、比赛必有一胜,苦学必有一成。

16、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7、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0、“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钱三强

21、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22、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23、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2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27、读书要玩味。(宋)程颢

28、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神童诗·劝学》

29、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30、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现代学者、历史家、文学家 胡适

31、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3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法国诗人 布瓦洛

33、注意学习多元化知识,知识要广泛。管理培训专家 余世维

3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5、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37、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38、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39、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40、勤奋是聪明的土壤,勤学是聪明的钥匙。

41、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木村久一

42、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最重要的是奋斗心,热爱生命,勤奋实干,开放进取。

43、聪明靠努力学习,知识靠*日积累。

44、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

45、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郭沫若

46、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47、一个成功者所知道的,除了勤奋,便是谦逊。——谚语

48、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49、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50、天才不过是不断的思索,凡是有脑子的人,都有天才。——莫泊桑

51、开创伟大事业的是天才,完成伟大事业的是辛苦。

52、闲散如酸醋,会软化精神的钙质;勤奋如火酒,能燃烧起智慧的火焰。——土耳其谚语

53、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54、上帝保佑起得早的人。——西班牙谚语

55、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门捷列夫

56、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能,也不存在没有知能的热情,如果没有勤奋,也不存在热情与才能的结合。——约瑟夫

57、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戴尔·卡耐基

58、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条件。——贝弗里奇

59、哪儿有勤奋,哪儿就有成功。——谚语

60、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扩展6)

——宽容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

2、自己萎弱,恶人健全;自己恶动,忌人活泼;自己饮水,嫉人喝茶;自己*,恨人笑声,总是心地欠宽大所致。——林语堂

3、仁者爱万物。——《史记·赵世家》

4、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5、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

6、宽恕和受宽恕是难以言喻的快乐,是连神明都会为之羡慕的极大乐事。——哈伯德

7、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金缨《格言联壁》

8、开诚心,布大度。——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

9、关公放了曹丞相,丈夫要有容人量。

10、宽容就是潇洒。“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

11、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要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宽容。宽容的最高境界是对众生的怜悯。

12、请尽量相信,每一个有坏处的人都有他值得人同情和原谅的地方。一个人的过错,常常并不只是他一个人造成的。

13、宽怀大度一些,机会便多了,世界也大了;偏狭小气,机会便少了,世界也小了。

14、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5、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6、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17、解释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1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9、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0、宽猛相济,恩威并重

21、宽而栗,严而温——淮南子

22、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23、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薛日宣

24、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25、与人为善就是善于宽谅。——(美)弗罗斯特《新罕布什尔》

26、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俄罗斯)斯宾诺莎

27、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28、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29、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

30、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

31、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雨果

32、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地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佚名

33、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宋朝事实类苑祖宗圣训》

34、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孔子家语》

35、气馁者自画,量狭者易盈。——(明)朱之瑜《朱舜水集恭敏》

36、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佚名

37、多宽恕别人,少宽恕自己。——*谚语

38、如果没有宽恕之心,生命会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阿萨吉奥利

39、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谚语

40、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宋。善棋道人《绝句》

41、仁者爱万物。《史记。赵世家》

42、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43、忍耐记心间,烦恼不沾边。 ──*谚语

44、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原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45、气馁者自画,量狭者易盈。——[明]朱之瑜《朱舜水集·恭敏》

46、人本该是有良心的,就连最残酷的心也会有宽恕他人的短暂、美好的记忆。——[捷]塞弗尔特《泪城》

47、人的心只有拳头那麼大,可是一个好人的心是容得下全世界的。 ——意大利 罗大里

48、宽容就如同自由,只是一味乞求是得不到的,只有永远保持警惕,才能拥有。——汪国真《宽容与刻薄》

49、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怒。——马克·吐温

50、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51、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52、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金缨

53、多宽恕别人,少宽恕自己。——*谚语

54、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55、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俄。普希金

56、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宋)善棋道人绝句

57、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58、人的心只有拳头那麽大,可是一个好人的心是容得下全世界的。——意大利罗大里

59、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佚名

60、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雨果


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扩展7)

——积累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2、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3、搞学问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贾兰坡

4、今是生计,今是动力,今是行动,今是创造。

5、韬略终须建新国,发奋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6、我们这一辈人本来谁也不曾走过*坦的路,不过,摸索而碰壁,跌倒了又爬起,迂回而前进,这却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经验。——茅盾

7、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9、科学研究好象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爱因斯坦

1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1、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12、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不做这一木一石呢?我们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13、真积力久则入。

14、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5、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16、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17、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

18、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19、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20、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

2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2、人的影响时刻短而弱小,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23、没有经历,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培根

24、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25、抱负的书本是才智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受益一生》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

27、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往。——哈萨克族谚语

28、若是你糟蹋了本人的年纪,那是挺可悲的。——由于你的芳华只能继续一点儿时刻很短的一点儿时刻。——王尔德

29、与肝胆人同事,无字句处读书。——*

30、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

31、读书可启发心灵,就像运动有助身体健康。

32、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3、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斯米茨

34、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尔

35、甘心做奴隶的人,不知道自由的力量。——贝克

36、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穆勒

37、自由一旦扎根,就会像植物一样迅速生长。——华盛顿

38、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39、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4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41、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借垒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郑拓

42、“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43、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

44、欲望就是这样的东西:你越得到它就越感到不足,你越失去它就越感到知足。

45、上学的路上,我看到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绽放出温暖的光芒;微风一吹,黄中带绿的树叶们便离开大树母亲,在空中无忧无虑地翩翩起舞;草坪上铺了一层薄薄的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铺满了耀眼的钻石;校门口,同学们一边走,一边说说笑笑,都十分开心美,就在我们身边。

46、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47、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

48、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比如一条大河,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经常要读书,*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49、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不做这一木一石呢?我们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50、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51、经历是最棒的证明办法。

52、经验是最好的论证方法。

53、聪明在于勤勉,天才在于堆集。

54、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55、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56、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

57、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不要学习很多东西。

58、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从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

59、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时间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进。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

60、我们这一辈人本来谁也不曾走过*坦的路,不过,摸索而碰壁,跌倒了又爬起,迂回而前进,这却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经验。


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扩展8)

——节俭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4、谁在*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5、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6、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7、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斯宾诺莎

8、*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9、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10、含一滴水,还一份真情。

11、节约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2、节约能源,扶贫救济。

13、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14、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15、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

16、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17、衣不求华,食不厌蔬。

18、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19、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

20、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21、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

22、谁在*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23、家有千金,不点双灯。

24、吃饭穿衣看家底。

25、节俭时间胜过储存金银。

26、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27、人人护水,拯救生命。

28、节俭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29、淡水在减少,浪费可不好。如果不节约,后果可不小。

30、大力普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31、节约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32、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

33、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

34、节约资源,造福后代。

35、珍惜点滴,珍惜生命之源。

36、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37、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38、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39、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金缨

40、*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41、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42、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先秦《易传否》

43、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44、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45、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宋·林逋《省心录》

46、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47、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48、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49、俭则寡欲,侈则多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50、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一大师

51、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钱泳

52、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5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54、浪费粮食是最大的犯罪!

55、粮食是用来满足温饱的不是用来浪费的。

56、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57、成由勤俭破由奢

58、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59、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60、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而无暇旁顾。——邓肯


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扩展9)

——老子孔子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 40句菁华

1、听其言而观其行。

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4、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7、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8、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1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1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7、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8、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1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0、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4、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5、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8、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9、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3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38、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3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