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道家名言理解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不以物挫志。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6、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7、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9、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0、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6、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7、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而道德之质也。

18、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19、译文: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20、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2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23、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24、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5、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26、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28、lsquo;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9、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30、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31、善火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2、译文: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33、译文: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34、译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35、译文: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36、译文: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37、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能攻坚*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没有别的东西能改变它、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懂,却不能实现。

38、译文: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39、译文:天下的人都仅仅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仅仅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40、译文: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道家名言理解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道家名言理解 40句菁华(扩展1)

——理解的名言 40句菁华

1、坦白最容易博取别人的理解。 汉威尔

2、谁能谅解人,谁就能拯救人。尤邦达列夫

3、朋友间的理解和体谅,使友谊之事常青。艾青

4、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赞美,世界上最好的美德是宽容。

5、宽容并不是姑息错误和软弱,而是一种坚强和勇敢。周向潮

6、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7、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8、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清)金缨《格言联壁》

9、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10、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和气*。对联

11、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12、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清金缨

13、学会宽容,世界会变的更加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会永远快乐。

14、「辩才」是一种将真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语言又能让聆听者完全理解。艾默生

15、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

16、一个不被理解的真理会变成一个错误。巴劳尔

17、婴儿的语言,母亲最懂得;赤子的心声,祖国最理解。佘大斌

18、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列夫托尔斯泰

19、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

20、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

21、爱情是理解和体贴的别名。——泰戈尔

22、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23、科学没有国境,但科学家有祖国。——巴斯德

24、人们对一切都会厌倦,除了对理解。——维吉尔

25、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孔子家语》

26、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27、对真理的错误理解,不会毁灭真理本身。——别林斯基

28、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29、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个:判断他们的时候不要急躁。——圣佩韦

30、不要理解你可以相信的,但要相信你可以理解的。——圣。奥古斯丁

31、今天心里知道的事,明天头脑就明白了。——JamesStepens

32、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爱因斯坦

33、才能是来自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观察、理解和判断的一种独特的方式。——莫泊桑

34、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列夫·托尔斯泰

35、在我们中间,就连最勇敢的人,对于自己真正理解的事拿得出勇气,也是罕见的。——勃朗

36、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37、我们对于情感的理解愈多,则我们愈能控制情感,而心灵感受情感的痛苦也愈少。——斯宾诺莎

38、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达尔文

39、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将作出“一个现实的决定”,你立刻能理解他已决定干某种坏事。——玛丽·麦卡锡

40、如果我曾经或多或少地激励了一些人的,努力,我们的工作,曾经或多或少或少地扩展了人类的理解范围,因而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分欢乐,那我也就感到满足了。——爱迪生


道家名言理解 40句菁华(扩展2)

——理解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 —— 威尔逊

2、坦白最容易博取别人的理解。 —— 汉威尔

3、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地互相尊重呢?——高尔基

4、朋友间的理解和体谅,使友谊之事常青。——艾青

5、苦似良药的严格和无限宽宏的理解都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6、有些人再也学不到任何东西,只因为他们对一切理解得实在太快。 18世纪英国诗人 蒲柏

7、科学,细心地玩味起来,并不是别的,而是正确的判断力和理解力。俄国戏剧教育家 斯坦尼斯瓦夫

8、单身汉比已婚男人更理解女人;假若不是这样,那他们早晚结婚了。美国作家 门肯

9、我们对于情感的理解愈多,则我们愈能控制情感,而心灵感受情感的痛苦也愈少。荷兰哲学家 斯宾诺莎

10、今天心里知道的事,明天头脑就明白了。JamesStepens

11、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12、一个地位越高,就越难理解“粗俗”这个词的含义。19世纪英国作家,社会活动家 罗斯金

13、何必一定要求他人的理解呢?只要不被误解就行了。一凡

14、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罗曼·罗兰

15、在我们中间,就连最勇敢的人,对于自己真正理解的事拿得出勇气,也是罕见的。——勃朗

16、今天心里知道的事,明天头脑就明白了。

17、「辩才」是一种将真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语言又能让聆听者完全理解。——艾默生

18、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

19、当你看到不可理解的现象,感到迷惑时,真理可能已经披着面纱悄悄地站在你的面前。——巴尔扎克

20、我们*等地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托尔斯泰

21、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赞科夫

22、人有不及,可以情恕。——房玄龄《晋书》

23、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威尔逊

24、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25、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托尔斯泰

26、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27、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地互相尊重呢?——高尔基

28、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29、坚强的信心,能使*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30、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个:判断他们的时候不要急躁。---圣佩韦

31、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的相碰,就迸出无数的火花。---马克思

32、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33、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妒忌,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34、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35、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谚语

36、宽容就是潇洒,宽容就是忘却,宽容就是忍耐。

37、宽容意味着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但不是放任,不是纵容,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

38、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39、我认为原谅别人已经认识到的过失是一种美德。

40、理解别人是大度,宽容自己是豁达。


道家名言理解 40句菁华(扩展3)

——道家哲理名言 40句菁华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3、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8、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9、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1、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12、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13、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5、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8、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9、让他三分,岂不自在;忍耐一刻,何等清闲。

20、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21、大天之内,复有小天。

22、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23、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2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5、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2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7、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28、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1、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3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3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8、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3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家名言理解 40句菁华(扩展4)

——道家经典禅语 50句菁华

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8、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9、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10、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11、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

12、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列子天瑞》

13、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唐。王士元《亢仓子用道篇》

14、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15、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

16、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17、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18、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

19、大勇反而不勇。《淮南子道应》。

20、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21、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种无形的布施。

22、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23、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24、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2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2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7、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28、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29、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1、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32、心无罣碍,意无所执。

33、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34、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3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36、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37、致虚极,守静笃。

3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0、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41、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42、命运是一种理解和行动,当然恒心要比聪明实在的多,放弃努力永远是失败的宿命。必须承认生命需要无畏,才能找到路。

43、尽己力,听天命,无愧于心,不惑于情。顺势而为,随遇而安,知错就改,迷途知返。在喜欢自己的人身上用心,在不喜欢自己的人身上健忘。

44、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45、面对每天的生活,无奈也好,等待也罢,眼高也行,俗话说得好,眼高手低也是常有,生活不过就是聚沙成塔。

46、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我苦苦哀求佛祖,让我们再结一段尘缘,相恋相伴走过月月年年。

47、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各种滋味,尽在其中。品得人生皆如茶,得失荣辱都随风。人生就是品茶,若能空杯以对,才有喝不完的好茶,才有装不完的幸福和感动。

48、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你心中的郁闷;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你自信的丧失。

49、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的人,你跟他介绍一个好人,说一件好事,他不相信。但说那个人偷窃,那个人是强盗,那个人家有*,他就信以为真,这就是信坏不信好的心理病态。

50、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道家名言理解 40句菁华(扩展5)

——《小池》课文教材理解 40句菁华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写字教学。

3、同学们仔细看图(投影或挂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

4、我们听一听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花池美丽景色的。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6、板书课题:

7、理解课题,提醒学生:

8、简介作者杨万里。

9、自由读书,提示读书要求:

10、认读生字:

11、(出示插图):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12、指名读、评议。

13、练习背诵。

14、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小池》的感想。

15、理解古诗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16、欣赏录音,学习朗诵。

17、配上古典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18、小朋友说说这样的景色美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

19、语言《小池》挂图

20、师生进行回声的游戏。

21、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带领幼儿学习歌词内容

22、教师带领哟而逐渐把歌词和旋律匹配起来进行演唱,鼓励幼儿用均匀的声音演唱。在演唱的时候要能听到同伴的声音,并和大家的声音保持一致。

2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4、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25、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26、学会生字新词。演示课件诗人介绍、全诗图文、字义词库。

27、再读古诗。看还有没有不懂的词。

28、出示小池投影片。这幅彩图多么漂亮!仔细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满池碧绿的荷叶,荷花还未开放,是初夏。)图上除了荷叶还有什么?(细细流动着的泉水,小蜻蜒。)

29、揭示课题,齐读两遍。解题。“小池”,就是小池塘。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描绘小池什么景色呢?我们学习这首诗。

30、教师小结:这首诗诗人用细细的流淌的泉水、浓密的树阴、清澈*静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荷角的蜻蜓,描绘初夏小荷池的美。

31、识字教学。

  本课只有“惜、照、柔”三个生字。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练习读准字音,再通过检查进一步识记巩固。字形的掌握,可用学过的偏旁分析记忆字形。

32、检查识字和读课文情况。用生字卡检查识字;指导把课文读流畅。

  (三)细读诗句,了解诗意。

3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34、提出疑问,并梳理出重点探讨的问题。

  如:“泉眼”“晴柔”“尖尖角”等,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解疑。

  四、创设情境,诵读古诗

35、积累课后“我会读”的部分词语,用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六、学写生字,感受汉字的美

36、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理解古诗的意境。

  (1)图上是什么地方?(小池塘)

  小小的池塘边有什么?

  (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教师:诗人在炎热的夏天,来到小池边,泉水在悄悄地流淌,树荫倒映在水面上,

  一只飞来的蜻蜓站立在嫩嫩的荷叶上。

  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诗人就提笔写下了这首《小池》。

37、再读古诗。看还有没有不懂的词。

  四、同学们前面三个要求学得不错,请大家继续按下面的要求学生。

  出示:4、理解诗句意思。抽读要求。

38、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演示课件。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39、揭示课题,齐读两遍。解题。“小池”,就是小池塘。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描绘小池什么景色呢?我们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40、学习第一、二行。

  ①学生自读一、二行。仔细读,想词意,思考诗句的意思。学生年龄较小,可做如下辅助。

  借助书上插图,边看教师边提问:

  泉水从什么地方,怎样流出?流到什么地方?

  水面什么样?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根据诗意,以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把诗句变成具体美丽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②教师小结:小荷塘的水是从细细的泉水汇集的,它缓缓流人池中,绿荫映照在清澈*静的水面上,水,也变得碧绿了。


道家名言理解 40句菁华(扩展6)

——道家经典名句解析 40句菁华

1、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7、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8、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0、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11、译文: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1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3、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4、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1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16、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17、译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8、译文: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19、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20、译文: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21、译文: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22、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23、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人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24、译文: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25、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6、译文: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27、译文: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28、译文: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29、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30、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31、译文: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32、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3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4、译文: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35、译文: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36、译文: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37、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8、译文: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39、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40、译文:最上乘的统治者没有个人主观成见,总是习惯于把百姓的意向作为自己的意向。善良的人我用善良的心去对待,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良的心去对待,就会让所有的人一心向善。


道家名言理解 40句菁华(扩展7)

——道家名言解释 40句菁华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译文: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8、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9、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0、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11、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1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3、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4、译文: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15、译文: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16、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17、译文: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18、译文: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1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2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21、译文: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马跳过一个很小的缝隙,忽然一下而已。

2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3、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24、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

25、译文: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26、译文: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27、译文: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3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2、译文: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33、译文: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34、译文: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35、译文: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36、译文: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37、译文: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终会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38、译文: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39、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40、译文:天下的人都仅仅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仅仅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