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论语的名言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5、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5、子不语:怪,力,乱,神。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8、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2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2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2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25、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2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7、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31、小人之过也必文。

32、小不忍,则乱大谋。

33、道不同,不相为谋。

3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5、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36、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37、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3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9、夫子温、良、恭、俭、让。

4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1、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4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5、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7、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

4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4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


论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论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1)

——论语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巧言令色,鲜亦仁!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9、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0、言必信,行必果。

1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2、小不忍则乱大谋

13、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14、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1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3.食不语,寝不言。

19、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2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1、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教无类。

2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5、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

26、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

27、诚信是心灵与心灵间最默契的对话。

28、你不真诚,我不真诚,何来真诚?你不守信,我不守信,叫谁守信?

29、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30、、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1、、寝不尸,居不容。

3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3、、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4、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36、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3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38、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3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 《论语》

40、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孔子 《论语》

4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论语》

4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

43、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 《论语》

44、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45、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47、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

48、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49、“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孔子《论语》

5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论语名言警句3

  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2)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子不语:怪,力,乱,神。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2、朽木不可雕也。

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4、吾日三省吾身

1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16、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0、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4、其使民也义。

25、放于利而行,多怨。

2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7、不学礼,无以立。

2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9、过,则匆惮改。

3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2、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3、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6、是可忍,孰不可忍?

37、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9、夫子温、良、恭、俭、让。

4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1、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4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5、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6、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7、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4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中的名言4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论语中的名言3

  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论语中的名言4

  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3)

——论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巧言令色,鲜亦仁!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1、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急不继富。

1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4、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

1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 《论语》

16、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 《论语》

17、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孔子 《论语》

18、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

1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20、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2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

23、不知生,焉知死 《论语》

24、“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 《论语》

2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 《论语》

26、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 《论语》

27、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

28、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 《论语》

29、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 《论语》

30、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31、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李嘉诚

32、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33、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34、明明白白我的心,诚诚信信我的行。

35、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36、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37、一次失信的债务,需一生去偿还。

38、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39、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40、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41、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42、人人诚实千家暖,行行守信万代春。

43、以诚律己,心正胸坦肠清显理念;用信昭人,业兴财旺事顺见精神。

44、诚信是心灵与心灵间最默契的对话。

45、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46、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

47、诚实的人从不为自己的诚实而感到后悔。

48、一言九鼎重千秋。

49、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5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论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4)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5、、小人之过也必文。

6、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7、9 、放于利而行,多怨。

8、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9、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1、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2、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1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7、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8、邦无道,危行言孙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1、巧言令色,鲜亦仁!

2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7、巧言令色,鲜亦仁!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2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3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37、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38、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39、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40、佛Z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4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42、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43、不学礼,无以立。

4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7、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0、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4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论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5)

——论语中的经典哲理名言 50句菁华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3、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5、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9、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10、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18、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0、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2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2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26、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9、子曰:今之*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生之言,亦可以为*矣。

3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3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3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3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40、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4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4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50、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论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6)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1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15、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6、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7、不患人之不己知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0、仁者,其言也切

2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9、寝不尸,居不容。

30、有事弟子服其劳

31、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3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3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3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3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3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38、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39、“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孔子《论语》

40、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4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4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45、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

46、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往事不可追,来世不可待也。

47、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8、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孔子说了:“(如果)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长处(优点),而跟从;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5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

  ——译:孔了说“聪敏而好学,不以向下面的人请教为耻……”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