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x项的系数化为1。

3、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安排了四个探究栏目,分别探究传播、成本下降率、面积、匀变速运动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4、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5、有理数:

6、实数

7、整式与分式

8、方程与方程组

9、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10、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11、*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1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行

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

14、推论3

15、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6、角边角公理(

17、角的*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8、推论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1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2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21、矩形性质定理1

22、矩形性质定理2

23、菱形性质定理1

24、正方形性质定理1

25、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6、判定定理3

27、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sin(a)=cos(90-a),cos(a)=sin(90-a)

28、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分线

29、垂径定理

30、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31、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32、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33、正三角形面积√3a^2/4

34、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35、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3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37、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38、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39、内公切线长=d-(R-r)外公切线长=d-(R+r)

40、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l*r


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1)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00句菁华

1、代数式

2、整式与分式

3、方程与方程组

4、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5、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6、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7、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8、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9、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

10、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11、逆定理

12、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13、*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14、矩形判定定理1

15、菱形性质定理1

16、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分,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17、*移的作图步骤和方法:

18、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19、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20、*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21、*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

22、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23、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24、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若|a|=a,则a≥0;若|a|=-a,则a≤0。

25、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tan(a)=cot(90-a),cot(a)=tan(90-a)

26、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分线

27、去括号法则

28、到两条*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行线*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29、整式的运算:

30、直线的性质

31、角的性质

32、多边形: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面图形叫做多边形。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33、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34、正数和负数的有关概念

35、在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最简的形式,负数前面的加号可以省略不写.

36、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7、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38、正数和负数的有关概念

39、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0、两组对边*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1、性质:

42、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4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4、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与字母前面的系数(≠0)无关。

45、同类项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二者缺一不可、同类项与系数大小、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46、对称性: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47、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48、公式与性质

49、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50、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51、如果B=0即直线为Ax+C=0,即x=-C/A,它*行于y轴(或垂直于x轴),将x^2+y^2+Dx+Ey+F=0化为(x-a)^2+(y-b)^2=r^2。令y=b,求出此时的两个x值x1、x2,并且规定x1

52、多边形与多边形的运动图形问题:把一个三角形或四边形沿一定方向运动经过另一个多边形,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段,判断函数图象.

53、求出每段的解析式.

54、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55、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56、推论:1)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57、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8、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5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0、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61、有理数

62、四边形

63、图形的轴对称

64、图形的相似

6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6、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67、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68、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69、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70、角的*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7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线*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7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73、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7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75、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上。

76、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分线。

77、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78、*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79、*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80、*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81、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82、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83、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84、(1)比例的基本性质:

85、(3)等比性质:

86、*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7、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88、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89、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9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91、①直线L和⊙O相交d﹤r。

92、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93、①两圆外离d﹥R+r。

94、定理把圆分成n(n≥3):

95、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96、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97、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98、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同旁内角相等)

99、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100、不等式组的解: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


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2)

——数学初中全部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韦达定理

4、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5、*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6、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

7、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8、推论3

9、角边角公理(

10、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1、角的*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2、推论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1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4、逆定理

15、勾股定理

16、矩形性质定理2

17、菱形判定定理2

18、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19、梯形中位线定理

20、(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

21、*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22、性质定理3

2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sin(a)=cos(90-a),cos(a)=sin(90-a)

24、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25、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26、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分线

27、到两条*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行线*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28、垂径定理

29、切线长定理

30、正三角形面积√3a^2/4

31、圆的有关性质

32、菱形的性质:⑴矩形具有*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33、公因式确定方法:①系数是整数时取各项最大公约数。②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③系数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的积就是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34、提取公因式步骤:①确定公因式。②确定商式③公因式与商式写成积的形式。

35、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存在条件相同;0的算术*方根与*方根都是0

36、含根号式子的意义:表示a的*方根,表示a的算术*方根,表示a的负的*方根。

37、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38、有理数乘法法则:

39、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40、乘方的定义:


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3)

——数学初中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点,线,面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5、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

6、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

7、定理

8、推论1

9、推论3

10、定理1

11、定理3

12、勾股定理

13、矩形判定定理1

14、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分,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15、*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16、梯形中位线定理

17、(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18、*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9、判定定理2

20、性质定理1

21、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sin(a)=cos(90-a),cos(a)=sin(90-a)

22、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3、垂径定理

24、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25、①两圆外离

26、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27、正n边形的面积Sn=pnxrn/2

28、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L=nR

29、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0、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3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32、两组对边*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33、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34、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35、s菱=争6(n、6分别为对角线长)

36、对称性: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37、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38、多边形外角和定理:

39、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40、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4)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以课本为中心,注重基础

2、课后及时复习,温故而知新

3、点、线、面、体

4、截一个正方体:

5、科学记数法

6、添括号法则

7、直线的性质

8、线段的中点:

9、角的表示

10、方程

11、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面内,它们是*面图形(planefigure).

12、几何体简称为体(solid).

13、点动成面,面动成线,线动成体.

14、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 1700+50x=1800, 2(x+1.5x)=5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15、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16、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

17、答:写出答案(有单位要注明答案)

18、0表示的意义

19、单项式的次数:

20、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 ”或者省略不写。

21、不等式分类: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

22、解不等式可遵循的一些同解原理

23、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4、解不等式组的口诀

25、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

26、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

27、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8、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2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30、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1、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4、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5、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36、*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记为(a,b),a是横坐标,b是纵坐标。

37、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

38、n边形的对角线公式:

39、第三边取值范围:

40、等式的性质:

41、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直线称为数轴。

4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43、倒数:若两个数的积等于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44、数字问题

45、工程问题:

46、方程的概念:

47、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48、检验

49、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50、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5)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固:自以为关中之固(形作名,坚固的地方)

2、云、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云一样,像影子一样)

3、字音(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4、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5、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6、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7、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8、《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9、《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10、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12、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1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15、邪曲之害公也

16、蝉蜕于浊秽

17、“离骚”者,犹离忧也。

18、此不知人之祸也

19、屈原者,名*,楚之同姓也。

20、也:

21、表官职的

22、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23、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24、杜甫,字(子美),后世称为(杜工部)。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历经战乱,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意境开阔,后世称(“诗史”),代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其诗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2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形作名,圣人;愚:形作名,愚人)

2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7、配对字。

28、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29、吃香:原意为凭借职权而享受到的某种好处,现在一般指受人欢迎的意思。

30、说项:表示替别人讲好话,替别人说情。“说项”也叫“逢人说项”。

31、囊萤:比喻勤学苦练。

32、阿堵物:指这个东西,即指钱。

33、变色龙:比喻见风使舵的人。

34、铁公鸡:比喻极其吝啬的人。

35、安居乐业——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

36、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

37、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38、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3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41、“梧桐”叶落透悲意

42、《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43、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4、之

  ⑴代词: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不如须臾之所学

45、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46、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17

  1、上乘:一般指境界高妙的文学作品、选工精巧的工艺品和传世的美术作品。

47、“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48、《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49、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②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③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④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⑤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⑥表恢复的:复、还

  ⑦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50、于

  (1)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善假于物也


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6)

——高等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图形。

2、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有关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3、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4、掌握极限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5、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初等函数的微分。

6、会求函数单调区间、凸凹区间、极值、拐点以及渐进线、曲率。

7、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8、理解定积分的概念,掌握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

9、掌握反常积分的运算。

10、了解微分方程及其解、阶、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11、会用降阶法解下列微分方程y=f(x,y).

12、掌握*面方程及其求法,会求*面与*面的夹角,并会用*面的相互关系(*行相交垂直)解决有关问题。

13、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4、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15、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16、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余角=90-角度。

17、推论2

18、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19、推论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20、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1、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22、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23、*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24、矩形判定定理1

25、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26、梯形中位线定理

27、判定定理3

28、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29、到两条*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行线*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30、切线的判定定理

31、切线长定理

32、正三角形面积√3a^2/4

3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34、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35、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6、相反数:

37、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38、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39、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40、乘方的定义:

41、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42、重难点及其考点:

43、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44、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应用

45、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46、因式分解要素:

47、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48、公因式确定方法:

49、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被开方数a≥0

50、*方根性质:


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7)

——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2、实施计划

3、生物成分: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4、右手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5、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6、或用镊子取一片黑藻的细嫩小叶,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好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7、观察动物细胞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不同之处:

8、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9、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下,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提供能量,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共同完成运动。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0、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11、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有利于(输送氧气)

12、流感病毒有200多个变种,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而不是分裂。接种一种流感病毒的疫苗,也可能患流感,因为(抗体具有专一性,抗体与在、抗原具有一一对应性)

13、肾小管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

14、吸气时,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的总称)处在(收缩)状态

15、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16、病毒的生活: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制造新病毒

17、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8、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废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废方式:落叶。]

1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0、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22、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24、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25、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6、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7、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8、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29、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30、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1、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2、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33、食物链的写法(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

34、树立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35、所有生物由细胞构成,病毒例外,但是病毒是生物。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6、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先分裂,接着细胞质分裂,出现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出现新的细胞壁。

37、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分裂的结果形成组织。生物体由小到大,表现出的生长现象,也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的。

38、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也是微观到宏观的过程)

39、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40、植物体的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8)

——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2、有毒的,气体:co液体:ch3oh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4、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6、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炉。

10、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1、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12、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3、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1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

1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16、金属活动性顺序:

17、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18、判断*衡的依据

19、K只与__温度(T)___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0、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2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2、原子核内一般是中子数≥质子数,但普通氢原子核内是质子数≥中子数。

23、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3,但ⅣA、ⅤA族的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有4个、5个电子。

24、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是逐渐增强,但第二周期中CH4很稳定,1000℃以上才分解。

25、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

26、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27、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28、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29、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30、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31、中和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32、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3、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34、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35、内因(主要因素)

36、化学*衡状态: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压)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7、化学*衡状态的特征

38、“惰性气体”对化学*衡的影响

39、勒夏特列原理

40、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