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分子的特征:

4、加热时,应注意离火的远近,外焰温度最高,用外焰加热,不要碰到灯芯(以防受热不均而炸裂)。

5、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6、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7、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8、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9、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10、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1、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12、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3、三大化学肥料:n、p、k

14、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5、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6、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7、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8、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19、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0、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21、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2、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3、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24、天然气:甲烷(ch4)

25、生铁/钢:(fe)

26、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27、铁锈:(fe2o3)

2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29、甲烷(ch4):沼气

30、煤气:一氧化碳(CO)

31、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3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3、氧化钙(CaO):生石灰

34、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35、氢氯酸(HCl):盐酸

36、乙酸(CH3COOH):醋酸

37、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38、物质的组成

39、物质的分类

40、溶液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1)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2、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3、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5、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6、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7、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8、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1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1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12、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3、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4、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5、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6、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7、过滤操作中有“三*”:(1)漏斗下端紧*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在玻璃捧引流。

18、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9、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20、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2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2、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3、量筒的使用

24、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

25、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7—p9

2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27、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28、注意事项:

29、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0、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

31、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32、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3、地壳中各元素含量顺序:o si al fe

34、元素符号的意义:a.表示一种元素.b.表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5、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6、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离子符号表示式xn+或xn-,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例如,al3+表示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so42-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

37、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38、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39、可燃性c+ o2==(点燃) co2 2c+ o2== 2co

40、无定形碳 1.木炭和活性炭 吸附性

41、炭黑 颜料

42、实验装置:固液常温下

43、用途:灭火,做气体肥料,化工原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及做制冷剂

44、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45、合金定义:在金属中加热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46、物理性质:有光泽,能导电,能导热,延展性,弯曲性

47、设备:高炉

48、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蒸馏水煮沸B.高粱酿成酒C.铁制品生锈D.糕点变质

49、既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又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用氢气充气球B.用二氧化碳灭火C.用食醋除去水垢D.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5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清新空气C.不锈钢D.冰、水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2)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硫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放热、有刺激味气体生成、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CO还原氧化铁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 蓝色沉淀生成。

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5、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6、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7、实验装置p34、p35

8、操作步骤:

9、水的性质

10、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1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12、水的净化(1)、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2)、过滤(3)、消毒(加氯气或一氧化二氯)

13、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体变无色,也可以除臭味。

14、过滤: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贴” “二低” “三靠”)

15、人类拥有的水资源p57—p59

16、爱护水资源——节水标志

17、元素符号的书写: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

18、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9、离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

20、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2h2o

21、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22、无定形碳 1.木炭和活性炭 吸附性

23、炭黑 颜料

24、太阳能

25、纯金属 铜 铁 铝 钛

26、原理:fe2o3+3co==2fe|+3co2

27、设备:高炉

28、防止铁生锈地方法:1.干燥,2.加一层保护膜3.改变其内部结构

29、金属资源保护措施:1.防止金属腐蚀;2.金属的回收利用;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30、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31、加热通入CO2的红色石蕊溶液:红色变为紫色。

32、大理石与稀盐酸: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3、Na2CO3粉末与稀盐酸: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4、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35、铜丝放入AgNO3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无色溶液变成蓝色。

36、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7、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38、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

39、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40、用途:灭火,做气体肥料,化工原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及做制冷剂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3)

——初中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

1、镁条放入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迅速溶解,放出热量。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3、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4、、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5、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6、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7、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8、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9、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0、三大化学肥料:n、p、k

11、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12、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13、石灰石/大理石:(caco3)

14、氧化钙(cao):生石灰

15、乙醇(c2h5oh):酒精

16、汞(hg):水银

17、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18、白色沉淀: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

19、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20、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2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2、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23、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24、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25、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2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27、(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28、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29、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30、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31、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32、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33、溶液

34、*燃烧: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斑斓

35、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3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37、黄绿色气体:氯气

38、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9、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40、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炉。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4)

——高考化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羧酸的分类:按羧基的数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根据分子里的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按烃基不同:脂肪酸、芳香酸;按C原子数目:低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

2、(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3、摩尔(mol):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5、摩尔质量(M)

6、气体摩尔体积(Vm)

7、反应原理:用强氧化性物质(如MnO2、KMnO4等)和浓盐酸反应。

8、最重要的还是要上课听讲。听课的重要性不用多介绍,道理大家都懂,只不过学霸做到了,而学渣只看到了,听讲的时候除了要集中精力,而且一定要多积极思考,随时准备向老师提问。

9、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

10、氧族元素

1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2、镁铝铁

13、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化学实验设计

16、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7、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等的分子数。

18、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9、核素

20、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21、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22、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3、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24、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25、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26、在原子里,原子核位于整个原子的中心,电子在核外绕核作高速运动,因为电子在离核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我们可以看作电子是在核外分层排布的。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我们得知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以下规律:

27、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28、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不要求)、吸附、纸上层析、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2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H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30、Fe +2NO3- +8H+ = 3 Fe2+ +2NO↑+4H2O

31、注意题目要求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3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3、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34、AgOH遇水分解

35、了解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等概念,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原理;

36、什么叫热化学方程式?为什么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37、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 热量,△H 0;反之,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 热量,△H 0。

38、4克硫粉完全燃烧时放出37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9、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 ). A.2H2(g) + O2(g)= 2H2O(g);△H1 2H2(g) + O2(g) = 2H2O(l);△H2 B.S(g) + O2(g) =SO2(g); △H1 S(s) + O2(g) = SO2(g);△H2 C.CO(g) + 1/2 O2(g) = CO2(g);△H1 2CO(g) + O2(g) = 2CO2(g);△H2 D.H2(g) +Cl2(g)=2HCl(g);△H1 1/2 H2(g) + 1/2 Cl2(g) = HCl(g);△H2

40、注重实验。

41、重视反应过程和实质。

42、学会交流。

43、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共存的分析、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44、关于电化学的分析。

45、重要官能团的结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化。

46、以硅及其氧化物为线索的碳族元素。

47、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48、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9、化学反应速度、化学*衡

50、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1、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 (“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52、化学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

53、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

54、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可以

55、浓硫酸的脱水性(使木条、纸片、蔗糖等炭化;乙醇脱水制乙烯)

56、高沸点(不挥发性)(制挥发性酸)

57、S02与C1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58、浓硫酸的作用:①浓硫酸与Cu反应一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一催化性说水性③实验室制取确基苯一催化剂、吸水剂国酯化反应一催化剂、吸水剂⑤蔵糖中倒入浓硫酸一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胆矾中加浓硫酸一吸水性。

59、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①;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⑤葡萄糖;③麦芽糖(均在职性环境下进行)

60、要提高表达能力。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5)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

1、半径

2、密度

3、收集装置的选用应考虑:

4、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10、硫与*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11、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13、羧酸:在分子里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接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羧酸。一元羧酸的通式:R—COOH,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nH2nO2。

14、羧酸的分类:按羧基的数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根据分子里的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按烃基不同:脂肪酸、芳香酸;按C原子数目:低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

15、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较普遍,羧酸既存在同类的同分异构体,也存在羧酸与酯的同分异构体。

16、酯的物理性质:低级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酯的密度一般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1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18、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19、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20、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21、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2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3、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24、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25、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26、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27、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是8个电子,但He原子为2个电子。

28、优先放电原理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阳极放电顺序为:活泼金属阳极(Au、Pt除外)>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F-。阴极:Ag+>Hg2+>Fe3+>Cu2+>H+>b2+>Sn2+>Fe2+>Zn2+>Al3+>Mg2+>Na+>Ca2+>K+。

29、优先氧化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则加入一种氧化剂时,优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如还原性:S2->I->Fe2+>Br->Cl-,在同时含以上离子的溶液中通入Cl2按以上顺序依次被氧化。

30、优先挥发原理当蒸发沸点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时:低沸点的物质优先挥发(有时亦可形成共沸物)。将100克36%的盐酸蒸发掉10克水后关于盐酸浓度变小,因为HCl的沸点比水低,当水被蒸发时,HCl已蒸发掉了。石油的分馏,先挥发出来的是沸点最低的汽油,其次是煤油、柴油、润滑油等。

31、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那么A的转化率不一定降低。对于有多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的可逆反应,增加A的量,A的转化率一定降低;但对于反应:2NO2(气)==N2O4(气)当它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若增大NO2的浓度时,因体系内压强增大,从而时*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及*衡向右移动。那么此时NO2的转化率不是减小,而是增大了。

3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33、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2-、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34、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35、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36、含有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37、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38、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39、羧酸的分类:按羧基的数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根据分子里的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按烃基不同:脂肪酸、芳香酸;按C原子数目:低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

40、酯的结构特征: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酯的特征结构是-COO-,羧酸酯的一般通式为RCOOR′由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酸酯化反应得到的酯,可以用通式CmH2m+1COOCnH2n+1(或CnH2nO2)表示。与饱和一元羧酸为同分异构体。

41、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42、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43、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44、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4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46、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47、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48、盐类的水解

49、有机物的燃烧

50、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6)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讪shàn笑吐绶shòu鸡沼zhǎo泽木屐jī

4、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5、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6、遇到生词不要急,试题中一旦出现生词,一般会注上中文词义,如果没有注出词义,那么学生应该这样处理:

7、词语解释:

8、课文内容把握

9、当涂:当道,当权

10、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11、涉猎:粗略地阅读。

12、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13、见事:认清事物

14、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1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与有志之士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重新认识他。

1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1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置身于世外,洁身自好,保持高洁情操的思想感情。

18、品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深层含义。

1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情感?

20、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21、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22、诗人的家书从哪里寄向哪里?是从哪个方面寄?

23、诗中表明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中描写长江长江潮*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阔,风正一帆悬”。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4、风雨是春天的使者,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本诗中与该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5、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对早春的认识,请你把这一认识运用到所有事物就会得出一个普遍性的道理。

26、这首诗描写边塞的战斗场面,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选用黑、金、红、紫等色调浓艳的词,极力渲染浓重悲壮的意境;也用压、摧、凝等动词烘托了战争紧张激烈的气氛。

27、历代诗评家认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字和“开”字用得极佳。请你分别赏析。

28、“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本曲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9、试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

30、“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两幅怎样的画面?两幅画面是否矛盾?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吗?

31、运用拟人手法渲染忧国忧民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33、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提示其含义。

34、请再写出古诗词中忧国思乡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5、写边地风光的名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6、运用夸张、对偶、拟人描写沙漠,突出边地奇寒和行路难及作者的豪放情怀,惆怅之情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38、本诗的主旨是: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3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勾勒了怎样的雪景?在诗中起怎样的作用?

40、本诗的主要内容是送别,为什么“咏雪”?二者有着怎样的联系?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7)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三字经”法记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黑吉辽,内蒙古,京津冀,晋豫鲁,赣皖浙,苏浙沪,滇黔蜀,鄂湘渝,陕甘宁,青新藏,桂粤琼,港澳台。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3、*各大山脉走向课本图P26图2.6。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5、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6、*四大工业基地

7、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内蒙古高原(地面*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云贵高原(崎岖不*,石灰岩分布),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纬度),三大*原是东北*原(面积)、华北*原、长江中下游*原。

8、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其次是冬季风的影响。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该线以北低于0℃,有冰期;该线以南高于0℃,无冰期。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是新疆吐鲁番;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9、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也是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南京位于湿润地区,北京位于半湿润地区。不同干湿地区植被景观也存在差异,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10、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有:

11、全国土地日是6月25日。

12、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的空间分部的规律是南多北少。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四类干温地区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东多西少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13、秦岭准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界线。

14、地理位置:(图6.3 p19)

15、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16、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17、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18、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9、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20、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1、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22、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2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4、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25、亚热带季风气候

26、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带

27、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原面积狭小,最高峰为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交通以海洋运输为主。

28、南极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的*均厚度达2000多米,淡水资源丰富。

29、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

30、亚洲地广人多,约有36.8亿的人口,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

31、亚洲经济发展不*衡,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为发展*家。

3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洋的西岸。

33、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其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壮族。

34、地形:青藏地区*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35、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全年干旱少雨,辐射强烈,植被较少。

36、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第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就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宜昌市。

37、*各大山脉走向课本图P26图2.6。

38、*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至嘉定高速,全长19千米,1984年建成。

39、*四大工业基地

40、气候:*北方地区主要是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8)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请划分本文的层次,并概括大意。

3、庄子不直截了当的阐述自己思想,而用故事进行比喻,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4、庄子在《惠子相梁》一文中,通过什么方式来说理的,这样说理有什么好处?

5、庄子为什么在文章中会认为鱼儿是快乐的呢?

6、开篇点题;

7、点明中心,升华中心;

8、“学者不禁心里有些发虚了,他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关掉了扩音机”学者为什么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9、重点词语积累。

10、文学常识积累。

11、探究文中的思想感情,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进而了解社会人生。

12、字词: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温厚

13、线索法

14、支点法

15、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

16、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17、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18、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1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20、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2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22、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2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2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25、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26、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27、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28、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29、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30、短语

31、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32、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19、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34、请写出冰心的《繁星;春水》中有关母爱的诗句

35、请写出24节气中春季的6个节气,并解释“惊蛰”的含义

36、请写出两个有关春天的农谚

  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B春雨贵如油

37、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千里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所以(就以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

3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马鞭赶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0、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三)课文分析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9)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2、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3、圆周率实验:

4、圆的周长公式:C=πdd=C÷π

5、取近似数的方法: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7、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或整数

8、原价×折扣=现价 营业额×税率=应纳税额 本金×利率×时间=利息

9、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0、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11、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的倍数。

12、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13、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公因数就是1。

14、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15、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6、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17、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18、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9、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2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21、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23、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24、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25、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26、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27、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28、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9、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30、文化教育支出了多少元?购买衣物支出了多少元?

31、购买衣物的支出比文化教育支出少百分之几?

32、乘法交换律:

33、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34、小数乘法法则:

35、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36、小数除法法则:

37、、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38、、长方形

39、梯形

40、圆锥体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10)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亿以上数的写法:

2、比较数的大小:

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4、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与*的大小有关系,*得越大,角越大。

5、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

6、量角的步骤:

7、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8、用三角板可以画的角: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

9、积的变化规律:

10、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11、速度单位通常有:千米/时、米/分、米/秒等。

12、在同一个*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行。

1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14、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特点:有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

15、从梯形上底任取一个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16、长方形是特殊的*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17、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

18、商的变化规律:

19、做作业的习惯

20、复试统计图一般由图号、图形、图目、图注等组成。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常见的有条形统计图、扇型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网状统计图。

21、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3、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24、差=被减数-减数

25、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7、它们的进率是1000,即1升=1000毫升

28、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估算: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够除商就是两位数,如果不够,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商是一位数。

29、统计表中合计是几个项目数量的总计。

30、分析问题从问题想起,去寻找相关的已知条件,逐步解答问题。

31、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数量多,可能性就大;数量少,可能性就小。

32、线段有两个端点,可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不可测量;直线没有端点,不可测量。

33、直角等于90度,*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34、多位数的读法:

35、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36、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

3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的'大小,*得越大,角越大。

38、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这点到这条直线的垂足之间的长度叫距离。

39、两条*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0、烙饼类问题策略: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