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3 00:00:00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4、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11、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3、以约失之者鲜矣【译】孔子说:“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1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真象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我还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15、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1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原】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译】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
1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的。
2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用不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样。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
24、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2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1、朝闻道,夕死可矣。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4、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3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36、君子*之美,不*之恶。(《颜渊》)
3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8、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3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4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扩展1)
——劝学原文及翻译 40句菁华
1、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2、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3、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4、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5、与:和。
6、大:非常,十分。
7、待:等待。
8、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9、当涂:当道,当权。
10、以:介词,用。
11、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2、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14、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15、及:到了……的时候。
16、论议:讨论议事。
17、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18、别:离开。
19、元:原本、本来。
20、长:长期。
21、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22、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辞。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古代学官名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15、耳:而已,罢了。 16、乃:于是,就。 17、及:到了…的时候。 18、过:到;到达。 19、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20、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1、非复:不再是。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3、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比的上。 24、就:从事。 25、遂:于是,就。 26、士别三日: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27、何:为什么。 28、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29、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30、始:开始。 31、与:和。 32、论议:谈论,商议。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今:现在。 36、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7、复:再。 38、即:就。 39、拜:拜见。 40、待:等待。 41、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42、更:重新。 43、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刮目:擦擦眼睛。 44、更:重新。 45、邪(yé):通“耶”,语气词。 46、乎:啊。表感叹语气。 47、以:用。 48、见事:认清事物。 49、岂:难道。 50、当:应当。 51、益:好处。 52就:归于。
23、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4、已:停止。
25、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26、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27、挺:直。
28、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29、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30、及:到了的时候。
31、更(gēng):重新。
3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3、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己。”
34、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35、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36、致 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3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38、利足:脚步快。
39、绝:横渡。
40、螯:蟹钳。
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扩展2)
——论语经典名句参考 40句菁华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6、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7、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1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17、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篇》)
19、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
2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2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论语·为政篇》)
2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论语·述而篇》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
2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
26、子曰:“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尔》)
28、、知者乐水,仁这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篇》)
3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篇》)
31、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篇》)
32、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篇》)
3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篇》
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篇》)
36、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言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篇》)
3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9、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0、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
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扩展3)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9、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1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4、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6、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7、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0、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1、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2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3、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5、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6、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7、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8、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0、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扩展4)
——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 60句菁华
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4、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9、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8、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9、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20、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2、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3、德不孤,必有邻。
24、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5、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26、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27、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29、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3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1、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32、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5、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36、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37、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38、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9、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4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41、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42、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43、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4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46、近者说,远者来。
4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8、从心所欲,不逾矩。
49、放于利而行,多怨。
50、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5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52、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5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4、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55、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56、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7、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自省焉。
58、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5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6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扩展5)
——经典古诗词名句及解释鉴赏 40句菁华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20、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2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2、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2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2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2、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3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34、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3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3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3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来源:
3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40、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扩展6)
——诗经名句加翻译 40句菁华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选自《大雅·抑》)
2、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3、明明上天,照临下土。——《小雅·小明》
4、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大雅·文王》
5、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大雅·早麓》
6、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大雅·既醉》
7、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大雅·卷阿》
8、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大雅·荡》
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1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1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1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1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6、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7、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8、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9、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选自《小雅·棠棣》)
翻译: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
2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选自《小雅·白驹》)
翻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它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如玉般美好。
2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小雅·小旻》无论何人,面临深渊,惟恐坠落。脚踏薄冰上,恐怕薄冰裂开而陷下去。这是说面临危险时,人自然就会提高警觉。
22、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小雅·蓼莪》父母已经去世,我忧惭满怀。没有父亲,我该依恃谁呢?失去母亲,我该依赖谁呢?真不如死了。
2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卫风·淇澳》以各种不同原料进一步加工,而成完美的艺术品。就是说要用功再用功,修养再修养,用玉石骨牙的切磋琢磨,来形容学养上的努力及恒心。
24、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大雅·既醉》
【译文】这诗是表示对人的好意致谢。我受到有礼的款待,喝足了酒,醉薰薰的。并且饱受君子的德言,受益非浅,心中十分感念。
25、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译文】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又艳。不期而遇真正巧,正好适合我心愿。
26、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译文】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它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如玉般美好。
2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8、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送我一只大木瓜,我以美玉来报答。不仅仅是为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注:风诗中,男女定情后,男多以美玉赠女。)
2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选自《国风·秦风·蒹葭》)
翻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0、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选自《国风·邶风·绿衣》)
翻译: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31、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选自《小雅·鹿鸣》)
翻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32、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选自《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翻译: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
3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选自《小雅·鹤鸣》)
翻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3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选自《国风·邶风·击鼓》)
翻译:生死都与你在一起,和你一起立下誓言。
35、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小雅·鹤鸣》鱼儿或在河水浅处,或潜藏于水底深渊。比喻贤者隐遁,如在深渊,且不喜出仕。在位者应多留意出世的隐士,使隐者能为己所用。
36、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大雅·卷阿》
【译文】凤凰在高山上鸣叫,梧桐树很茂盛的屹立在山的东边。这都是表示太*盛世的景象,也惟有天下太*,才有此征象。
37、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大雅·荡》
【译文】殷商的覆亡,可做为我周代的借镜;至于殷商则应以离其不远的夏桀为鉴镜。历史是一面镜子,能记取历史的教训,才不致再造成同样的悲剧。
1、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译文】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又艳。不期而遇真正巧,正好适合我心愿。
3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39、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和玉器媲美。
4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只)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扩展7)
——论语名句欣赏 40句菁华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4、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6、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7、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9、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1、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7、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1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5、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6、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27、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2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2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30、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3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孟子》
32、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译文】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孟子
33、志帅气,气帅体——孟子
34、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孟子《校人烹鱼》
35、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3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
37、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孟子
38、"偏颇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片面;过度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缺陷;邪僻的言辞,我能知道他的偏差;闪躲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困境。——"孟子《孟子》
39、志,气之帅也——孟子
40、君主视臣子为手足,臣子就会视君王为腹心;君主视臣子为狗马,臣子就会视君主为常人;君主视臣子为泥土草芥,臣子就会视君主为仇敌。所以说,君主仁,则无人不仁;君主义,则无人不义。——孟子《孟子》
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扩展8)
——论语好词好句 40句菁华
1、众星捧月 驷不及舌 戒奢宁俭
2、而立之年 犬马之养 敏而好学
3、近悦远来 当仁不让 人而无信
4、欲罢不能 中庸之道 金声玉振
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7、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9、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2、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13、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14、无可无不可。
15、君子有三戒。
16、不学诗,无以言。
17、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1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9、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0、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1、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3、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24、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5、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6、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27、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9、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4、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3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9、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40、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扩展9)
——论语中孔子的名言 40句菁华
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5、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6、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8、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9、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3、过,则匆惮改。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8、刚、毅、木、讷近仁。
29、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0、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31、礼之用,和为贵。
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3、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6、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3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38、是可忍,孰不可忍?
3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4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经典名句 150句菁华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 60句菁华古诗文名句及作者出处 50句菁华英语名言名句带翻译 50句菁华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 50句菁华论语名言警句 50句菁华论语经典名句 50句菁华《论语》经典名句 40句菁华劝学原文及翻译 40句菁华孔子论学习《论语》名言名句 40句菁华孔子经典论语名句 40句菁华淘宝评论语 40句菁华经典古诗词名句及解释鉴赏 40句菁华英文谜语和答案及翻译 40句菁华诗经名句加翻译 40句菁华论语名句欣赏 40句菁华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论语经典名句参考 40句菁华论语孔子的语录 40句菁华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 40句菁华论语好词好句 40句菁华论语的好词好句 40句菁华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道家经典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40句菁华青春唯美的英语句子及翻译 40句菁华《河中石兽》重点字注音及翻译注释 30句菁华《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30句菁华
幼儿园母亲节祝福语 300句菁华个性励志签名 150句菁华七夕节祝福句子 60句菁华五一客户祝福语 60句菁华家长对孩子期末评语 60句菁华朋友过生日文案 60句菁华qq性签名爱情版2021年 50句菁华一个人品茶的句子 50句菁华中考毕业后的祝福语 50句菁华励志工作格言 50句菁华品行谚语 50句菁华圣诞节贺词 50句菁华天气冷问候语 50句菁华我真的很喜欢你句子 50句菁华新年努力工作正能量的句子 50句菁华春节拜年幽默句子 50句菁华理想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祝福唯美句子 50句菁华
表示对某人心寒的句子 50句菁华风景心情说说 50句菁华2020年振奋人心的考试口号大集合 40句菁华夜悲伤的句子 40句菁华对领导干部的评价150例 40句菁华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句 40句菁华描写孤独的诗句 40句菁华王者荣耀英雄语录 40句菁华腊八节日的祝福语 40句菁华芒种的优美句子 40句菁华设计的口号 40句菁华走心父亲节的文案 40句菁华跨年的独特简短祝福语 40句菁华迎接四月的正能量早安祝福语 40句菁华迎接12月的暖心文案 40句菁华送老师的赠言 40句菁华高中优美毕业留言 40句菁华2021给母亲的三八妇女节祝福语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