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3 00:00:00
1、文学常识
2、重点字音: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4、肉食者鄙:*们见识浅陋。
5、何以战:靠什么作战?
6、小信未孚:小的信用不能得到(神灵的)信任。
7、败绩:(军队)溃败
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击第一通鼓,士兵的勇气振作,击第二通鼓士兵的勇气衰退,击第三通鼓士兵的勇气就竭尽了。
9、难测:难于估计,推测
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
11、衣食所<安>(古义:养 今义:安稳)
12、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
13、下视其辙 :名词作状语,下车
14、齐师败绩:名词用作动词,失败
15、本文段意:
16、宾语前置:
17、状语后置:
18、曹刿认为取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即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也就是文中鲁庄公所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句话的译文是:“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这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其实与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所说的“人和”是一个意思即:希望统治者能够赢得最大多数人的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
19、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的“远谋”表现在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20、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如:
2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作用:
2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
23、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24、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25、一鼓作气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26、师:①遂逐齐师 ()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7、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28、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
29、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省略句
30、何以战倒装句:以何战
3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3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35、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
36、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37、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8、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40、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1)
——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2、有毒的,气体:co液体:ch3oh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4、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6、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炉。
10、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1、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12、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3、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1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
1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16、金属活动性顺序:
17、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18、判断*衡的依据
19、K只与__温度(T)___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0、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2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2、原子核内一般是中子数≥质子数,但普通氢原子核内是质子数≥中子数。
23、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3,但ⅣA、ⅤA族的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有4个、5个电子。
24、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是逐渐增强,但第二周期中CH4很稳定,1000℃以上才分解。
25、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
26、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27、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28、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29、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30、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31、中和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32、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3、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34、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35、内因(主要因素)
36、化学*衡状态: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压)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7、化学*衡状态的特征
38、“惰性气体”对化学*衡的影响
39、勒夏特列原理
40、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2)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2、理解:
3、两种反射现象
4、*面镜的应用
5、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衡:
6、*衡物体的临界问题:
7、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8、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9、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10、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11、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12、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3、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4、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方比R,mrw*方也需,供求*衡不心离。
15、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16、两个力的合力:F(max)—F(min)≤F合≤F(max)+F(min)。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1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19、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20、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13、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
21、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22、竖直上抛运动
23、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
24、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a=gsinα
25、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6、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27、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28、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9、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30、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31、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32、计算:公式法/二力*衡法。
33、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34、凹镜: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35、凸镜 :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36、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用符号p表示。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
37、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38、使用离心式水泵,启动前如不先往泵壳里灌满水,水泵能抽上水来吗?
39、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40、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3)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30句菁华
1、用原文语句填空。(5分)?
2、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3分)?
3、你认为鲁庄公“鄙”吗?试说说你的认识。(4分)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5、在下面括号内填上省略的字。(2分)
6、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2分)
7、(1)请见请从
8、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9、可有不同意见。认为“鄙”的依据有:鲁庄公在战前幼稚地以为可以凭借近臣支持和神灵保佑来取胜,在作战当中他又急躁冒进,毫无谋略。认为他不“鄙”的依据有:他身为国君能尽职尽责,并且善于用人,善于听取正确意见;也可认为两方面都有。
10、D
11、突出文章的主旨:表现“非肉食者”--曹刿的“远谋”,即远见卓识和军事才能。
12、(1)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到这件事中呢?(2)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了原来的军官。
13、纸上谈兵。只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
14、齐人三鼓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如答后半句也可)(2)既济而未成列员。
15、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说明:“虽”翻译成“虽然……但”或是“即使……也”都得分。“小大之狱”1分。“虽不能察”1分,“必以情”1分,句意连贯1分。)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7、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1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9、翻译下面句子。
20、曹刿和晏子都认为作战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1、队长两篇短文,简要分析曹和晏子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22、C.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25、(1)目光短浅 (2)本分内的事 (3)满一年
2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⑴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驰: ⑵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⑶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靡: 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⑸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
27、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彼竭我盈,故克之。⑵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8、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 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 的原因。
29、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4分)⑴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⑵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4)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溶液
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4、空气的成分
5、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7、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8、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9、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1、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
1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见四
1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14、实验注意的地方:
15、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16、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7、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8、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1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2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21、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22、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24、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
25、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26、药品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27、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28、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29、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30、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31、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2、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33、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4、铁锈:(fe2o3)
3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36、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37、乙醇(c2h5oh):酒精
38、量筒是有具体量程的量器,并在一定温度下(一般规定20℃~25℃)使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仰视会偏小,俯视会偏大;它只能精确到此为止0.1ml。“大材小用”和“小材多次使用”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39、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专用仪器,使用前应该注意:
40、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液体、引流、沾取液体等操作,不管用于何处,都要注意随时清洗,用于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以免打破容器。
41、表面皿是由普通玻璃材料制成的中间下凹的圆形玻璃器皿,其外形与手表的玻璃相似,故也称表玻璃其主要用途是:①盛装少量固体或液体样品以供观察; ②用它覆盖烧杯、广口瓶之类的容器,可防止液体损失。
42、吸水性
43、明明催化剂的“催”字是加快的意思,却说减慢也算。
44、明明是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还说不饱和溶液可能更浓。
45、明明大家都叫“银粉”,非说它不是银做的。
46、明明瓶内只含一种元素,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47、氧气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
48、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显的白色烟雾。
49、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熄灭,可推知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0、任何化学式的书写,正价部分(元素或原子团)一定写前面,负价则放在后头。
51、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显-2价,故在H2O2中氧元素也显-2价。
5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53、A、B两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中A与B的质量之比为3:1,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12:1,则下列各式中能够表示该化合物化学式的是( )
5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5、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5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57、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58、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59、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60、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5)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长度的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3、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4、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5、纳米材料:将某些物质的尺寸加工到1~100nm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较大尺寸时发生了异常变化,称为纳米材料。
6、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物,这个选中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7、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8、功
9、功率
10、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1、两种电荷:
12、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13、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14、“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15、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7、力的表示法
18、二力*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19、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0、*面镜成像特点:(1)*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21、*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22、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23、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4、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5、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26、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7、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
28、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29、、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0、压力:
31、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32、液体压强的特点:
3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34、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35、浮力的计算:
36、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7、漂浮悬浮法:F浮=G物
38、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9、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40、、弹性势能
4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
42、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43、定滑轮:
44、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45、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46、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47、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48、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49、机械效率的测量:
50、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6)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细胞膜功能:
3、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4、糖类:
5、水存在形式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6、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7、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8、叶绿素a
9、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10、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1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1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卵细胞)增殖
13、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14、清朝发展
15、“海禁”的直接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16、“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17、“闭关锁国”的表现:清代初年,厉行海禁、迁界,海外贸易陷入停顿;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开广州通商,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18、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19、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20、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2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2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23、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4、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5、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26、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
27、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28、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9、混淆x—t图象和v—t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
30、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
31、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
3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33、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34、C、H、O、N四种元素含量比较: 鲜重:O C H N; 干重:C O N H
35、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
36、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中要用显微镜的是:脂肪的鉴定;
37、还原糖鉴定实验所选择的材料:含糖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38、蛋白质的功能: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载体蛋白 ④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⑤免疫作用,如抗体。
39、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
40、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则当x=-b/2a时,y最小(大)值=(4ac-b^2)/4a.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7)
——数学分析知识点的总结 40句菁华
1、函数
2、*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3、推论1
4、定理3
5、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6、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7、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8、定理
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0、定理2
1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2、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13、*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14、矩形判定定理2
15、菱形性质定理2
1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17、(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18、性质定理3
19、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20、垂径定理
21、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22、①两圆外离
23、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24、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25、内公切线长=d-(R-r)
26、数列的通项公式
27、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28、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通项、求和
29、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30、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
31、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2、绝对值:
33、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34、空间中的垂直问题
35、混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36、an与Sn关系不清致误
37、不等式性质应用不当致误
38、忽视基本不等式应用条件致误
39、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40、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8)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3、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4、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5、曹操以少胜多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在赤壁决战,大败而归,史称赤壁之战,而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6、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7、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夷洲和大陆的联系。
8、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领刘渊率兵攻入洛阳,西晋灭亡。
9、南朝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最先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比欧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缀术》
10、汉字书法从东汉起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艺术:曹魏时钟繇创立了楷书;东晋的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此书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11、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2、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答:兴办私学,广收学生,主张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重视道德教育,希望学生成为品行高尚的人。
13、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14、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同盟会(*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颁布《临时约法》。
15、失败标志:*就任*临时大总统
16、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残余势力,推动了法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发动战争。
17、、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全球化趋势加快; 1995 年 1 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8、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9、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20、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21、抗美援朝的意义:
22、时间:1950年—1952年底
2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4、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25、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第一次实现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26、简述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答:a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力,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夺去王侯爵位和封地,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推行一套新的选用官吏制度,注意选拔人才。b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c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工具。在长安设立太学,主要培养官吏。d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安定北部边境。
2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29、、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发展*家处于不利地位;对*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30、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更加巩固,也大大*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考知识点总结 100句菁华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00句菁华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100句菁华中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交通安全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地理常考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初中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分析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语文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30句菁华
优美的句子 400句菁华甜言蜜语的句子 200句菁华名人的语录摘录 150句菁华小暑大暑文案 150句菁华劳动节宣传简短文案 100句菁华小学生开学祝福语 100句菁华简短的抖音爱情语录摘录 100句菁华伤感说说句子 60句菁华公司优秀员工评选制度 60句菁华祝福男孩子的祝福语 60句菁华告白句子 50句菁华周一的问候语 50句菁华小学生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50句菁华描写夏天美景的句子 50句菁华母亲节给婆婆的短信 50句菁华淡然心静的昵称 50句菁华班级运动会的口号 50句菁华简洁的情感语录摘录 50句菁华
读书的好词好句 50句菁华高三青春励志语录 50句菁华高中学生班主任评语 50句菁华2.14情人节走心表白文案 40句菁华五年级体操比赛口号 40句菁华元旦晚会发朋友圈说说 40句菁华大气的比赛口号集锦 40句菁华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 40句菁华心烦 40句菁华新学期的新气象寄语 40句菁华春节员工对公司的祝福语 40句菁华朋友8个字结婚祝福语 40句菁华父亲节生日简短祝福语 40句菁华短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40句菁华表达意志坚强的名言 40句菁华酒桌上的话 40句菁华2020年抖音好句子 30句菁华2022中秋节祝福句子大气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