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2 00:00:00
1、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7、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9、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1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1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15、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16、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
17、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18、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恶渊而为善,无尤也。
1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1、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3、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2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5、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7、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8、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2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3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34、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3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7、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4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4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5、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4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7、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49、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者,以其善下。
50、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老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1)
——老子经典语录 50句菁华
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9、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0、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1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3、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1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8、正复为奇,善者为妖。
19、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20、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21、柔弱胜刚强。
2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2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2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7、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9、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0、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1、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3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33、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3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6、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39、希言自然。
40、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41、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4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43、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44、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4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46、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7、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4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老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2)
——老子的名言 50句菁华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7、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9、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1、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12、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13、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1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1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6、、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1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20、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老子《老子第八章》
21、“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神出鬼没,滴水不漏,*人的大智慧。
22、“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在*,因言治罪,说话闯祸,是自古以来的通例。
2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24、希言自然。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5、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2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2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2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32、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33、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5、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36、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8、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39、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40、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41、书是指引我们走上成功之路的明灯。
4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3、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4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4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47、“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老子
48、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4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50、你冷,我便沸腾,决不漠视你的寒冷!——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
老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3)
——2022精选老子语录 40句菁华
1、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7、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8、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9、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0、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2、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14、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5、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6、“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8、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19、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0、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2、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25、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26、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2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9、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1、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
3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
3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3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7、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38、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能够示人。
3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0、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经典语录)
老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4)
——老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2、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4、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5、征服别人的人是强人,征服自己的人是伟人。——老子
6、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6、治人事天,莫若啬。
1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18、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小人希,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
1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
2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2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2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2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9、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0、祸兮福气倚,福兮祸所伏
3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3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3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36、出生入死。——老子《道德经》
37、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经》
3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3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41、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4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4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44、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
45、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4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47、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4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9、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50、柔弱胜刚强(柔弱能战胜刚强)
老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5)
——老子的名句 40句菁华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1、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1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5、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8、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5、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8、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0、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1、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3、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5、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9、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0、“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人于琐事有防患于未然的`本领,但于防止政治侵害、腐败,保护自己的人权方面却没有这样的智慧。
老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6)
——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5、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6、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6、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7、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8、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0、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1、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2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2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2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2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28、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9、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3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3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32、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33、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5、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3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3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4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7)
——老子名言 40句菁华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0、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1、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7、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1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2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2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5、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2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9、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3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3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2、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4、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7、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38、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39、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8)
——老子是癞蛤蟆经典语录完整版 40句菁华
1、好人有好人的道德,底线,和坚持,的确不容易。但坏人的隐忍,小心眼,恶毒,一样都是有大讲究的。
2、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钱人家的幸福值之所以远没有穷人想得那么高,就是因为很多东西一旦被金钱扩大化后,伤痕就更加无法弥合,富人的疼痛往往跟他们可以挥霍的尺度成正比。
3、耿直其实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变相的圆融,成本低,收益却也不低,是聪明人才知道的诀窍。
4、他怨她的背叛,却不恨,要有恨,就是真的爱了,那才是一个失败者真正的悲哀。
5、马小跳的笔记:1.每个星期给爸妈打一个电话。不能等自己有儿女了,才知道去孝顺什么的。
6、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老子是癞蛤蟆经典语录推荐
7、威武不能屈在王半斤高压手腕下纯粹是美好而荒诞的理想。
8、总之别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聪明孩子就要做减法,大智慧的孩子甚至会做除法。
9、哪怕是一只癞蛤蟆,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充实自己,迟早都有跳出池塘吃上天鹅肉的一天,这个天鹅肉可以是桃李满天下,可以是抱得美人归,也可以是功成名就光耀门楣,还可以是做一名伟大的金融家。
10、钻营钻营,你得先钻进去,随后才能经营。
11、饿寒则温顺如羊似狗,饱暖则如狼似虎。
12、贩夫走卒,市井小民,*显贵,皇亲国戚,说到底都是一只只披着身份衣裳的阿猫阿狗,有些笨点,有些聪明点,每天喂养一下,总有物尽其用的一天。
13、这个世界上很多男人为自己活着,可女人不一样,小时候为父母活着,大起来为丈夫活着,然后为孩子活着,不管是否乐在其中,都需要顾虑太多太多,女人苦心经营一个形象,不容易。
14、找个女人一起浪迹天涯,老死在面朝古寺春暖花开的地方。
15、优秀的女人一定会折戟在没她那么优秀的男人手里,只要这个男人脸皮够厚耐心够好。
16、赵甲第从来都是不惮以最大恶意揣度他人的,因为他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不去失望。
17、很多道理,越是亲近的人苦口婆心,效果不大,反而是敌人和不相干的人,偶尔发语,才出奇的振聋发聩。
18、愈是跟高手过招,并不需要自个儿在那边大刀乱舞,等高手们自己犯错,是个最省力的聪明法子。
19、你倒是上啊,怕个吊,不追怎么知道成不成,追不上不丢人,追上了狠狠日。
20、孩子头顶的天空都是单纯的,干净的,但也是狭窄的,很多孩子在大人的呵护下在一亩三分地上洋洋自得,很舒服地做一只井底之蛙。
21、好的女孩,在她最璀璨的青春里为一个男人绽放的时候,那个男人不管如何冷漠自私,都应该多付出一点耐心。
22、她就是当之无愧的校花,不管她以后是否沧桑,是否红颜易老,都注定是数千学子们心口上的红痣,总会让他们在回忆中学时代的时候就想起曾有这样一个学姐或者学妹,骄傲地绽放,不曾被谁采撷。
23、是*凤雏,南阳卧龙,渭水飞熊?还是那五眼鸡,两头蛇,三脚猫?一退再退,风波恼我,我恼风波。逆水行舟,风波远我,我远风波。
24、我就是穷人的孩子,能做的除了拼命还是拼命最后他妈的还是拼命,一定要让我的孩子成为富人的孩子。
25、任何一个圈子,不管是凤头还是鸡头,都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26、自信得可以殉道的人,只有德国人才是这种人,正因为只有德国人的自信是根据一种抽象观念——科学,就是绝对真理的虚假知识。法国人自信,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在智慧上和身体上,对于男人对于女人,是同样不可抗拒地有魅力的。英国人自信,是根据他是世界上最有组织的**的人民……德国人的自信,是最坏的,最固执的最令人讨厌的,因为他以为他自己知道真理、科学,这种科学是他自己发明的,但在他自己看来是绝对的真理。
27、城市太大,生活太苦,所以就有了一个个找不到回家的路的可怜孩子。
28、一个裤裆里有鸟不管大小的家伙,读书的时候连几本破书都玩不过,以后进了社会,十有八九也是被别人玩残玩死的命。
29、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又迷路了,你会回来找我再背我吗? 好,那时候你站在原地等我。
30、有钱不可耻,不会花才操蛋。
31、都是各自的命,富人羡慕没钱人的安稳,穷人羡慕有钱人的鲜丽,进了一座城,出了一座城,进进出出,累了一辈子,最幸福的往往是那些始终呆在原地看风景的,只要无大病无大灾,其实都不用去嫉妒谁。
32、像一头不知疲倦的狼,肚里咽着肉,嘴里叼着肉,还要弓着腰,咬着牙去搏杀。
33、就算自己不喜欢撒谎,在必须撒谎的时候,就尽量放烟雾弹打马虎眼,坚决不能做有一说一的实诚人。
34、真结婚,也是一个下嫁了,一个高攀了。门不当户不对的,在小市民家庭,小康或者中产的,就容易出现很多分歧摩擦,夫妻生活不是朋友一起抽烟喝酒那么畅快的,柴米油盐,几年之痒,生儿育女,婆媳关系,都是*不见血的软刀子,谈恋爱,我能拍胸脯对张昕说我马小跳现在是真回头了,想只对你一个人好,但结婚,我不敢保证能给她一份她想要的幸福。所以早聚早散好聚好散,就是情理之中了。
35、女人天生丽质就跟男人出身富贵之家一样,是最大的幸运资本,但后天修养,一样重要,多少富二代红二代公子哥最终泯然众已,多少漂亮女人沦为权力和金钱的玩物,人老珠黄?
36、《红楼梦》警幻仙姑对贾宝玉说过,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二字。惟‘意淫’二字,可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懂吗?这才是意淫的精髓!
37、一个人在山脚再喊得起劲,山腰和山头上的人都懒得理会。
38、人情这东西是易消耗品,一旦用过一次,就开始迅速贬值,除非不断培养巩固。
39、手机屏幕是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居中坐着一丝不苟的赵家老佛爷,一边是当时已经貌合神离的赵甲第父母,一边是哭鼻子红眼睛的年幼赵甲第,身后站着比他高出一个脑袋做出胜利手势的王半斤,最角落怯弱站着从小就安宁*静的齐冬草。
40、像一个偏执狂,对自己和对敌人都一条后路,不留丝毫余地。
老子的名言 100句菁华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周国*的语录 50句菁华孔子和老子的名言 50句菁华悲伤的语录 50句菁华成长的语录 50句菁华浪漫的语录 50句菁华爱情的语录 50句菁华电影的语录 50句菁华禅意的语录 50句菁华老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老子经典名言 50句菁华老子经典语录 50句菁华老子的名言 50句菁华老子名言名句 50句菁华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职场的语录 50句菁华静思的语录 50句菁华2022精选老子语录 40句菁华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40句菁华老子的名句 40句菁华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 40句菁华老子名言 40句菁华老子道德经的经典哲理签名 40句菁华老子是癞蛤蟆经典语录完整版 40句菁华老子孔子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 40句菁华100句老子名言名句 30句菁华关于老子的名言名句 30句菁华
中秋节祝福短信 400句菁华通用qq空间正能量的句子 300句菁华学生给老师的寄语 100句菁华简单的青春唯美句子摘录 60句菁华简短的伤心爱情句子摘录 60句菁华鼓励女友考试加油的话语 60句菁华qq说说闺蜜大全2021年 50句菁华写黄河的诗句 50句菁华唯美爱情句子摘录 50句菁华带月的诗句带诗人 50句菁华幼儿园标语 50句菁华总结结尾励志的句子 50句菁华日常交际的英语口语 50句菁华最打动人心的句子 50句菁华林肯的名言 50句菁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 50句菁华立夏优美的句子 50句菁华简短的大学毕业赠言 50句菁华
鼓励自己学习的励志句子 50句菁华一路走好天堂安息的句子 40句菁华一生好运幸福发财女微信网名 40句菁华关于睡不着的经典句子 40句菁华发朋友圈暖心句子 40句菁华员工管理细则 40句菁华土味情话浪漫情话摘抄 40句菁华女性创业文案正能量句子 40句菁华最新国庆节祝福短信 40句菁华要珍惜现在的励志句子 40句菁华送给自己男朋友的生日祝福语 40句菁华鼓励孩子高考的祝福寄语 40句菁华2020冬至对长辈最暖心的祝福语句子 30句菁华2021年春节经典有年味祝福语 30句菁华2021抖音哲理句子 30句菁华2021母亲节搞笑祝福短信大全 30句菁华2021的经典生活励志句子 30句菁华2022三月你好励志文案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