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3 00:00:00
1、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光绪帝
2、第一次*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3、第一次*战争的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6.3;道光帝、林则徐—义律;*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第二次*战争的过程: 1856.10-1860.10 ,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1860年,先后占领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到承德,英法联军放火烧圆明园。
5、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6、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7、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8、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9、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0、在全面抗战期间,*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李宗仁率领的*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
11、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在*,王洛飞的陪同下,同*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建国的"双十协定"。
12、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发动了辽沈,淮海,*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曾说,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和**,*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P98)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3、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标志统绐*22年的**的*。
14、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15、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严复。魏源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16、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17、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18、意义:表明了*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19、原因:
20、结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21、经过: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疆,仅半年时间就收复了北疆;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22、经过:1894年7月在朝鲜开战——1894年9月黄海海战——1895年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3、重要海战:
24、影响:
25、义和团爆发的原因:外国列强与中华民族之间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激起*人民的反抗
26、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27、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28、8 9 8, 戊戌变法,慈禧*, 六君子被杀。
29、时间:1895---1898年
30、百日维新
31、内容:改革*机构,裁掉庸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
32、百日维新历时103天
33、性质地位:*同盟会成为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4、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定都南京。
35、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窃取了,没改变*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36、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37、地位和性质作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8、认识:学习*等爱国自强不断求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39、性质: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40、结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卖*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1)
——初二地理知识点 40句菁华
1、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在我国的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在内蒙古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南孟津以下为下游。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高。长江在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
5、黄河泥沙含量很高的原因是:⑴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2)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旦遇到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6、长江从湖北枝城到湖南的城陵机一段称荆江被誉为“九曲回肠”,
7、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长江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8、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五大淡水湖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9、区域的类型:自然区域(热带、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工业区等)、行政区域
10、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加固堤坝;疏浚水道;重点限期治理污染源。
11、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P14活动2
12、陆界线:2万多千米
13、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14、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原、华北*原和长江中下游*原等。
15、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16、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7、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国土地面积144亿亩。其中,耕地约20亿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2.98%,草地43亿亩,占29.9%,城市、工矿、交通用地12亿亩,占8.3%,内陆水域4.3亿亩,占2.9%,宜农宜林荒地约19.3亿亩,占13.4%。
18、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两大组。
19、南北铁路干线主要有五条(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北同蒲—————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0、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21、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为界,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以南地区耕地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等。
22、走科技强农之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3、这里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24、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25、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26、(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27、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盒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28、20xx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20xx年的(7倍)多。
29、我国的硅谷是(中关村)。
30、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31、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32、灾害及成因:华北*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33、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34、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35、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36、人口问题:
37、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语。
3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3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4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2)
——初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2、在黄土高原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3、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区城镇密集,上游地区城市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这四个特大城市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以它们为中心的四个城市群。
4、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的雏形。
5、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属东海
6、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求:少生、优生、晚婚、晚育。
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其余55个民族,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8、个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大杂居”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共同繁荣;“小聚居”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文化传统。
9、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10、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黄河流经省份共有8个(自西向东):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最终流入渤海。
11、*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1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13、(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14、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5、土地国家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6、*是一个,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17、海洋水占地球全部水资源的97%,淡水资源仅占2.5%。在地球全部的淡水资源中,只有0.3%人类可直接使用。冰川、深层地下水占全部淡水资源的98%。其中大部分淡水资源分布在冰川及两级地区。
18、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19、轻重工业区别:轻工业主要为生产日用品、玩具、文教用品等,重工业主要为加工工业、资源开采及冶炼、机械制造、农药化肥、修理工业等产业。
20、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1、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洋的西岸。
22、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其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壮族。
23、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24、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7、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28、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
29、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1、我国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3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河套*原和宁夏*原。
33、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桃花峪。
34、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35、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36、长江中下游*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37、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动物在生态系统
38、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如“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分泌出人们需要的某种物质”。可节省建厂房和买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39、东北三省是新*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工业的摇篮”。
40、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这里依托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3)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2、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
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
4、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5、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6、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7、天*的正确使用: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10、连通器的原理:
11、离心式水泵实际扬程分吸水和压水扬程两个部分,吸水扬程是由大气压差决定的,压水扬程是由水离开叶轮片时具有向上的初速度的大小决定的。
1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大于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两个压力的合力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1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1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规律叫做阿基米德原理,即F浮=G排=ρ液gv排
15、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6、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17、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上方空气的流速比下方空气的流速快,下方受到的压强大于上方受到的压强,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飞机机翼上的向上的力,叫做升力或举力。
18、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19、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20、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21、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22、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3、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24、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25、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26、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27、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8、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29、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0、凹镜: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31、电流表使用注意(两要两不要):
32、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33、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34、投影仪的*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5、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6、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37、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38、理解:
39、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40、*面镜的应用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4)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50句菁华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生成系统的组成: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3、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是生态系统结构太简单,物种太少,它说明:地球目前仍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4、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5、植物——生产者(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6、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合作用)和线粒体(呼吸作用,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气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释放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将有机物里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7、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为双链的双螺旋结构;基因是DNA上带有遗传物质的片断,DNA和蛋白质组成了染色体。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水稻体内有12对。
8、显微镜:
9、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把有机物的化学能释放出来,是能量转换器)。
10、细胞核: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它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1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12、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14、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5、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16、细胞的分裂
17、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18、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19、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0、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1、幼根的生长
2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23、适应的普遍性: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外形的适应性特征。
24、保护色:动物体色与背景色彩相似,利于取食避敌,避役(变色龙)、比目鱼、雷鸟、蝗、某些沙漠植物
25、警戒色:动物体色与背景色彩形成对比色,具有恶臭(毒刺)或者鲜艳色彩(斑纹)的特点,充分暴露自己,警告敌人不要侵犯,以防止“两败俱伤”。警戒色是冒充的“艺术”,以鲜艳色彩向动物们发出警告。(例如:黄峰、蝮蛇体表的斑纹、瓢虫体表的斑点)
2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27、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与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物链积累。
28、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F”,那么,玻片上写的是___________。
29、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和细胞的。
3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31、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32、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33、秋水仙素既能诱导基因突变又能诱导染色体数量加倍(这跟剂量有关)
34、细菌感染性其他生物最强的时期是细菌的对数期
35、红螺菌属于兼性营养型生物,既能自养也能异养
36、将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时运用CaCl2目的是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
37、HIV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的过程
38、水*衡的调节中枢使大脑皮层,感受器是下丘脑
39、*卵不仅是个体发育的起点,同时是性别决定的时期
40、C4植物
41、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42、乔木层↑
43、被捕食者一般营养级较低所含的能量较多且个体一般较小总个体数一般较多
44、胞内酶(例如:呼吸酶)组织酶(例如: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
45、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两次筛选,筛选杂交瘤细胞,筛选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
46、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具有定向性化学递质需要穿过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47、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48、反射的类型
49、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50、表达和交流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5)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词类活用
2、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3、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4、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5、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6、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7、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9、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10、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11、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13、《蜀道难》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飘逸豪放,素有“诗仙”之称。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1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我国文学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风沉郁顿挫。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称誉杜甫是“诗圣”。
15、西:这里指陕西。
16、昂其直:抬高它的价钱。直,通“值”。
17、裨益:补益。
18、青麻头:和下文的“蝴蝶”、“螳螂”、“油利垯”、“青丝额”,都是上品蟋蟀的名字。
19、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20、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2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2、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
2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24、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2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7、转折关系
28、承接关系
29、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30、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31、望:
32、歌:
33、长:
3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5、歌: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咏)
36、空明:击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37、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38、渔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
39、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40、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1、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42、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4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44、三教:儒释道
45、*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6、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4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48、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9、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50、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6)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
3、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4、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
5、农业集体化运动
6、弊端:
7、评价:*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8、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开始了近500年共和国时期。
9、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进入帝国时代。
10、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11、古代*重大科技成就
12、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13、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曲辕犁,*耕犁已相当完善。
14、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
15、*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16、*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17、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18、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19、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0、冶铁技术 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21、炼钢技术 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22、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23、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24、商代出现*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25、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26、城邦殖民
27、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28、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2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30、公元前5世纪:
31、全盛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32、影响:
33、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不是思想*)
3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5、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
36、主要内容:
37、蒸汽机和电力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8、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二、《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39、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一)爱琴文明
40、“电气时代”
①背景: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电力能源的开发:1867年,德意志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不久,比利时格拉姆 发明电动机。
③“发明大王”美国爱迪生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电气方面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电灯的发明。
④电气技术发展的作用: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推进电气时代。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60句菁华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60句菁华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60句菁华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50句菁华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50句菁华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50句菁华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九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的归纳介绍 40句菁华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初二地理知识点 40句菁华初一历史知识点 40句菁华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初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高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 40句菁华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
伤心的心情语录 400句菁华暖心*安夜祝福语短信 400句菁华清晨早上好问候语 150句菁华母亲节父亲节祝福语 150句菁华中秋祝福语简洁大气 100句菁华抑郁崩溃的文案 100句菁华小学毕业毕业文案 60句菁华新年快乐吉祥祝福语 60句菁华qq空间爱情说说大全 50句菁华六月你好唯美说说 50句菁华关于正能量的句子 50句菁华夏季周一早安问候语 50句菁华女宝宝生日寄语 50句菁华感觉很无奈的句子 50句菁华新年横幅标语 50句菁华班主任高考百日誓师寄语 50句菁华生日祝福语简洁 50句菁华相信自己的优美句子 50句菁华
给长辈生日祝福语 50句菁华2020年经典美好的早安祝福语QQ汇总 40句菁华中秋节经典祝福语句 40句菁华今日立春节气祝福语 40句菁华关于失败的句子 40句菁华友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安全防范口号 40句菁华孩子唯美生日祝福语 40句菁华感恩老师的句子简短真实的 40句菁华祝愿中考成功的优美句子 40句菁华精选经典生日祝福语2022年句子 40句菁华美丽的人生格言 40句菁华赞美冬天优美的句子 40句菁华适合六月第一天发的说说 40句菁华通用形容悲伤的句子 40句菁华2022喜迎虎年除夕语录 30句菁华2022关于愚人节的句子说说 30句菁华2022年女生节适合发朋友圈祝福语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