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孟子名言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仁则荣,不仁则辱。出自《孟子;尽心上》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9、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10、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11、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15、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1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7、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9、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2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2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贤能的人,必须是自我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日的人自我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2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本事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3、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24、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2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6、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2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0、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能够食肉矣

32、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33、吾善养浩然之气。

34、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35、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36、孟子问王曰:今有战者,兵刃已交,其负者弃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37、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8、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39、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1、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42、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43、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4、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

45、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6、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47、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

48、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9、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50、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孟子名言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孟子名言 50句菁华(扩展1)

——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5、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9、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1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2、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13、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7、刚毅木讷近仁。

18、巧言令色,鲜矣仁。

19、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2、过,则匆惮改。

2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5、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6、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7、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8、以五十步笑百步。

29、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1、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3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4、长幼有序。——孟子

35、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36、仁人无敌于天下。

37、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38、孟子曰:“不以规距,无以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

39、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0、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1、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2、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

43、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44、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46、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47、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8、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

49、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50、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名言 50句菁华(扩展2)

——孟子经典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2、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3、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4、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

6、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

7、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

8、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

9、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

10、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

11、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

1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13、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孟子

1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15、友谊应当是不朽的。 ——蒂特·李维

16、我们有望得到的惟一的智慧,是谦卑的智慧:虚怀若谷。 —— T.S.艾略特

17、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18、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先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法国

19、有三件事人类都要经历:出生生活和死亡。他们出生时无知无觉,死到临头,痛不欲生,活着的时候却又怠慢了人生。 ——拉布吕耶尔

20、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 ——卢梭

21、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人地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 ——马克思

22、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3、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冯梦龙

2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6、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7、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28、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30、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31、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3、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庸的困扰。 ——余秋雨

34、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35、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3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7、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38、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9、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0、民事不可缓也。

41、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4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43、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4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5、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46、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47、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48、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49、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50、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名言 50句菁华(扩展3)

——孟子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5、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9、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0、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1、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2、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

1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15、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

16、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

17、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1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

19、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20、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

2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2、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孟子

2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

2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5、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都比别人多努力一点。 ——台湾长鸿益集团厂训

26、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

27、我们最值得自豪的不在于从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之后都爬起来。

28、人和人之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拉伯雷

29、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 ——鲁迅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3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32、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3、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34、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35、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3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37、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38、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39、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4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1、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

42、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至而致者,命也。

43、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4、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4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4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7、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8、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49、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50、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名言 50句菁华(扩展4)

——孟子的名言警句 100句菁华

1、孟子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2、孟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3、孟子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8、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9、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10、人不可以无耻

11、仁者无敌于天下

12、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13、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5、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1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9、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20、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2、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4、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7、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2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3、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3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5、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36、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3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40、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1、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42、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3、孟子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44、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5、孟子曰:“不以规距,无以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

46、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7、孟子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48、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

49、以五十步笑百步。

50、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5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52、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53、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54、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5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7、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58、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59、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60、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6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62、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63、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

64、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6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6、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6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68、尽信书,不如无书。

6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7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的名言

71、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7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73、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74、民事不可缓也。

7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76、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7、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78、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7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80、孟子曰:“不以规距,无以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

8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2、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83、孟子的名言警句

8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5、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8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87、情至之语,自能感人

8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8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9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9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92、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93、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9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95、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96、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97、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9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99、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孟子的名言警句 2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10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孟子名言 50句菁华(扩展5)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

1、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4、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8、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9、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0、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1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2、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8、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9、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2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本事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3、人皆能够为尧舜。(人人都能够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24、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2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26、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27、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2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2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0、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31、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32、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3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能够食肉矣

34、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35、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36、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37、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孔子之门徒,颂述宓义以来至文武周公之法制耳,虽及五霸,心贱薄之,是以儒家後世无欲传道之者。故曰臣未之闻也

38、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0、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4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5、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46、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47、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8、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49、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50、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5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2、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53、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54、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5、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5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57、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58、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59、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60、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孟子名言 50句菁华(扩展6)

——孟子的语录 50句菁华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3、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5、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0、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11、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3、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5、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17、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9、不以文章害辞,不以辞害志。

2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1、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2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3、春秋无义战。

24、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25、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26、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27、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28、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9、王顾左右而言他。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31、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3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4、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7、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8、以指导朗读为主。我们经常教育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文更是这样,课堂上一开始试着读环节让学生囫囵吞枣地对课文有了大概的印象,老师示范读让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有了一些初步的感觉,在接下来的研读交流中,有各种形式的朗读,个人读、集体读、男女生接读等这些都是把读通读懂与读出韵味有机结合的主要方式,在最后的吟诵体味环节中,创设情境,自由吟诵配上音乐让学生尽情展现,使我们在课堂上看到了学生从一头雾水到有滋有味的进步过程,这则是得益于有效的朗读训练。

39、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蛮有味道的吧!一回生,两回熟,大家试着自己找感觉再来读一读。

40、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这是朗读文言文的前提,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照注释一句一句读,想想每句话每个词语的意思。

41、作家作品:

4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3、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44、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45、位卑而言高,罪也。

46、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47、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48、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49、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50、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孟子名言 50句菁华(扩展7)

——关于孟子的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2、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5、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12、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13、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14、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15、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16、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17、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18、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9、王如知此不足以相笑,王之政犹此也,王虽有移民转粟之善政,其好战残民与邻国同,而独望民之多,何异於五十步笑百步者乎。

20、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2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2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8、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9、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0、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孟子名言 50句菁华(扩展8)

——关于孟子的成语及名言 30句菁华

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6、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7、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9、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10、再作冯妇:再作:重做;冯妇:人名。比喻再干旧行业。

11、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2、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1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4、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15、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7、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8、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19、一傅众咻: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20、*鴃舌: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2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22、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2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24、rdquo;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25、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2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7、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28、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2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3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