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如果2000表示存入2000元,那么-500表示支出了500元。向东走3m记作+3,向西4m记作-4。

3、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即S表=S侧+S底×2或2πr×h+2×π。

4、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用一块*板水*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5、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7、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的*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

8、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9、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部分组成的。

10、(1)圆柱周围的面叫做侧面。

11、在圆柱的上下底面周长上任取一点分别为A、B,连接AB(使AB不是圆柱的高),沿着AB将圆柱的侧面剪开,圆柱展开后是一个*行四边形。

12、沿高剪开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13、(1)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根据公式:S=πdh直接求出圆柱的侧面积。

14、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用字母表示为S表=S侧+2S底。

15、在计算过程中,如果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或周长,那么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计算公式是:V=πr^2h,V=π(d÷2)^2h,V=π[C÷(2π)]^2h

16、在圆柱的立体图形中,两个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但在圆柱的*面展开图中,长方形的宽(或正方形的边长)才是圆柱的高。

17、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或者说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必须以“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为前提。

18、在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轴旋转而成的两个圆锥中,以较短直角边为轴旋转而成的圆锥的体积比较大。

19、分数乘除法。

20、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叫做*行四边形;*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1、一个*行四边形在拉动过程中,面积变化,高变化,周长不变。*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

22、画高:

23、成数:

24、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

25、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

26、圆柱的特征:

27、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

28、圆锥的高是两个顶点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与圆柱不同,圆锥只有一条高。

29、圆柱与圆锥等底等体积,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30、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3、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34、比例尺的分类

35、图上距离:

36、应用比例尺画图的步骤:

37、鸽巣原理是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组合原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8、3 0

39、数与代数:

40、综合应用: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1)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60句菁华

1、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者缩小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这种方法简便,但有局限性。

3、用假设法解决

4、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5、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6、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7、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8、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9、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10、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1、乘法交换律:

12、减法的性质:

1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1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15、错在哪里?

16、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

17、找单位“1”的方法

18、倒数的意义

19、20是25的几分之几? 20÷25=4/5

20、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22、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2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4、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5、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26、面积计算公式:

27、百分数应用:

28、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__)条直径;如果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__)厘米。

29、甲圆直径长8厘米,是乙圆直径的40%。乙圆的周长是(__)。

30、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面积是12.56*方厘米。(__)

31、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2、我国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33、各类地形中,什么地形面积?什么最小?

34、文化教育支出了多少元?购买衣物支出了多少元?

3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去掉百分号。

36、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3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方法:方法与分数的方法相同。

38、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39、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40、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4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42、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43、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44、画圆

45、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 πr+d

46、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47、常用数据

48、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49、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0、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51、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52、内心和外心: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53、“数与形相结合”的思想

54、圆周率表示同一圆内(__)和(__)的倍数关系,它用字母(__)表示,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是(__)。

55、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__)

56、半个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__)

57、当周长相等时,面积的是(__)

58、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59、两个圆的大小一样,它们的半径一定相等。(__)

60、*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面图形中的直线图形。(__)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2)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圆的特征: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3、圆的面积推导,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

4、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者缩小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这种方法简便,但有局限性。

5、2 33

6、用假设法解决

7、原价×折扣=现价 营业额×税率=应纳税额 本金×利率×时间=利息

8、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9、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公因数。

10、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1、分数的分类

12、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13、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14、乘法分配律:

15、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16、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17、分数加减法应用题: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与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含有分数。

18、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19、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20、已知单位“1”用乘法计算

21、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2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23、工程问题

24、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5、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6、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单位“1”)×百分率

27、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28、百分数应用:

29、百分数的意义:

30、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__)

31、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你所提出的问题?

32、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33、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34、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3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36、、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7、梯形

38、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39、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40、环形面积=大圆–小圆=πR2-πr2

41、跑道:每条跑道的周长等于两半圆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条直跑道的和。因为两条直跑道长度相等,所以,起跑线不同,相邻两条跑道起跑线也不同,间隔的距离是:2×π×跑道宽度。

42、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43、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44、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4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46、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47、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__)

48、在同一个圆中最长的一条线段是(__)。

49、两个圆的大小一样,它们的半径一定相等。(__)

50、正方形的周长是(__),小圆的直径是(__),半径是(__)。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3)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侧=Ch或2πr×。

2、正方形判定定理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4、生活中的圆锥: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圆锥有:沙堆、漏斗、帽子。圆锥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6、多位数的读法:

7、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8、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 …….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9、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10、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1、判断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反之不成反比例关系。(简说:用乘法,积一定,成反比)

12、小数的倒数。对于可以除尽的数的倒数,可以用1除以这个数求倒数,对于除不尽的数,转换为分数,再按照真、假分数求倒数的方法来进行即可。

13、负数:

14、数轴:略

15、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

16、圆柱的切割:

17、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

18、圆柱与圆锥等底等体积,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19、负数的定义:在正数前面加上“—”就是负数。

20、33……、

21、判断题

22、读法:在所读数的前面加上“负”

23、正方向:根据题意要求确定正方向,一般以向上或向右为正方向。

24、原点:也就是数字 0 所在的位置,一般根据表示数字的分布情况来确定,如果需要表示的正负数差 不多相等时原点在数轴中间;如果正数比负数多得多原点偏左;如果负数比正数多得多原点偏右。

25、单位长度:由所要表示多的大小来决定刻度之间距离的大小,如果数字偏大刻度距离可以适当小一 些,如果数字偏小刻度距离可以适当大一些。单位长度不一定每个刻度只能表示 1。

26、轴对称:

27、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28、温馨提示:圆柱的底面是圆形,面不是椭圆。

29、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如果用字母S表示圆柱的侧面积,用C表示底面周长,用h表示高,则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Ch

30、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31、温馨提示: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计算容积的数据要从里面测量。

32、两个圆柱的半径比是1:a(a>0),高的比是a:1,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1:a。

33、分数乘除法。

34、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这点到这条直线的垂足之间的长度叫距离。

35、一个*行四边形在拉动过程中,面积变化,高变化,周长不变。*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

36、如果不动脑筋找技巧,用我们手中小小的电子计算器做加法计算也非常麻烦.例如,计算9+10+11+12=?就要按11次键(想一想为什么?)像这样,计算:1+2+3+4+……+98=?一共要按多少次键?

37、某人闲着无事,在纸上从9一直写到309,它一共写了多少个数字?

38、在1、2、3、4、5……499、500.问数字“2”在这些数中一共出现了多少次?

39、扇形统计图:

40、能表示出正数、0、负数的直线,我们把它叫做数轴。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4)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2、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5、用计算器来验算

6、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7、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8、*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9、三角形面积=底×高÷2(s三=ah÷2)

10、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 4 a

11、梯形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 b = 2 S ÷ h - a

12、1*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方米

13、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14、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15、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1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17、运算定律和性质:

18、(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9、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πrh=π(d÷2)h=π(C÷2÷π)h。

20、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12。

2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2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24、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25、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26、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27、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28、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公式:S=(a×b+a×c+b×c)×2

29、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30、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公式:S=6a2

3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32、对*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

33、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行四边形的底;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行四边形的高;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34、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35、(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 以省略不写。

36、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37、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38、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

39、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 般水*更合适。

40、5 4 0 0 1

41、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42、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43、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4、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45、公式

46、分数: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7、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48、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9、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50、有两个数都是合数,又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是( 9和10 )。

51、几个数的( 最大公因 )数的所有( 因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几个数的( 最小公倍 )数的所有( 倍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52、用若干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这样的小正方体( 8 )个,此时所拼成的较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每个小正方体表面积的( (2×2×6)÷(1×1×6)=4 )倍。

53、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40*方厘米,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54、某工厂有煤5吨,如果每天烧 吨,这些煤可烧( 5÷ =5÷0.2=25 )天;如果每天烧这些煤的 ,这些煤可烧( 5 )天。

55、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56、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57、常用的3.14的倍数:

58、圆的面积公式:S圆=r2。圆的面积是半径*方的倍。

59、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

60、求圆环的面积一般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S圆环=r2=(R2-r2)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5)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行线。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行。

2、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 ;

3、*移:在*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移变换,简称*移。

4、相反数

5、绝对值|a|≥0.

6、有效数字:

7、科学记数法:

8、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

9、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①x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②x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③y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④y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

10、点P(2,3)到x轴的距离是;到y轴的距离是;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坐标为(,);点P(2,3)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11、图形的*移可以转化为点的*移。坐标*移规律:①左右*移时,横坐标进行加减,纵坐标不变;②上下*移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进行加减;③坐标进行加减时,按“左减右加、上加下减”的规律进行。如将点P(2,3)向左*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向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向上*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向下*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先向左*移3个单位后再向上*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先向左*移3个单位后再向下*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先向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上*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先向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下*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1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①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②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得到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如果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没有公共部分,则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此时也称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空集)。

13、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

1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1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16、推论:在同一*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行。

17、1.2

18、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19、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0、点、线、面、体

21、正方体的*面展开图:11种

2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23、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2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5、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26、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28、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29、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30、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1、共同点:

32、相同字母的幂相乘时,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33、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34、*方差公式还能简化两数之积的运算,解这类题,首先看两个数能否转化成

35、*行线的性质:

36、绝对值

37、2用坐标表示*移

38、1三角形的边

39、2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分线

40、图形*移的性质:

41、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42、公式法.①a2-b2=(a+b)(a-b)两个数的*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a、b可以是数也可是式子②a2±2ab+b2=(a±b)2 完全*方两个数*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方.

43、十字相乘(x+p)(x+q)=x2+(p+q)x+pq

44、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5、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46、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性质2、3要倍加小心)

47、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一个有目的、有根据、有步骤的不等式变形,最终目的是将原不等式变为 或 的形式,其一般步骤是:(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这五个步骤根据具体题目,适当选用,合理安排顺序。但要注意,去分母或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时,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时,如果是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如果是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48、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寻找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从而列出不等式并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最后解决实际问题。

49、常见不等式的基本语言的意义:

50、会用举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6)

——六年级下册比喻句 40句菁华

1、她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就像山坡上绽开的山丹丹花一样。

2、他的脸色,仿佛被一阵阵小风吹得云散天开,渐渐明朗起来。

3、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4、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里。

5、她那张皱纹纵横的脸,舒展得像绸缎一般,光闪闪的。

6、他的眼睛、眉毛乱动,得意得像是在他脸上跳舞。

7、他的眼睛里有了神采,额头和嘴角两旁深深的皱纹里似乎也蓄满了笑意,连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一种轻快的节奏。

8、夜空中的星星就像无数只眼睛似的一眨一眨的。

9、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10、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11、瓜园远看一片绿汪汪的,那西瓜一个个又大又圆,穿着绿条纹外衣,静静地躺在瓜地里。

12、红油油黄灿灿的.苹果,把枝桠都压弯了,真像许多胖娃娃咧着大嘴冲着人们笑。

13、雪是诗人的泪雪是天空的白嫁衣雪是纯洁的美雪是WOW的高级魔法暴风雪。

14、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15、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16、她又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她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17、这葡萄别说吃了,看一眼也舒服半天,要是吃它一串,准要甜几天哩!

18、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19、天上的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样东游西荡。

20、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动不动扒在火堆里。

21、西湖象一块碧玉,一面镜子。

2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23、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24、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25、太阳终于出来了,照在江面上,红红的一片,象火一样。

26、这时的太阳已经收起了光芒,变成一个红红的大圆盘,看起来真可爱

27、太阳跃出灰蒙蒙的海面,小半轮紫红色的火焰,立刻将暗淡的天空照亮了,在一道道鲜艳的朝霞背后,像是撑开了一匹无际的蓝色的绸缎。

28、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29、太阳把天空染得通红,大地也涂上一片鲜红的油彩。缓缓地,太阳终于升到了高空,顿时,太阳金灿灿的,浑身闪着刺眼的光芒,犹如一个大火球。

30、娇艳的朝阳,已从东边群山背后跳了出来,万屡红霞四溢,和山谷中缓缓升腾的晨霭交融,变幻着五光十色的光环。

31、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32、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3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34、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上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

35、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36、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37、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

38、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39、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40、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7)

——六年级下册句子 30句菁华

1、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2、天气渐渐热起来了。水渐渐升上来了。

3、明天下雨。我们下个星期去游乐园玩耍。

4、起伏的黄土山头,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涛。

5、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6、那条小狗一身金黄色的毛,闪闪发亮,像刚刚擦过油似的。

7、炕沿上坐着的这个鬼子军,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8、蓝蓝的湖水和蓝蓝的天连在了一起,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天。

9、高高的椰子树像一把太阳伞,总是向海倾斜着,微微地弯着腰。

10、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11、春风欢快地离开,春雨又接着亮相了,她细如牛毛,从天上撒下来。

12、一株株挺拔笔直的椰子树,在蔚蓝的天空下,叶子像孔雀尾似的散开。

13、她的文章写得很好。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严密。

14、他浑身都是圆圆的,特别是肚子像酒桶一般凸起来,人没到,肚子先到了。

15、他们像泥鳅那样一下子钻入水中,一会儿又在不远处露出一个个水淋淋的小脑袋。

16、乌龟把脖子和脑袋都缩进了硬壳里,四肢一伸一伸的,好像在做广播操,有趣极了。

17、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18、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19、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20、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21、冷飕飕的风呼呼地刮着。光秃秃的树木,像一个个秃顶老头儿,受不住西北风的袭击,在寒风中摇曳。

22、我的同学萧红,梳着一条大辫子,黑亮黑亮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看起来蛮漂亮的。

23、刚才还是静静的小河,突然间喧哗起来:喊叫声、笑闹声此起彼伏,撩水、击水、水花飞溅,你逃、我追,乱成一团。

24、迷宫般的城市,总有莫名的寂寞。你永远不知道你会错过什么,各种关于追寻的巧合和错过,编织着城市丛林里的忧郁和软弱。

25、公园里有个湖,湖里的水清澈见底,湖底有许多鹅卵石,里面有许多的小金鱼,很可爱,每年的十五,湖边就会有许多人来观赏鱼。

26、冬天刚过去,春天就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大地,到处都相约好似的,换上春装。今天,我约了几位小伙伴去欣赏家乡春天的田野。

27、走近原野,才能饱赏春天的美色;融入江河,才能感知夏水的温柔;采摘硕果,才能品尝秋天的味道;走过寒冬,才能感知春天的温暖!

28、当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大地时,你可曾想到,这是太阳给予人类的恩惠;当清风拂过水面荡漾在林间时,你可曾问过,这是自然奉献人类的见证?

29、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30、春天的天空显得格外一碧如洗,无比蔚蓝的天空,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着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环绕着一段绝胜绝轻的白纱巾!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