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2 00:00:00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3、物质的量浓度.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5、实验装置:根据反应原理和气体净化、收集、尾气处理等实验步骤及常见仪器的性能,制备干燥、纯净的Cl2。
6、有机物“块”。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7、基本实验“块”。这一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含仪器、基本操作、制备、鉴别(定)、提纯、定量实
8、最重要的还是要上课听讲。听课的重要性不用多介绍,道理大家都懂,只不过学霸做到了,而学渣只看到了,听讲的时候除了要集中精力,而且一定要多积极思考,随时准备向老师提问。
9、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
10、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11、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
12、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混浊。
13、方程式计算
14、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5、实验室制法
16、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
17、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
18、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9、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21、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2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还可能是分子,阴、阳离子、基团(如羟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25、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26、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乙炔等。
27、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
28、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9、电解质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0、看反应物和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31、使甲基橙呈红色。 4.加镁粉放氢气。
32、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33、了解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等概念,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原理;
34、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 ). A.2H2(g) + O2(g)= 2H2O(g);△H1 2H2(g) + O2(g) = 2H2O(l);△H2 B.S(g) + O2(g) =SO2(g); △H1 S(s) + O2(g) = SO2(g);△H2 C.CO(g) + 1/2 O2(g) = CO2(g);△H1 2CO(g) + O2(g) = 2CO2(g);△H2 D.H2(g) +Cl2(g)=2HCl(g);△H1 1/2 H2(g) + 1/2 Cl2(g) = HCl(g);△H2
35、重视反应过程和实质。
36、学会交流。
37、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38、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39、以氮的氧化物,硝酸,氨气,氨水,铵盐为线索的氮族元素。
40、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4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42、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4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44、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 (“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45、H2SO4有强氧化性
46、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不生成三氧化硫)
47、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
48、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9、S02能作漂白剂。S0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 液。S02 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0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02使含酚酞的Na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50、S02与C1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高考化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高考化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1)
——高考化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羧酸的分类:按羧基的数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根据分子里的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按烃基不同:脂肪酸、芳香酸;按C原子数目:低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
2、(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3、摩尔(mol):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5、摩尔质量(M)
6、气体摩尔体积(Vm)
7、反应原理:用强氧化性物质(如MnO2、KMnO4等)和浓盐酸反应。
8、最重要的还是要上课听讲。听课的重要性不用多介绍,道理大家都懂,只不过学霸做到了,而学渣只看到了,听讲的时候除了要集中精力,而且一定要多积极思考,随时准备向老师提问。
9、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
10、氧族元素
1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2、镁铝铁
13、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化学实验设计
16、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7、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等的分子数。
18、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9、核素
20、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21、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22、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3、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24、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25、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26、在原子里,原子核位于整个原子的中心,电子在核外绕核作高速运动,因为电子在离核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我们可以看作电子是在核外分层排布的。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我们得知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以下规律:
27、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28、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不要求)、吸附、纸上层析、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2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H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30、Fe +2NO3- +8H+ = 3 Fe2+ +2NO↑+4H2O
31、注意题目要求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3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3、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34、AgOH遇水分解
35、了解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等概念,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原理;
36、什么叫热化学方程式?为什么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37、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 热量,△H 0;反之,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 热量,△H 0。
38、4克硫粉完全燃烧时放出37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9、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 ). A.2H2(g) + O2(g)= 2H2O(g);△H1 2H2(g) + O2(g) = 2H2O(l);△H2 B.S(g) + O2(g) =SO2(g); △H1 S(s) + O2(g) = SO2(g);△H2 C.CO(g) + 1/2 O2(g) = CO2(g);△H1 2CO(g) + O2(g) = 2CO2(g);△H2 D.H2(g) +Cl2(g)=2HCl(g);△H1 1/2 H2(g) + 1/2 Cl2(g) = HCl(g);△H2
40、注重实验。
41、重视反应过程和实质。
42、学会交流。
43、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共存的分析、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44、关于电化学的分析。
45、重要官能团的结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化。
46、以硅及其氧化物为线索的碳族元素。
47、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48、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9、化学反应速度、化学*衡
50、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1、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 (“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52、化学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
53、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
54、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可以
55、浓硫酸的脱水性(使木条、纸片、蔗糖等炭化;乙醇脱水制乙烯)
56、高沸点(不挥发性)(制挥发性酸)
57、S02与C1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58、浓硫酸的作用:①浓硫酸与Cu反应一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一催化性说水性③实验室制取确基苯一催化剂、吸水剂国酯化反应一催化剂、吸水剂⑤蔵糖中倒入浓硫酸一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胆矾中加浓硫酸一吸水性。
59、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①;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⑤葡萄糖;③麦芽糖(均在职性环境下进行)
60、要提高表达能力。
高考化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2)
——分享高中化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化学方程式:
2、Na2CO3: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
3、CaSO4.2H2O:石膏(生石膏) 2CaSO4·.H2O :熟石膏
4、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CaO:生石灰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5、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
6、FaSO4·7H2O:绿矾 KAl (SO4)2·12H2O:明矾 CuSO4·5H2O:胆矾、蓝矾
7、刚玉:Al2O3
8、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9、水煤气:CO和H2
10、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11、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12、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Mg2+ >Na+ >Ca2+>K+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13、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
14、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
15、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16、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7、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8、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9、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0、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同Cu(OH)2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 —— 2Ag
21、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22、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23、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24、生铁的含C量在:2%——4.3% 钢的含C量在:0.03%——2% 。粗盐:是NaCl中含有MgCl2和 CaCl2,因为MgCl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HNO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NaOH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25、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26、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均为10-100nm
27、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8、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29、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30、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31、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32、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33、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34、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35、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 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36、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是8个电子,但He原子为2个电子。
37、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命题角度为是否违反电荷守恒定律。
38、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
39、物质的量的单位单位:克/摩符号:g/mol
40、计算公式:n=N/NAn=m/M
41、离子反应
42、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单质蒸汽(如不能为溴水)。条件:光照
43、酮类、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等物质的加成:H2
44、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45、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和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
46、NaOH等强碱:因为Br2 +H2O = HBr + HBrO 加入NaOH后 *衡向右移动
47、Na2CO3等盐:因为 Br2 +H2O = HBr + HBrO
48、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8. 煤产品(煤焦油)
49、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3. S(-2)的化合物:硫化氢、氢硫酸及硫化物
50、有机物:蛋白质、氨基酸
高考化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3)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
1、半径
2、密度
3、收集装置的选用应考虑:
4、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10、硫与*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11、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13、羧酸:在分子里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接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羧酸。一元羧酸的通式:R—COOH,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nH2nO2。
14、羧酸的分类:按羧基的数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根据分子里的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按烃基不同:脂肪酸、芳香酸;按C原子数目:低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
15、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较普遍,羧酸既存在同类的同分异构体,也存在羧酸与酯的同分异构体。
16、酯的物理性质:低级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酯的密度一般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1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18、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19、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20、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21、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2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3、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24、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25、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26、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27、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是8个电子,但He原子为2个电子。
28、优先放电原理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阳极放电顺序为:活泼金属阳极(Au、Pt除外)>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F-。阴极:Ag+>Hg2+>Fe3+>Cu2+>H+>b2+>Sn2+>Fe2+>Zn2+>Al3+>Mg2+>Na+>Ca2+>K+。
29、优先氧化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则加入一种氧化剂时,优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如还原性:S2->I->Fe2+>Br->Cl-,在同时含以上离子的溶液中通入Cl2按以上顺序依次被氧化。
30、优先挥发原理当蒸发沸点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时:低沸点的物质优先挥发(有时亦可形成共沸物)。将100克36%的盐酸蒸发掉10克水后关于盐酸浓度变小,因为HCl的沸点比水低,当水被蒸发时,HCl已蒸发掉了。石油的分馏,先挥发出来的是沸点最低的汽油,其次是煤油、柴油、润滑油等。
31、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那么A的转化率不一定降低。对于有多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的可逆反应,增加A的量,A的转化率一定降低;但对于反应:2NO2(气)==N2O4(气)当它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若增大NO2的浓度时,因体系内压强增大,从而时*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及*衡向右移动。那么此时NO2的转化率不是减小,而是增大了。
3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33、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2-、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34、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35、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36、含有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37、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38、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39、羧酸的分类:按羧基的数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根据分子里的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按烃基不同:脂肪酸、芳香酸;按C原子数目:低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
40、酯的结构特征: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酯的特征结构是-COO-,羧酸酯的一般通式为RCOOR′由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酸酯化反应得到的酯,可以用通式CmH2m+1COOCnH2n+1(或CnH2nO2)表示。与饱和一元羧酸为同分异构体。
41、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42、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43、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44、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4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46、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47、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48、盐类的水解
49、有机物的燃烧
50、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高考化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4)
——生物高考知识点 60句菁华
1、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2、赤道板就是细胞板。
3、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4、有少量抗体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5、真核生物的同一个基因片段可以转录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mRNA。原因:外显子与内含子的相对性。
6、只有顶芽才能产生生长素、侧芽不能产生生长素。
7、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8、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
9、不让H2O2接触皮肤,H2O2有一定的腐蚀性
10、肝脏研磨液必须是新鲜的,因为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放置过久,可受细菌作用而分解,使肝脏组织中酶分子数减少,活性降低
11、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12、加SiO2为了研磨得更充分。
13、类比推理法。萨顿根据类比推理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14、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15、处理插条: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16、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17、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18、胚芽鞘: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胚芽鞘分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19、生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运输。
20、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解出方法为:摘掉顶芽。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21、生长素的作用:a、两重性: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b、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根、芽、茎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10-8、10-4(mol/L)。
2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24、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
25、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6、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27、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面积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传递、转化(少数叶绿素a)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28、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9、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30、种群密度
31、(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32、概念及其反应式
33、光合作用的过程
34、生物进化方面:
35、核糖体有游离的也有吸附在内质网上的,是产生蛋白质的机器。
36、每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所以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受体是有许多种的,而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37、转基因作物与原物种仍是同一物种,而不是新物种。基因工程实质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为定向变异。
38、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的细胞分裂过程一定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39、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
40、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
4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42、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43、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44、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染色质两种状态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5、需要熟悉的动物:草履虫、水螅、蝾螈、蚯蚓、蜣螂、果蝇。
46、需要熟悉的酶:ATP 水解酶、ATP 合成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DNA 解旋酶、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限制酶、RNA 聚合酶、转氨酶、纤维素酶、果胶酶。
47、每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所以人体内的 B 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MHC 受体是有许 多种的,而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48、2 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9、1 以C、H、O、N、P、S为主的几十种化学元素
50、2、4 脂类
51、1、1 细胞膜——物质交换的门户
52、1、3 细胞核——遗传的中心
53、1 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周期性——细胞周期
54、2 细胞的分化、癌变(畸形分化)和衰老
55、2 酶的性质及实验研究
56、3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与合理灌溉
57、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58、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成的mRNA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59、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其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值不同。
60、据子代性状判断:
高考化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5)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60句菁华
1、二种环境描写:
2、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3、“以字行”,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举办成年礼,弱冠和及笄,不然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以字行”是指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4、“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正三品,位于九卿之列,其副官为“大理寺少卿”,从四品。光禄寺: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
5、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6、得:此言得之(对)
7、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8、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近
10、而人之所罕至焉 稀少
11、唐浮屠始舍于其址(介宾短语后置句),而卒葬(于)之(省略句)
1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无特殊句式)
13、抓修辞手法
14、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5、冯:浩浩乎如冯(png)虚御风(通凭,乘)
16、于:
17、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18、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19、舅夺母志(改变)
20、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21、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22、则刘病日笃(病重)
23、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24、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25、之: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助词,的。)
26、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27、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
28、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29、践辞曰(推辞)
30、旅进旅退(俱,共同)
31、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
32、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33、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34、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
35、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36、敲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37、贤: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形作名,贤能的人)
38、云、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云一样,像影子一样)
39、比:宰严限追比(追征)
40、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
41、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42、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43、然: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
44、举
45、胜
46、宜:宜可使(应该)
47、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48、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49、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50、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1、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5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5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54、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55、蔀(bù)屋:指穷苦人家昏暗的房屋,这里指贫民。
56、去:
5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使……破损;用婉言(名作状)
58、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鸣(发出声音)
59、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取直(形作动);使……弯曲
60、项伯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善(形作动)
高考化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6)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
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操作步骤:
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
5、化学性质——可燃性。
6、分子的特征:
7、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8、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9、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10、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1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2、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13、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4、三大化学肥料:N、P、K
15、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16、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17、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18、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19、盐的溶解性
20、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2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2、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23、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24、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25、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26、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27、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28、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炉。
29、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30、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31、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2、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33、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4、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5、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36、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37、实验除杂原则: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
38、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39、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40、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41、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42、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4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44、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45、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
46、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7、铁跟稀硫酸反应: Fe + H2SO4 =FeSO4 + H2 ↑ 溶液变成浅绿色。
48、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49、减少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
50、氮气,用途也比较广泛.它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高考化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7)
——生物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
1、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但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
2、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3、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4、激素调节的特点?高效性、特异性
5、列举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生长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6、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分别是?机体完整的皮肤和黏膜,吞噬作用,特异性免疫
7、顶端优势的原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顶芽优先生长
8、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形式?生物电
9、甲状腺素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0、初生演替:
11、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12、芽中也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细嫩的茎、叶和芽组成,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13、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哪些?
14、“J”型曲线:在自然界中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
15、DNA聚合酶:在DNA复制中起作用,是以一条单链DNA为模板,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形成链与母链构成一个DNA分子。
16、肽酶:由肠腺分泌,可催化多肽链水解成氨基酸。
17、呼吸氧化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18、为什么酶促反应的水浴温度为37度?酶的活性最适应
19、画出DNA一个单体结构简图,并标上各部位名称
20、生态系统的概念:
21、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结构变异的类型?结构、数目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2、生物进化的趋势和一般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23、现代进化学说的基本论点
24、生物圈的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6、、影响: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
27、如果把一个植物细胞看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工厂”,则这个工厂的“围墙”和“门卫”相当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工厂的“管理和调控部门”相当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工厂的“动力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工厂的“生产产品的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28、与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其细胞质中也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29、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30、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且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1、可作为证明细胞全能性的实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32、有丝装片制作:解离(15%盐酸和95%酒精)→漂洗→染色(碱性龙胆紫)→制片
33、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4、生物圈范围:以海*面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5、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36、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37、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衡失调。
3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39、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40、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41、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42、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是核酸一类,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
43、什么是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44、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45、渗透吸水:条件:半透膜、浓度差
46、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a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b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他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C魏尔肖补充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学说的内容: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7、细胞膜的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是流动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也是可以运动的。(见书本68页图4-6)
48、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49、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
5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课本P126
高考化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8)
——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3、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4、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5、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6、红色固体: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7、淡黄色固体:硫磺
8、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紫色溶液:石蕊溶液另外扩充一点浅粉色的溶液是硫酸锰氯化锰溶液。注:液态固态O2(淡蓝色)
11、蓝色沉淀:Cu(OH)2、CuCO3
12、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13、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14、白色沉淀: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
15、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16、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7、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8、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20、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2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22、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2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24、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25、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26、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7、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8、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9、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0、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1、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32、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
33、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 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34、试管:可用作反应器,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35、烧杯:溶解物质配制溶液用,可用作反应器,可加热,加热时要下垫石棉网。
36、胶头滴管:滴液时应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里。吸满液体的滴管不能倒置。
37、过滤:分离没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38、粗盐提纯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铁架台、托盘天* 实验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
39、连接仪器:连接玻璃管和橡皮塞或胶皮管时,先用水润湿,再小心用力转动插入。给试管、玻璃容器盖橡皮塞时,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去。
40、物质的鉴别:
高考化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9)
——地理高考知识点 40句菁华
1、上海市的发展
2、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3、据有关资料,了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4、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概念、分类),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具有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属性。
5、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6、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7、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8、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9、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10、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11、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原和汾河谷地。
12、西部内陆: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13、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
14、热带沙漠气候为主;(770多万*方千米);
15、热带沙漠气候;
16、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气候;
17、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0°N-60°N);
18、热带气候,雨林、草原气候为主;
19、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
2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30?-40?);
21、烈风:*均18m/s,最大达100m/s,一年中8级以上风天达300天以上;
22、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3、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24、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25、五种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
26、工业集聚的优势①共享基础设施②交流协作③降低运费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27、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①发展新兴工业②调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
28、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①中小企业②轻工业③生产分散④资本集中低⑤分散型工业化
29、矿产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煤炭②铁矿③石油④有色金属
30、城市化的作用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缩小城乡差别
3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①产业革命前(缓慢)②二战前(加快)③二战后(空前)
32、发展*家城市化的特点①起步晚②城市化水*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
3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
34、亚欧大陆桥①西伯利亚大铁路(海参崴-莫斯科)②连云港-鹿特丹
35、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易受地形影响。
36、内河航道网的组成内河航道网是由天然水系航道和人工运河组成的网络系统。
37、港口的概念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38、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①便利出行②节约用地③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④保护环境
39、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世界分布:中亚、美国、北非)
40、人为原因:
高考化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10)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3、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4、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5、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6、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8、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9、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10、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3、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5、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6、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7、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8、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19、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20、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21、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22、电离方程式:例HNO3===H++NO3–
23、化合反应:A+B+…==C
24、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25、乙醇(C2H5OH):酒精
26、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27、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8、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C、S、Fe等。
29、煤气:一氧化碳(CO)
30、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生物高考知识点 60句菁华高考化学知识点 60句菁华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分享高中化学知识点 50句菁华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生物高考知识点 50句菁华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50句菁华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40句菁华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初中化学知识点 40句菁华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40句菁华初中化学中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初中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地理高考知识点 40句菁华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中化学无机物知识点 40句菁华
端午节问候QQ祝福语摘录 200句菁华给高三学子的祝福语 100句菁华保护环境句子 60句菁华很甜很撩的句子撩男生 60句菁华八月再见九月你好的说说 50句菁华劝朋友放手的话 50句菁华名人读书的名言 50句菁华学习励志格言 50句菁华宝宝满月的祝福语 50句菁华小学生庆祝国庆节的句子 50句菁华小年快乐简短祝福语 50句菁华幼儿园毕业精辟短句 50句菁华描写深厚友情句子 50句菁华教师节感恩祝福寄语 50句菁华毕业鉴定评语 50句菁华父母的生日祝福语 50句菁华端午节祝福语微信 50句菁华简短的友情语句 50句菁华
高考百日冲刺祝福语 50句菁华2021*安夜经典温馨文案说说 40句菁华伤感经典签名,句句催泪 40句菁华关于结婚的唯美句子 40句菁华小学生评价手册班主任评语 40句菁华小清新唯美森系短句子 40句菁华小葱拌豆腐的歇后语及答案 40句菁华战胜困难的名人名言 40句菁华撩妹套路 40句菁华最感动的赔礼道歉的话 40句菁华残疾人就业宣传的口号 40句菁华治愈系8字简短句子 40句菁华经典形容时间过得快的句子摘录 40句菁华给朋友中秋节微信祝福语 40句菁华语文谚语 40句菁华2021年给单位厂长祝福语 30句菁华2021情人节祝福感动语录 30句菁华2022吐槽天气热的幽默说说句子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