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道家哲理名言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3、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8、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9、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1、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12、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13、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5、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8、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9、让他三分,岂不自在;忍耐一刻,何等清闲。

20、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21、大天之内,复有小天。

22、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23、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2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5、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2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7、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28、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1、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3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3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8、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3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家哲理名言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道家哲理名言 40句菁华(扩展1)

——道家经典语录人生哲理 40句菁华

1、治人事天,莫若啬。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4、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5、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7、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

8、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9、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0、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1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2、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13、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

1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5、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7、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2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1、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导读:原标题"道家经典语录"精选经典语录分享,喜欢语录的朋友不要错过。本文来自语录君网!

2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家经典语录 超级犀利

27、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28、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昏乱,有忠臣。

3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5、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6、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7、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8、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0、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家哲理名言 40句菁华(扩展2)

——道家名言解释 40句菁华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译文: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8、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9、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0、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11、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1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3、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4、译文: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15、译文: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16、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17、译文: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18、译文: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1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2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21、译文: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马跳过一个很小的缝隙,忽然一下而已。

2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3、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24、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

25、译文: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26、译文: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27、译文: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3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2、译文: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33、译文: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34、译文: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35、译文: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36、译文: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37、译文: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终会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38、译文: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39、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40、译文:天下的人都仅仅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仅仅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道家哲理名言 40句菁华(扩展3)

——道家名言理解 40句菁华

1、不以物挫志。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6、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7、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9、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0、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6、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7、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而道德之质也。

18、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19、译文: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20、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2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23、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24、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5、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26、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28、lsquo;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9、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30、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31、善火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2、译文: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33、译文: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34、译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35、译文: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36、译文: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37、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能攻坚*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没有别的东西能改变它、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懂,却不能实现。

38、译文: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39、译文:天下的人都仅仅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仅仅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40、译文: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道家哲理名言 40句菁华(扩展4)

——道家经典语录 100句菁华

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弄权一时 凄凉万古

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7、得意须早回头 拂心莫便放手

8、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9、骄矜无功 忏悔灭罪

10、完名让人全身远害 归咎于己韬光养德

11、治大国,若烹小鲜。

12、动静合宜 道之真体

1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5、居安思危 处乱思治

16、对小人不恶 待君子有礼

17、伏魔先伏自心 驭横先*此气

18、欲路上勿染指 理路上勿退步

1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20、超越天地之外 不入名利之中

21、修德须忘功名 读书定要深心

2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4、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25、恶人读书 适以济恶

26、读心中之名文 听本真之妙

27、苦中有乐 乐中有苦

28、名利总堕庸俗 意气终归剩技

29、阴恶之恶大 显善之善小

30、君子居安思危 天亦无用其伎

31、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3、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34、大天之内,复有小天。

35、厚德以积福 逸心以补劳 修道以解厄

36、当念积累之难 常思倾覆之易

37、只畏伪君子 不怕真小人

38、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

39、直躬不畏人忌 无恶不惧人毁

40、毋以短攻短 毋以顽济顽

41、戒疏于虑 警伤于察

42、辨别是非 认识天体

43、节义来自暗室不欺 经纶缲出临深履薄

44、不夸妍好洁 无丑污之辱

45、应以德御才 勿恃才败德

46、人生惟危 道心惟微

47、功名一时 气节千载

48、真诚为人 圆转涉世

49、情急招损 严厉生恨

50、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

51、和气致祥瑞 洁白留清名

52、庸德庸行 和*之基

53、清浊并包 善恶兼容

54、好利者害显而浅 好名者害隐而深

55、忘恩报怨 刻薄之尤

56、谗言如云蔽日 甘言如风侵肌

57、老当益壮 大器晚成

58、过俭者吝啬 过让者卑曲

59、和衷以济节义 谦德以承功名

60、勿恃所有以凌人之贫

61、责人宜宽 责己宜苛

62、春色为人间之装饰 秋气见天地之真吾

63、万象皆空幻 达人须达观

64、冷静观世事 忙中去偷闲

65、去思苦亦乐 随心热亦凉

66、执着是苦海 解脱是仙乡

67、相由心生 相随心灭

68、忧喜取舍之情 皆是形气用事

69、处世忘世 超物乐天

70、人生本无常 盛衰何可恃

71、苦海茫茫 回头是岸

72、在世出世 真空不空

73、彻见自性 不必谈禅

74、凡俗差别观 道心一体观

75、形影皆去 心境皆空

7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7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78、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79、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80、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81、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82、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

8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84、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85、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6、无财不养道,道家重视传承,讲究尊师重道。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成就不了道心,当年祖天师创教,入教者还需五斗米呢。

87、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88、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89、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能够为善?

90、莫因恶小而为之,莫因善小而不为。

9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

92、行时时之方便,积处处之阴功。

93、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可是欲兼畜人,小邦可是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94、忠臣不事二主,贞妻不侍二夫,世间诸事,法理相通,不可三心二意,否则必真法不得。

95、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6、义与利并非必须对立。取义兼利,明大义是真,取小利是假,是让世人敬畏,法不空法也。

9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

9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99、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100、野趣丰处 诗兴自涌


道家哲理名言 40句菁华(扩展5)

——人生哲理名言励志名言 40句菁华

1、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2、知识犹如人体的血液一样宝贵。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4、人生就像一场梦,梦醒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5、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6、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7、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8、我在时光里享受温暖。我在流年里忘记花开。

9、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

10、人生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11、人生就像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

12、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13、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14、人生就是,需要的人得不到,得到的人又不需要。

15、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16、知识是从刻苦中得来的,无知是从懒惰中养成的。

17、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18、人的知识是力量,青年应当是知识上很有力量的人。

19、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

20、有些疼之所以疼是因为还爱我不是木头人我有感情。

21、真正能让你倒下的,不是对手,而是你绝望的内心。

22、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3、*时没有跑发卫千米,占时就难以进行一百米的冲刺。

24、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25、科学赐予人类的最大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

26、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27、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8、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29、人生就像是一盘沙子,你永远也无法全盘抓起,但也不会一无所获。

30、任何一个行业,一个市场,都是先来的有肉吃,后来的汤都没的喝。

31、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32、乐观的人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悲观的人因缺乏自信,往往一败涂地。

33、这个社会,是赢家通吃,输者一无所有,社会,永远都是只以成败论英雄。

3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5、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

36、一切真正的天才,都能够蔑视诽谤;他们天生的特长,使批评家不能信口开河。

37、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

38、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9、所有的忧伤都是过往,当时间慢慢沉淀,你会发现,自己的快乐比想象的多得多。

40、无论节制哪一类学问,对笨力都是无用的,它会把无用的工具抛开而把好的工具保留住。


道家哲理名言 40句菁华(扩展6)

——关于道家的名言 30句菁华

1、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2、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3、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4、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5、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6、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7、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8、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9、用之者,必假于弗用也,而以长得其用。

10、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1、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12、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13、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14、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1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6、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1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18、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19、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2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2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