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直接式命题。此类题单纯明快,或直接点明叙说的人和事,或明确提示议论的中心,或清晰地显现说明的对象。考生做此类题,在审题、取材上一般不会发生什么困难。

2、命后半题,补前半题。如:

3、命首尾,补中间。如:

4、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6、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7、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8、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9、百发百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弹无虚发。泛指射击技术高明,每发必中;也比喻对事惰的预料有充分把握,从不失算。

10、才疏学浅:才识不广,学问不深。常用作谦辞。

11、荡气回肠:形容文笔生动,表演动人,有时也形容感情强烈,情绪激昂。

12、打鸭惊鸳鸯: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

13、打破坚冰:早期,水兵们用斧头破开冰层,为船舰开出一条路来。比喻开拓精神,打破僵局,完成艰巨的事业。也比喻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消除隔阂和阻碍、赢得信任和友谊。

14、《出师表》中表示作者感恩图报的句子是: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1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16、《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佞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8、《三峡》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9、《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0、修养方面

21、感悟方面

22、审清题意。

23、选好材料。

24、重视首尾。

25、为 而陶醉

26、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27、声色俱厉:说话的声音和颜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28、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29、臭名昭著: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昭,显著。

30、《出师表》中作者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佞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1)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60句菁华

1、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2、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3、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锐不可当:不可抵挡。

5、沸沸扬扬:活动纷繁,非常热闹的样子。

6、对镜帖花环。“帖”(tiē)。通“贴”。《木兰诗》

7、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通“智”。《两小儿辩日》

8、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9、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10、诎右臂支船。“诎”(qū)。通“屈”。《核舟记》

11、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1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通“饲”。《马说》

13、其真无马邪。“邪”(yé)。通“耶”。《马说》

14、人的才能的大小,完全是由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决定的。

15、请连长放心,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16、曾益其所不能。“曾”(cēng)。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在21世纪人们称颂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这表明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确有令人留恋、值得肯定的内容。

18、始一反焉。“反”(fǎn)。通“返”。《愚公移山》

19、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条件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才获得成功的。

20、为了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我校建立和健全了必要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

2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2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23、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24、《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25、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26、《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27、《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28、《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哪几位好汉?各自的绰号是什么?

29、《水浒传》中 “大闹野猪林”涉及到哪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性格怎样?

30、《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31、王维的《使至塞上》: 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2、《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3、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酿:名词动用,用酿泉水)《醉翁亭记》

3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动用,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5、且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何为?(志:名词作动词,立志)《上枢密韩太尉书》

36、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37、结构助词,译作“的”

38、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9、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40、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

41、斯是陋室(这)《短文两篇、陋室铭》

4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马)《短文两篇、三峡》

43、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44、夏蚊成雷,私拟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

45、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46、犬牙差互(互相交错)(同上)

47、域民不民封疆之界(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同上)

48、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zhí) 同“值” 《行路难》

49、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陈涉世家》

50、亲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鱼我所欲也》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

5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xiāng) 通“向” 《鱼我所欲也》

54、一厝朔东 “厝”(cuò) 通“措” 《愚公移山》

55、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

56、说明方法

57、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58、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59、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

60、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2)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2、饱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

3、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出。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4、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5、诎右臂支船。“诎”(qū)。通“屈”。《核舟记》

6、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同“横”。《核舟记》

7、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

8、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

9、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ī)。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10、3月17日,六名委员因贿赂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11、故不错意也。“错”(cu)。通“措”。《唐睢不辱使命》

12、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40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13、这次篮球比赛,真想不到我们班会夺得冠军,而且一连战胜六个强劲对手。

1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āng)。通“向”。《鱼我所欲也》

15、山西省煤炭的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6、河曲智叟亡以应。“亡”(wǘ)。通“无”。《愚公移山》

17、一厝朔东。“厝”(cu)。通“措”。《愚公移山》

18、他*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19、为了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我校建立和健全了必要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

20、《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21、《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

22、王维的《使至塞上》: 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3、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5、《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27、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骑:动词作名词,指骑马的人。这里指骑马的侦察兵)《使至塞上》

2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醉翁亭记》

29、饮少辄醉……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动用,取别号)《醉翁亭记》

3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动用,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1、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

32、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33、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3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3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

36、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37、年且九十(将近)((愚公移山)

38、虽我之死(即使)(同上)

39、良多趣味(真、实在)(同上)

40、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驱策,用马鞭子打)

41、游于是乎始(从此)(同上)

4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同

43、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4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jiǎn) 通“拣” 《核舟记》

45、故不错意也 “错”(cuò) 通“措” 《唐睢不辱使命》

46、困于心,衡于虑 “衡”(héng) 通“横”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4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

48、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49、记叙文的分类

50、记叙文的线索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3)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3、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4、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5、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6、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8、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9、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10、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3、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5、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6、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7、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8、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19、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20、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21、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22、电离方程式:例HNO3===H++NO3–

23、化合反应:A+B+…==C

24、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25、乙醇(C2H5OH):酒精

26、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27、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8、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C、S、Fe等。

29、煤气:一氧化碳(CO)

30、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4)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2、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3、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4、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5、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6、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7、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8、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9、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10、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1、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12、(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13、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14、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15、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6、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17、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8、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9、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0、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21、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22、温度升高,绝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只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固体Ca(0H)2和常见气体。

23、物质分类:纯碱不是碱,纯碱是碳酸钠,是盐。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不是单质。复合肥必须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硫酸铵只有氮元素,是氮肥,不是复合肥。硝酸钾含氮、钾,磷酸氢二铵含磷、氮,是复合肥。

24、可燃物燃烧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与02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部必须要有O2参加。如H2点燃后在Cl2中燃烧的反应就没有02参加。

25、化学用语:稀有气体的化学式就是元素符号。氩气Ar 钙离子Ca2+ 两个氢原子2H 硝酸钠NaNO3 NaNO2是亚硝酸钠,H2是氢气或氢分子

26、水的说法: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可用蒸馏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两者体积比1:2,质量比8:1。酸碱中和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

27、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8、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2H2O 高能燃料

29、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

30、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31、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32、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 O2 ↑

33、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34、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5、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6、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37、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38、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9、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

40、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4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

42、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 NaNO3

43、氢氧化铁和硫酸:2Fe(OH)3+3H2SO4=Fe2 (SO4)3

44、甲醇在空气中燃烧:2CH3OH+3O2=点燃=2CO2+4H2O

45、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46、磷在氧气中燃烧,呈-的是AgCl和BaSO4。

47、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48、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49、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50、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5)

——教育学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教育科学 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2、教育 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遗传素质 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4、德育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5、知行统一原则 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

6、教学方法 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

7、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8、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9、中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0、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讲授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层次清楚,突出重点、难点;讲授的语言要有条理性、简练性、启发性、生动性、语音、语调要有和谐性;恰当运用板书和体态语言,强化讲授效果。

11、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1)全班同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团结一致的领导核心(3)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集体舆论。

12、建设班集体的主要方法:(1)调查了解学生,研究班级情况(2)提出奋斗目标,组织共同活动(3)培养集体论,形成优良班风(4)培养和发现班级骨干,形成集体核心(5)建立*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13、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的目的性与周密的计划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面向全体;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14、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自愿原则:(1)充分考虑学生意愿,让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2)教师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自主原则:(1)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独立自主参加活动(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15、教师的职责:是教师职权范围内应负的责任。教师的基本职责有如下几个方面:(1)教好功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3)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4)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协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6)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参与学校的管理。

16、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测定功能、诊断激励功能、指导功能、导向功能

17、教育评价一般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学校办学的水*评价、德育工作的评价、教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

18、《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班主任工作,公正性原则上是班主任工作中致辞关重要的原则,培养班集体的先决条件是确立奋斗目标,调查了解学生是建设班集体方法的第一步,常规性班级管理包括: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有学生对班主任说放在笔盒里的10元钱不见发了,班主任怎么做最好: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希望拿钱的同学主动承认,教育同学加强防范意识,希望拿钱的同学悄悄把钱放回原处。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是班主任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解决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和协调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班主任工作过程中规律和特点的反映。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有:全面性、公正性、民主性。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有民主意识。班干部的选拔和评优应该民主评议。新生的入学教育包括适应教育、常规教育、传统教育、学习方法教育。班集体的管理包括常规性的班集体管理、阶段性班集体管理、毕业班集体管理。制定班主任计划包括学期工作计划、具体执行计划。总结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班集体的形成过程有:初建松散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巩固发展阶段。

19、《课外校外教育》 课外校外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专题*属于群众性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区别是组织者不同,它们的联系表现在有共同的特点、作用、内容和形式上,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特点有:形式上的多样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内容上的广泛性、组织上的自愿性。群众性活动有:报告会、座谈会、专题*。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包括:自主性原则、自愿性原则、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家庭教育中要养育结合。

20、改革学制,渗透或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实现“双重任务”。“3+1”(前三年文化课,第四年职业技术课)

21、结合人生阶段与教育,谈谈你对终身教育的理解:终身教育制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制度,它采用开放的、灵活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一生都可以受用的学习技能,在终身教育制度下,*教育的地位得到全面的提升,学生的需要会得到更多地满足,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考试失败与成功的概念将失去意义。教育对不同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意义,终身教育正好能够满足人生各个阶段的教育要求,从童年期到老年期,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其优势与劣势。为了使每个人在每一个阶段都生活得有意义,当然就需要在每一个阶段都接受相应的教育。再说,当前人类正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终身教育、终身制学习无疑有助于我们接受这些挑战。

22、根据我国实际,参照现代学校教育改革的趋势,你认为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需要怎样进一步改革?

23、结合实际,谈谈普通中小学当前德育工作的状况,以及你对搞好德育工作的打算和设想。

24、联系实际试述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学过程的规律。(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把系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尤其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了解掌握知识、弄清知识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能够自如地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是密不可分、辩证统一有教学过程中的,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的基础,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但是,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就提高了思想品德。因此,实践中必须以知识教学为主,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浑然一体。(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现代教学论强*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丐主导作用。:承认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性。

25、如何贯彻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自愿原则:a充分考虑学生意愿,让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b教师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自主原则:a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独立自主参加活动,b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a符合学生年龄特征,b考虑学生个性差异

26、试述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基础教育有何影响?

27、自然实验法 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28、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29、有意后注意 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30、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31、再认 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32、无意想象 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33、意志的自觉性 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地意志品质。

34、意志的坚持性 是指不屈不挠地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

35、兴趣 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特征,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

36、个性心理特征 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

37、能力 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总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成为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

38、发现学习 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

39、品德 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是指个人依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德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40、观察学习 是个体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现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41、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1)在理论上: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2)实践意义: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心理学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2、简述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及其建立的条件: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无条件刺激物和条件刺激物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即: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有时间上要有一定的重合;条件反射需无条件刺激物给予强化才能巩固。

43、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1)客观原因: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活动变化和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2)主观原因: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人的知识经验;人对事物的期待;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44、简述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觉的适应现象;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分析器活动的相互作用;同一分析器感觉的相互作用;实践与感受性的变化。

45、意志行动的特征有哪些?自觉目的性、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46、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7、简述个性的心理结构:个性的心理结构就是个性的构成。个性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的统一体,它一般由如下三个部分组成:(1)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3)自我意识

48、学生不良品德的原因有哪些?客观原因:家庭的不良教育;学校教育工作上的缺点和错误;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观原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被强烈的个人欲望所驱使;意志薄弱,道德观念不能战胜不合理的需要;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

49、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问题的预防(2)开展心理咨询工作(3)诊断生评价(4)行为矫正5)学习指导(6)职业指导。

50、《情感》 人的表情主要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三种。情感的功能有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三方面。按情绪状态分类。情感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热情四种,情感的产生常以需要为中介。“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是心境的特征。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种。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6)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4、《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北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亲蜻蜓立上头。(南宋杨万里《小池》)

7、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夜月》)

8、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赠》)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1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昱《虞美人》)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南宋岳飞《满江红》)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6、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白居易《卖炭翁》)

1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1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淮南子权修》)

2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2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2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2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2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2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答: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29、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景象,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诗句;《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0、本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以全新角度阐明对离别的看法,饱含友情,让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1、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点是什么?

32、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33、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诗文默写必考题一:《出师表》

34、木兰辞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5、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3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8、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斜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9、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0、《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2

  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7)

——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例:长是宽的几倍。

2、区分比和比值

3、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4、求比值:用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是写为分数(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分)

5、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6、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7、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写为百分数形式。

9、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0、求价格先降a﹪又上升a﹪后的价格:1×(1-a﹪)×(1+a﹪)(假设原来的价格为“1”。求变化幅度(求降价后的价格是涨价后价格的百分之几)用1-降价后又上升的百分率。

11、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13、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14、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5、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16、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7、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8、圆:*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19、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0、百分数的意义:

2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1)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扇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22、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方倍。

23、两个圆:半径比=直径比=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比的*方。

24、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它内切圆的面积之比都是一个固定值,即:4∶π

25、283.14

26、5612.56

27、1250.24

28、68113.04

29、530.251134.5494.985

30、你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31、每幅图的圆点总数都可以看作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的积,这些算式还可以用*方数的形式来表示。1+3=221+3+5=321+3+5+7=42得出:从1起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方。

32、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33、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34、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5、环形的面积:

36、圆的种类:整体圆形,弧形圆,扁圆,(4)椭形圆,(5)缠丝圆,(6)螺旋圆,(7)圆中圆、圆外圆,(8)重圆,(9)横圆,(10)竖圆,(11)斜圆。

37、对于任意数a(a≠0),它的倒数为1/a;非零整数a的倒数为1/a;分数b/a的倒数是a/b;

3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39、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40、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8)

——高一语文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风华正茂

2、容销金镜

3、历历在目

4、汗流浃背

5、自怨自怜

6、怨天尤人

7、恪尽职守

8、战战兢兢

9、忐忑不安

10、瞠目结舌

11、不啻惊雷

12、势不两立

13、望洋兴叹

14、举一反三

15、安土重迁

16、含辛茹苦

17、危言危行

18、轩然*

19、耿耿于怀

20、每况愈下

21、责无旁贷

22、无独有偶

23、一丘之貉

24、退避三舍

25、厉兵秣马

26、谈笑风生

27、风驰电掣

28、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29、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3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3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32、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33、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3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35、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6、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37、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38、强化能力。

39、至于顿丘 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40、名词用作动词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