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荆州:东汉的一个行政区,领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等八郡,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及贵州的东部,州治在南阳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国:指孙权割据的东吴。当时孙权虽未称帝,但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所以能称“国”。与:介词,跟,同。邻接:比邻接壤。

2、帝王之资:创造帝王大业的凭借。资,这里是凭借的意思。此:这,指示代词。之:的,结构助词。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3、二子: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cóng)。刘表不喜欢长子刘琦,把他派到江夏郡去领兵,刘表死后,由刘琮继任荆州牧,兄弟二人矛盾很深。不协:不和。

4、诸:各。

5、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汉宗室。以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在军阀混战中被曹操打败,投靠刘表,后来得到诸葛亮辅助,建立蜀汉。赤壁之战时47岁。枭雄:指不甘居人下的杰出人物。枭是一种凶猛的鸟,用来形容人时含有凶猛而不驯服的意思。

6、备:刘备。彼: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协心:团结一心。

7、闻:听说。向荆州:指向荆州进军。

8、而:连词,表转折,可是。

9、备:刘备。南走:向南逃走。走,跑,逃跑。

10、宣:传达,说明。旨:意旨、意图。

11、致: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殷勤:指情意的真挚恳切。

12、偏在远郡:偏僻,地处边远的州郡。偏,偏僻,作“在”的状语。在,处在。

13、行将:即将。

14、托:托身,依靠。

15、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郡(今山东省沂水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的主要谋臣,赤壁之战时年仅28岁。谓……曰:对……说。谓后面不紧接所说的话,曰则与所说的话紧接。

16、北面:面朝北,称臣的意思,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北朝拜。事:侍奉。

17、耳:语气词,含有“不过如此”的意思。

18、此乃天也:这是由于天意。

19、非……莫……:除了……没有一个……。以:连词,与,后面省略代词“我”。当:抵挡。

20、轻骑:轻装的骑兵。骑,名词,一人一马叫“骑”。

21、此所谓……者也:这就是常说的……啊。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强弓射出的箭,到射程的末尾,不能穿透鲁地出产的薄绢。弩,一种利用机械发箭的弓。鲁缟,鲁地出产的绢。鲁,山东。缟,未经染色的绢。山东出产的白色生绢,以轻细著名。

22、且:况且,连词。

23、附:归附。逼兵势:“逼于兵势”的省略。

24、执:握。

25、如:像。

26、品:评定。其:代词,代鲁肃自己。名:名望。位:地位。

27、托名汉相: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托名,假托……名义。

28、保:副词,一定。之:代词,代曹军。

29、老贼:指曹操。废汉:废掉汉朝皇帝。自立:自己立自己为皇帝。

30、以实:根据实际情况。校:核对。之:代词,代曹操的军力。

31、且:并且。已久疲:久已疲惫。

32、公瑾:周瑜的字。

33、赞:助,辅佐。

34、邂逅:副词,偶然、万一。不如意:指战事不利。

35、赞军校尉:官名,相当于参谋长。

36、顷之:一会儿,顷刻之间,这个“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没有意义。

37、炎:通“焰”,火焰。张天:满天。张,扩张、满。

38、兼:兼有。饥:饥饿。疫:疾病。

39、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已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40、流利地朗读课文。

41、多媒体显示自制幻灯片,检查生字读音。

42、提出不懂的问题。

43、“调兵遣将”是什么意思?周瑜为什么要调兵遣将?

44、指名读第二段。读后同学评议。

45、这节课我们要了解周瑜和黄盖是用怎样的计策打好火攻这一仗的?

46、火攻这一仗是怎样开始的?学生默读五、六、七自然段。讨论理解:

47、显示图片,让学生结合画面体会凶猛的火攻场面。

48、火攻这一仗的结局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读课文第十、十一自然段,讨论理解:

49、赤壁一战的起因是什么?双方是怎样准备的?经过和结果怎样?请同学们拿出笔记本,按这个顺序列出提纲。

50、在赤壁之战中,东吴以三万军队打败了号称八十万的曹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扩展1)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

1、险固:险要坚固,指荆州“外带江汉,内阻山陵”(见《三国志·鲁肃传》)。

2、沃野:肥沃的田野。万里:形容地域很广阔。

3、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汉宗室。以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在军阀混战中被曹操打败,投靠刘表,后来得到诸葛亮辅助,建立蜀汉。赤壁之战时47岁。枭雄:指不甘居人下的杰出人物。枭是一种凶猛的鸟,用来形容人时含有凶猛而不驯服的意思。

4、寄寓:寄居。于:介词,在。表:刘表。

5、及:并,并且。说:劝说。使:使之,使他。抚:安抚。表众:刘表的部下。

6、夏口:地名,今湖北省武昌市,因为处在夏水注入长江的入口处,所以称为夏口。

7、径迎之:直接去迎接刘备。径,直接。迎,迎接,这里有找的意思。这句话是说鲁肃改变了去襄阳慰问刘表二子的打算,直接去找刘备。

8、投:投奔,投靠。之:代词,指吴巨。

9、立:使……成立,动词的使动用法。事:指争雄天下的大事。

10、以:连词,从而。济:成就。世业:流传后世的功业。

11、子瑜:诸葛瑾,字子瑜。

12、遁逃:逃避。

13、耳:语气词,含有“不过如此”的意思。

14、十万之众:这里指全吴的军队。

15、然:转折连词,然而。新败:指刘备败于长坂的事。

16、败于长坂:指(建安十三年九月),刘备驻樊城,曹操引兵进击,刘备逃跑,至长坂,被曹军追及,刘备大败,连妻子和儿子都丢下了,只带了十几个人逃走。

17、合:集合。江夏:郡名,今湖北省黄冈市一带,刘琦做江夏太守,驻军于此。

18、必蹶上将军:《孙子兵法·军事篇》“五十里而争利。必蹶上将军。”蹶,跌倒、挫折,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蹶”。上将军,指“主帅”。

19、且:况且,连词。

20、诚能:果真能够。统:率领。

21、群下:群臣。下,臣下。谋之:商量这件事。之,代词,代联刘抗曹这件事。

22、治:治理、训练。

23、张昭:字子布,孙权的谋臣。

24、动:副词,动辄,常常。辞:借口。以……为……:拿……当作……。

25、且:连词,况且。大势:优越的形势。以:介词,凭借。

26、如:像。

27、下曹从事:各曹从事中最低的官员。曹,古时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从事,“曹”的长官。

28、兵精:军队精锐。足用:物质充足。用,名词,物资。

29、而:同“岂”,怎么。邪:吗。

30、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指当时马超、韩遂割据凉州(今甘肃省一带)。关西:函谷关以西。

31、不习:不服。

32、禽:捉拿,同“擒”。

33、得:拨给,得到。

34、势不两立:根据情势,双方不能同时存在。势,情势、状况。两,双方。

35、此天以君授孤也:这是上天把你赐给我。意思是说,天要让我成功,所以给我配备了这么一个得力的辅弼之臣。

36、因:连词,于是,就。斫:砍。前奏案:面前放置奏章文书的矮桌。案,几案,长方形的矮桌。

37、诸将吏:各位文武官员。将,武将;吏,文官。

38、罢会:散会。

39、开此议:提出这种主张。开,提出。议,主张。

40、且:并且。已久疲:久已疲惫。

41、表:刘表。极:至多,最多。耳:罢了。

42、自:自然、就。足:完全。制:制服。之:代词,代曹军。

43、挟持:带着、怀着。私虑:私心。

44、难卒合:难以一下子集合起来。卒,突然、一下子,后来写作“猝”。

45、子敬:鲁肃的字。程公:程普,他原是孙坚手下的将军,所以孙权尊称他为“程公”。前发:先出发。

46、当:必定。发:调拨、派遣。人众:部队、人马。

47、资粮:作战物资和粮草。资,物资。

48、以……为……:派……任……。左右督:正副统帅。督,当时军队的统帅。

49、逆:迎,这里是“迎击”的意思。

50、助:协助。画:谋划、筹划。方略:策略。

51、帷幕:帐幕。

52、吏士:下级军官和士兵。立观:站着观看。

53、顷之:一会儿,顷刻之间,这个“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没有意义。

54、使:派,驱使。羸兵:体弱的兵。负:背。

55、骑:骑兵。乃:才。

56、兼:兼有。饥:饥饿。疫:疾病。

57、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58、流利地朗读课文。

59、火攻这一仗是怎样进行的?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八、九自然段,着重理解风和火的关系。

60、赤壁一战的起因是什么?双方是怎样准备的?经过和结果怎样?请同学们拿出笔记本,按这个顺序列出提纲。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扩展2)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及译文 40句菁华

1、上卿:战国时期诸侯国大臣中最高的官位。

2、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3、均之二策:衡量这两个计策。均,衡量。之,这。

4、奉:捧着。

5、奏:进献。

6、偿赵城:把十五城补偿给赵国。

7、负:倚仗。

8、布衣之交:*民间的交往。古代*民只穿麻衣、葛布,故称布衣。

9、列观(guàn):一般的台观,指章台。不在朝堂接见,说明秦对赵使的不尊重。

10、急:逼迫。

11、特:只,只是。

12、舍:安置。

13、广成传(zhuàn):广成,宾馆名。传,传舍,宾馆。

14、衣(yì)褐:穿着粗麻布短衣,指化装成*民百姓。

15、嘻:苦笑声。

16、毕礼而归之:举行完廷见的外交大礼然后送他回国。

17、西河外渑(miǎn)池:西河,黄河西边。渑池,今河南渑池。

18、诀:告别。

19、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算前往渑池的路程和会谈完毕的时间。道里,路程。

20、叱:喝骂。

21、靡:倒下,这里指后退。

22、舍人:指蔺相如的门客。

23、刎(wěn)颈之交:指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刎颈,杀头。刎,割。

24、卷甲:卸去铁甲。

25、厚集其阵:交战的队列阵形要重点集中。

26、胥后令邯郸:等以后回到邯郸听赵王的命令。胥,同“须”,等待。按:《索隐》断“胥后令”为一句,认为“邯郸”是“欲战”的误字,并应连下句读为“欲战,许历复请战。”《资治通鉴》则断“邯郸”与“胥后令”连为一句。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引钱大昕的意见说:“‘胥后令邯郸’是五字句。赵都邯郸,谓当待赵王之令也。”

27、距:同“拒”,抵御。

28、病笃:病重,病危。笃,重。

29、书传:书本。

30、即:同“则”。

31、称:称职。

32、易置:撤换。

33、假:代理。

34、见:见解。

35、莫府:即幕府。莫,同“幕”。古代将帅出征时,办公机构设在帐幕中,称为幕府。后世地方最高的文武官员的官署也称为幕府。

36、田畜:种田和畜牧。

37、乃复:一再。

38、勒:组织起来。

39、单于:匈奴的君主称为单于。

40、陈:同“阵”。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扩展3)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

1、率:一律,一概。

2、“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 魏世家》和《战国策 魏策》。

3、与:亲附、亲近。

4、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5、洎:及,等到。

6、智力:智谋和力量。

7、使:假如。

8、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9、事:侍奉。

10、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11、劫:胁迫,挟制。

1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13、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4、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15、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17、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18、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9、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20、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21、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2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3、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4、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25、苟以天下之大,而[转折连词,却]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6、惜其[代词,代赵国,它]用武而不终也。

27、苟以天下之[指示代词,这样]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8、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29、惜其用武而不终(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30、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扩展4)

——菜根谭全文译文讲解 50句菁华

1、义侠交友,纯心作人

2、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3、天道忌盈,卦终未济

4、人能诚心和气,胜于调息观心

5、人能放得心下,即可入圣超凡

6、不流于浓艳,不陷于枯寂

7、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

8、推己及人,方便法门

9、无胜于有德行之行为,

10、宽严得宜,勿偏一方

11、大智若愚,大巧似拙

12、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13、一念私贪,万劫不复

14、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15、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16、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

17、舍己毋处疑,施恩勿望报

18、春风解冻,和气消冰

19、操履不可少变,锋芒不可太露

20、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洪应明《莱根谭》

21、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的;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的。

22、翠筱傲严霜,节纵孤高,无伤冲雅;红蕖媚秋水,色虽艳丽,何损清修。

23、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24、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

25、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26、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洪应明《菜根谭》

27、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

28、廉官多无后,以其太清也;痴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故君子虽重廉介,不可无含垢纳污之雅量。虽戒痴顽,亦不必有察渊洗垢之精明。

29、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

30、鹩占一枝,反笑鹏心奢侈;兔营三窟,转嗤鹤垒高危。智小者不可以谋大,趣卑者不可与谈高。信然矣!

31、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菜根谭》

32、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宁有无妄之灾,不可有非分之福。

33、贫贱骄人,虽涉虚骄,还有几分侠气;英雄欺世,纵似挥霍,全没半点真心。糟糠不为彘肥,何事偏贪钩下饵;锦绮岂因牺贵,谁人能解笼中囵[囗+化]。

34、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洪应明《菜根谭》

35、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36、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37、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38、势利纷华,不近者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菜根谭》

39、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40、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他会救。

41、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42、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洪应明《菜根谭》

43、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菜根谭》

44、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45、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46、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洪应明《菜根谭》

47、阴谋怪习、异行奇能,俱是涉世的祸胎。只一个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招和*。

48、语云:“登山耐险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坠入榛莽坑堑哉!

49、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50、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洪应明《菜根谭》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扩展5)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

1、建安中:建安年间(196—219)。建安,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

2、庐江:汉代郡名,郡城在今安徽潜山一带。

3、云尔:句末语气词。如此而已。

4、徘徊(pái huái):来回走动。汉代乐府诗常以飞鸟徘徊起兴,以写夫妇离别。

5、箜篌(kōnghóu):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形如筝、瑟。

6、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儒家的经书。

7、断:(织成一匹)截下来。

8、不堪:不能胜任。

9、白公姥(mǔ):禀告婆婆。白,告诉,禀告。公姥,公公婆婆,这里是偏义复词,专指婆婆。

10、致不厚:招致不喜欢。致,招致。厚,厚待。这里是“喜欢”的意思。

11、区区:小,这里指见识短浅。

12、贤:这里指聪明贤惠。

13、下心意:低心下意,受些委屈。

14、作息: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是偏义复词,专指工作。

15、卒:完成,引申为报答。

16、后人:指府吏将来再娶的妻子。

17、遗(wèi)施:赠送,施与。

18、蹑(niè):踩,踏,这里指穿鞋。

19、隐隐:和下面的“甸甸”都是象声词,指车声。

20、无誓违:不会有什么过失。誓,似应作“諐”。諐,古“愆(qiān)”字。愆违,过失。

21、丁宁:嘱咐我。丁宁,嘱咐,后写作“叮咛”。

22、作计:拿主意,打算。

23、义郎:男子的美称,这里指太守的儿子。

24、适:依照。

25、要(yāo):相约。

26、渠(qú)会:同他相会。渠,他。一说是那种相会。渠,那。

27、登即:立即。

28、交语:交相传话。

29、婀娜(ē nuó):轻轻飘动的样子。

30、适:刚才。

31、父母:这里偏指母。

32、恨恨:抱恨不已,这里指极度无奈。

33、单:孤单。

34、不良计:不好的打算(指自杀)。

35、四体:四肢,这里指身体。

36、直:意思是腰板硬朗。

37、黄昏:古时计算时间按十二地支将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时至9时)。下句的“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代的晚上9时至11时)。

38、华山:庐江郡内的一座小山。

39、驻足:停步。

40、谢:告诉。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扩展6)

——中庸原文 40句菁华

1、中庸:据朱熹注,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意。庸,*常。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准则,为常行之礼。

2、天:此处“天”既有“自然的天”的意蕴,也有形而上的哲学内涵。命:赋予。

3、不闻:指听不到的事情。

4、发:发动,显现。

5、中:不偏不倚。

6、育:发育成长,生生不息。

7、仲尼:孔子的字。

8、而:古书中“而”与“能”字意义相同。时中:时刻处于中因而能不偏不倚。

9、知:通“智”。过:超过限度。

10、予:我。此指人们自己,非指孔子。知:通“智”。纳:进入、落入。罟(gǔ):古时用来捉鸟、捕鱼的网。擭(huò):古时用于捕兽的笼子,设有机关。陷阱:捕兽时挖的暗坑。

11、回:指颜回,孔子的弟子,字子渊。

12、拳拳:奉行不辍的样子。服膺(yīng):牢记于心。服,放置。膺,胸口。

13、白刃:雪亮的刀刃。蹈:踩。

14、不变塞:不改变穷困时的志向。塞,穷困。

15、至:极致。

16、造端:开始。

17、睨(nì):斜眼看人。

18、夷狄:古时北方中原地区居民以自己为中心,把四方其他民族都看作未开化之民族。东方的部族称作夷,西方的部族称为狄。

19、正鹄(gǔ):箭靶正中的圆心。

20、微之显:鬼神之事本是隐微的,但又是显现于万物的。

21、诚:真实无妄。掩:遮掩,掩盖。

22、宗庙: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先王之所。飨(xiǎng):祭祀之一种。此处作动词用。

23、王季:周文王的父亲,名季历,周武王即位时追谥为“王季”。

24、作:这里指创业。述:指继承。

25、壹戎衣:即《古文尚书·康诰》中之“壹戎殷”。据郑注,“壹”通“殪”,诛灭。“衣”当为“殷”。

26、周公:名旦,为周武王之弟,辅佐武王伐纣。成:完成,成就。德:德业。

27、序事:安排行祭礼时的职事。

28、郊:古时冬至祭天为郊。社:古时夏至祭天为社。均为天子祭礼。

29、禘(dì):天子宗庙五年一次的大祭。尝:每年秋天的常祭。

30、布:布列,记录。方策:古时书写用的简牍。

31、柔:怀柔,使归顺。

32、举:复兴,振兴。废国:指诸侯*事废弛的。

33、审:详尽。

34、自诚明:由真诚而领悟道理。自,由。

35、杞:杞国,相传夏禹的后代大都居于此地。

36、覆帱(dào):覆盖。

37、队:通“坠”。

38、肫(zhūn)肫:诚恳的样子。

39、暗然:幽暗的样子。日章:日益彰明。章,通“彰”。

40、輶(yóu):轻车,引申为轻。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扩展7)

——屈原《招魂》的详细译文 40句菁华

1、主:守,持有。

2、离:同“罹”,遭。

3、虺(huǐ):毒蛇。

4、益:补。

5、雷渊:神话中的深渊。

6、爢(mǐ):同“靡”,粉碎。

7、从(zòng):同“综”,直。

8、幽都:神话中地下鬼神统治的地方。

9、甘人:以食人为甘美。

10、永:长。招魂者要长声呼唤被招者。

11、像设:假想陈设。

12、网户:刻镂网状空格的门户。朱缀:交缀处涂上红色。

13、尘筵:铺在地上的竹席。

14、曲琼:玉钩。

15、纂组绮缟:指四种颜色不同的丝带。纂,赤色丝带;组,杂色丝带;绮:带花纹丝织品;缟:白色丝织品。

16、射(yì):厌。递:更替。

17、桷(jué):方的椽子。

18、芰(jì)荷:荷叶。

19、文异:文彩奇异。豹饰:以豹皮为饰,指侍卫武士的装束。

20、陂陁(pō tuó):高低不*的山坡。

21、薄:草木丛生。

22、多方:多种多样。

23、挐(rú):掺杂。黄梁:黄小米。

24、辛:辣。行:用。

25、鸧(cāng):即鸧鸹,一种似鹤的水鸟。鸿:大雁。

26、露:借为“卤”。一说借为“烙”。臛(huò):肉羹。蠵(xī):大龟。

27、羽觞:古代一种酒嚣。

28、曾:通“层”。

29、陆离:形容色彩斑斓。

30、搷(tián):猛击。

31、大吕:乐调名。

32、秀先:优秀出众。

33、犀比:犀角制的带钩,用作赌胜负的彩注。一说用犀角制成的。

34、铿:象声词。簴(jù):钟架。

35、汩(yù):形容匆匆而行。

36、贯:通。庐江:洪兴祖《楚辞补注》云:“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谭其骧以为当指今襄阳、宜城界之潼水。春秋时,地为庐戎之国,因有此称。

37、抑:勒马不前。骛(wù):奔驰。若:顺,指进退自如。

38、课:比试。

39、渐(jiān):遮没。

40、湛湛:水深的样子。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扩展8)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

1、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贞:正当。孟陬(zōu):夏历正月。

2、庚寅:指庚寅日。降:降生,出生。

3、扈(hù):披。江离:香草名。辟:同“僻”,幽僻。芷:白芷,香草名。

4、搴(qiān):摘。阰(pí):山坡。

5、揽:采。宿莽:草名,经冬不死。

6、固:本来。众芳:即指下文的椒、桂、蕙、茝等香草,比喻群贤。

7、及:赶上。踵武:足迹。

8、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中情:内心。

9、齌(jì)怒:暴怒。

10、舍:停止。此指停止进谏。

11、“曰黄昏”二句:有些版本无此二句,疑为《九章·抽思》篇中的相似文句所窜入。羌,楚方言发语词。

12、成言:约定。

13、既:本来。难:惮,畏惧。

14、滋:栽种。畹(wǎn):三十亩为畹。

15、树:种植。

16、畦:五十亩为畦。留夷:即芍药。揭车:香草名,花白,味辛。

17、冀:希望。峻茂:高大茂盛。

18、竢(sì):通“俟”,等待。刈(yì):收获。

19、芜秽:长满荒草,喻人才变质。

20、内恕己:对自己宽容。

21、冉冉:渐渐。

22、法:效法。

23、脩姱:洁净而美好。鞿(jī)羁:自我约束。

24、民心:人心。一说指屈原的用心。

25、众女:喻群臣。

26、谣:诋毁。诼(zhuó):诽谤。

27、此态:苟合取容之态。

28、错落变化的句子结构

29、“兮”字的普遍使用

30、对比手法的运用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扩展9)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4、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5、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6、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7、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8、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9、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10、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1、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2、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3、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14、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5、、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16、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17、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18、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19、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20、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1、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2、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23、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24、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5、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6、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27、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8、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9、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30、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