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2、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3、水溶解性、(溶解时)温度、(溶解后)颜色

4、指示剂(可鉴别酸碱)

5、试验可燃性气体?在试验氢气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6、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7、金属1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

8、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9、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10、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11、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12、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13、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4、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15、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16、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

17、(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18、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19、有毒的,气体:co液体:ch3oh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碱的溶解性

2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3、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24、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2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6、**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的气味,不得尝任何**的味道。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

27、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28、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9、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0、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31、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32、氯化钠 (NaCl) : 食盐

33、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4、乙醇(C2H5OH):酒精

35、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36、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37、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38、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9、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40、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

41、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42、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4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44、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45、熟石灰:CaO+H2O==Ca(OH)2

46、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4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8、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49、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50、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51、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

52、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8、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53、指示剂的使用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无色酚

54、合金

55、同一种物质中也存在同一元素的不同化合价,如Fe304(Fe:+2、+3价)、NH4N03(N:-3、+5价)。

56、常见金属元素中.常温下大多为固体,唯有金属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57、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只是二氧化碳。如:SO2。所不同的是,二氧化碳无气味,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58、干冰能升华.但能升华的物质不一定是干冰。如:碘。

59、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02和03的混合气体。

60、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总质量守恒这些肯定正确。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否正确,要把示意图翻译成化学方程式,并且配*。

6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应先在集气瓶底装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再把系有燃着的火柴梗的铁丝伸入集气瓶中。(防止反应时的高温熔化物落下后炸裂瓶底。)

62、综合题:燃烧都是放热反应。铁制品锈蚀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3CO+ Fe2O3高温2Fe + 3CO2铁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或者说氢元素,不能说氢气)。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氢气越多(铁产氢气大于锌)。

63、实验题: 2KMnO4 △K2MnO4 +MnO2 + O2↑ 2KClO3 MnO22KCl+ 3O2 ↑ 2H2O2MnO22H2O+O2↑

64、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经检验H2不纯需要再收集时.应先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H2,检验其纯度。(防止试管内末熄灭的H2火焰点燃H2发生器里尚混有空气的H2而发生爆炸。)

6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66、用托盘天*称量物体时.应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再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应先将其放入玻璃器皿里.再进行称量。(防止天*受到污染和损坏。)

67、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68、2Hg + O2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

69、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70、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71、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高温H2+CO

7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7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74、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75、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76、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77、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78、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79、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80、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8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82、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3NaOH+FeCl3=Fe(OH)3↓(红褐色)+3NaCl

83、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84、氧化铜和硫酸:CuO+H2SO4=CuSO4+H2O

85、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86、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87、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88、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89、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90、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91、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92、酒精灯火焰温度的是外焰。

93、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94、元素符号:例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氢原子;3H:表示三个氢原子

95、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比较。

96、**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的气味,不得尝任何**的味道。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

9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98、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99、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00、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扩展1)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

1、置换反应:A+BC==B+AC

2、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有一句口诀可帮助同学们记忆这些东西: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3、酸碱指示剂

4、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5、碱(OH-)的检验

6、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7、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8、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9、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10、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11、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12、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13、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14、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5、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16、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17、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18、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19、CO2 ①与水反应: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

20、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

21、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

22、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不能:置换)

23、锰钢中合金元素为锰,韧性好,硬度大;不锈钢中合金元素为铬、镍,抗腐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24、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5、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6、碳酸盐(可鉴别酸,因为会有二氧化碳产生)

27、氯化钠(NaCl):食盐

28、氢氯酸(HCl):盐酸

29、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30、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32、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33、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34、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3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36、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37、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38、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39、质子数和电子数都分别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40、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是K、Ca、Na例外。将K、Ca、Na放入可溶性的盐溶液中.它们并不能与盐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是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把金属钠放入到CuS04溶液中,则发生化学反应: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41、温度升高,绝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只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固体Ca(0H)2和常见气体。

42、可燃物燃烧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与02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部必须要有O2参加。如H2点燃后在Cl2中燃烧的反应就没有02参加。

43、干冰能升华.但能升华的物质不一定是干冰。如:碘。

44、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BaCl2+H2SO4=BaSO4+2HCl

45、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02和03的混合气体。

46、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02、KCl03都不是氧化物。

4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应先在集气瓶底装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再把系有燃着的火柴梗的铁丝伸入集气瓶中。(防止反应时的高温熔化物落下后炸裂瓶底。)

48、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49、把块状药品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将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慢慢滑到容器底部。(防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直落到容器底部打破容器。)

50、加热玻璃仪器时.若其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先将其擦拭干净.再进行加热。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预热.再把火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防止容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51、有些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原子个数在元素名称之前读出,如P2O5读作五氧化二碳;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

52、含原子团的化合物,从右到左读出原子团或元素的名称,或在原子团和元素名称之间用“化”字连接。如Na2CO3读作碳酸钠;Mg(OH)2读作氢氧化镁。

53、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54、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55、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56、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57、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5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9、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60、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61、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3、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4、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65、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66、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

67、硝酸铵和氢氧化钠:NH4NO3+NaOH=△=NaNO3+H2O+NH3↑

68、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69、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0、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71、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72、水的说法: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可用蒸馏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两者体积比1:2,质量比8:1。酸碱中和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

73、实验现象:黄铜是合金,比纯铜硬度大,相互刻画,应该纯铜上有划痕。铜丝在空气中灼烧时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不能说出氧化铜的名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只是烧红。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74、金属活动性:自然界中,只有金银等少数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铜铁等绝大多数金属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验证银铁铜的活动性,要先排一下活动性是铁>铜>银,再看具体方法。(两金夹一盐,如铁、硫酸铜溶液、银;两盐夹一金,如硝酸亚铁、铜、硝酸银。)

75、实验方案: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硝酸铵溶解吸热,氢氧化钠溶*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溶液放入二氧化锰可以产生大量氧气。除杂时,选用的试剂方法要正确,要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产生新的杂质(要适量,不能过量)。

76、CO2 ①与水反应: 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

7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78、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79、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80、实验室制氢气

81、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8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83、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高温2CO

84、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85、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86、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8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88、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CO2↑

89、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90、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1、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92、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炉。

93、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94、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95、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9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97、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

98、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99、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100、混合物的分离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扩展2)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2、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3、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4、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5、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6、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7、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8、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9、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10、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1、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12、(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13、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14、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15、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6、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17、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8、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9、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0、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21、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22、温度升高,绝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只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固体Ca(0H)2和常见气体。

23、物质分类:纯碱不是碱,纯碱是碳酸钠,是盐。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不是单质。复合肥必须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硫酸铵只有氮元素,是氮肥,不是复合肥。硝酸钾含氮、钾,磷酸氢二铵含磷、氮,是复合肥。

24、可燃物燃烧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与02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部必须要有O2参加。如H2点燃后在Cl2中燃烧的反应就没有02参加。

25、化学用语:稀有气体的化学式就是元素符号。氩气Ar 钙离子Ca2+ 两个氢原子2H 硝酸钠NaNO3 NaNO2是亚硝酸钠,H2是氢气或氢分子

26、水的说法: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可用蒸馏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两者体积比1:2,质量比8:1。酸碱中和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

27、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8、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2H2O 高能燃料

29、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

30、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31、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32、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 O2 ↑

33、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34、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5、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6、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37、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38、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9、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

40、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4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

42、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 NaNO3

43、氢氧化铁和硫酸:2Fe(OH)3+3H2SO4=Fe2 (SO4)3

44、甲醇在空气中燃烧:2CH3OH+3O2=点燃=2CO2+4H2O

45、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46、磷在氧气中燃烧,呈-的是AgCl和BaSO4。

47、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48、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49、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50、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扩展3)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离子符号:例氢离子:H+(注意:1不写出)镁离子:Mg2+三个硫酸根离子:3SO42—

2、化合反应:A+B+…==C

3、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SO2现象:

4、碱的溶解性

5、酸(H+)检验

6、CO32- 或HCO3-的检验

7、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9、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10、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11、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

12、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13、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4、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15、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16、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17、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18、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19、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20、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21、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22、白色沉淀(6种):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硫酸钡,氯化银。

23、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再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因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而发生危险。)

24、用托盘天*称量物体时.应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再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应先将其放入玻璃器皿里.再进行称量。(防止天*受到污染和损坏。)

25、试管内若附有不易被水洗净的物质时:对于油脂.应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或冼衣粉将其洗去.再用水冲洗干净;对于难溶性氧化物或盐,应先用稀盐酸将其溶解。再用水冲洗干净。(目的是将难溶性物质转化成可溶性物质.便于用水洗去。)

26、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C、S、Fe等。

27、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28、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9、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3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3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32、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3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34、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36、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7、盐的化学性质

38、数据说法:根据原子序数,确定质子数,再根据电子得失情况,确定电子数。溶液稀释,溶质不变。PH小于5.6的雨水才是酸雨。浓硫酸敞口放置,吸水,溶液质量变大,浓度变小。

39、图像分析: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饱和的石灰水加入氧化钙后,水减少,溶质也减少,溶液也减少,温度恢复后,溶度不变。(溶质不能恢复,因为水消耗了)。

40、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4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42、固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 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

43、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指稀盐酸和稀硫酸),能转换出酸中的氢。

44、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45、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46、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4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48、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49、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50、在饱和溶液中: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扩展4)

——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何哉? , ;居 ,处 。......其必曰: , !”

2、开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3、骇( ) 掳( ) 悚( ) 惶( ) 急( ) 疮( ) 疤( ) 诘( ) 问( ) 渴( ) 慕( ) 疏( ) 懒( ) 霹( ) 雳( )

4、吟( ) 咏( ) 绮( ) 丽 殷( ) 红

5、《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6、《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7、《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8、《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

9、《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字公瑾.

10、《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1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通过《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14、《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

15、《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16、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17、《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不以疾也。

19、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20、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1、开篇描写景物有什么作用?

22、《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词人。词作抒发了作者孤寂伤感,无限思乡的情感。词中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

2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引用典故的两句诗是 坐观垂钓者 、 徒有羡鱼情。 该诗的颔联是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该诗的主旨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写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波澜壮阔的画面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 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该两句诗比喻了作者想做官却没有途径。)作者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

24、《就英法联军远征*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等。

25、《终南别业》中最符合“诗中有画”的特点的诗句是 行到水穷处 , 坐看云起时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不强求,“随遇而安”,换一个角度便可能海阔天空。 作者王维是唐代山水诗人。

26、《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

27、《故宫博物院》作者黄传惕,选自《地理知识》。

28、列举历史上有名的爱国使者。

29、《落日的幻觉》选自《科学与生活》作者黄天祥。

30、《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

31、《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2、吾欲辱之,何以也?

33、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4、《学案与测评》相关练习

35、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3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37、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8、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4、甚异之

39、“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历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反映了这件事?

40、通过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处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1、描写母子给田间劳作的亲人送饭送水的句子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42、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就是希望*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去。

4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44、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由自己的困难,推及到“天下寒士”,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而使天下寒士都得以安乐,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宽广胸襟,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45、《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

46、《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其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四、理解性默写

47、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

  A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B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48、请写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三)《*传统节日》(以农历时间为准)

  春节(一月一日) ?元宵节(一月十五日) ?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

  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节(七月初七)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 重阳节(九月九日)

  下元节(十月十五日) ?腊八节(腊月初八) ?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

  二、名著导读

49、楚王闻之 吾欲辱之

  婴闻之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50、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扩展5)

——初一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地球是球形的例子: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圆弧(圆弧、直线),由此可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为圆形。

2、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4、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架、球、地轴。

5、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度;30—60度;60—90度。

7、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8、产生的现象:①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②昼夜更替

9、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太阳照射地球;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10、时间:一年。

11、15、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1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13、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14、极圈:66。5度;回归线:23。5度。

15、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16、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17、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

18、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山顶用表示

19、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20、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

21、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2、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23、东西半球包括的大洲:

24、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25、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板块指的是地壳和上地幔,也就是*常所说的岩石圈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

26、填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并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红海扩大、地中海缩小、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并不断升高的原因。P39

27、读图识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P19

28、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擦分析,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29、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0、东西半球的划分:

31、地球的自转:

3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3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4、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35、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36、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37、陆地地形包括*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38、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原。

39、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40、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扩展6)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 40句菁华

1、关于NaH正确的有

2、配*方程式

3、手贴标签再倾倒:意思是说取液体药品时应将瓶上的标签贴着手心后再倾倒(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4、取码需用镊子夹:这句的意思是说取砝码时,切不可用手拿取,而必须用镊子夹取。

5、三靠两低不要忘: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靠两低。"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壁上,要使玻璃棒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两低"的意思是说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6、隔网加热冷管倾:"冷管"这冷凝管。意思是说加热蒸馏烧瓶时要隔石棉网(防止蒸馏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安装冷凝管时要向下倾斜。

7、上缘下缘两相*: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要恰好与蒸馏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水*线上。

8、化学口诀完全版

9、室温洗涤莫忘记:"室温"的意思是说溶解时往往因溶解的放热而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必须冷至室温以后再转移定容。"洗涤"的意思是指移液后,必须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皆并入容量瓶中,然后再定容。

10、摇匀标签便告成:"摇匀"的意思是说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指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标签"的意思是说要贴好标签,标明溶液浓度和配制的日期。

11、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试管倾"的意思是说,安装大试管时,应使试管略微倾斜,即要使试管口低于试管底,这样可以防止加热时药品所含有的少量水分变成水蒸气,到管口处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试管破裂。"受热均匀"的意思是说加热试管时必须使试管均匀受热(联想:是刚开始加热时,要用手拿酒精灯,来回移动,等试管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这样可以防止因试管局部受热而炸裂)。

12、收集常用排水法:意思是说收集氧气时要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联想:收集某气体若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气法,则一般选用排水法。因为排水法比排气法收集到的气体的纯度高。氧气比空气重,虽然可以用向上排气法,但是不如用排水法好)。

13、先撤导管后移灯。意思是说在停止制氧气时,务必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撤出,然后再移去酒精灯(联想:如果先撤去酒精灯,则因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就会沿导管吸到热的试管里,致使试管因急剧冷却而破裂)。

14、操作收集与氧同:意思是说该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与收集方法与氧气的完全相同。

15、管口需堵一团棉:意思是说收集氨气的试管口需要堵一团棉花[联想:堵棉花的作用是:

16、酸中常加硫酸铜:意思是说在制取氢气的稀硫酸或稀盐酸中常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联想:制取氢气若只用纯锌粒,则反应速度较慢,为了加快锌粒与酸液的反应速度,在制取氢气的酸液里预先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这是因为锌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Zn + CuSO4 = ZnSO4 + Cu ,置换出来的铜疏松地附着在锌粒的表面上,形成了许许多多的Cu-Zn原电池,从而使反应速度大大加快。]。

17、橱中操作上排气:"橱中操作"的意思是说,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联想:因为H2S有剧毒,空气中如果含有微量的H2S,就会使人感到头痛、头晕恶心,吸入较多的H2S,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18、氧化性酸概不用:"氧化性酸"在此指浓硫酸(H2SO4)和硝酸(HNO3)。这句的意思是说一概不用氧化性酸根硫化亚铁反应来制取硫化氢,因为硫化亚铁是强还原剂,易被氧化性酸氧化(H2S+ H2SO4浓=S↓+SO2↑+2H2O,H2S+ 8HNO3浓= H2SO4+8NO2+4H2O,3H2S+2HNO3=3S↓+ 2NO↑+4H2O)。

19、查漏赶气再调零:意思是说滴定前应首先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然后检查滴定管下端是否有气泡,若有应赶掉它,最后调节液面至"0"位

20、待测液中加试剂:"示剂"指指示剂。意思是说在滴定之前要向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加2-3滴指示剂(其作用是借它的颜色的变化,来指示反应的终点。)。

21、左手控制右手动:意思是说在滴定时,必须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持锥形瓶不断摇动。

22、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老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本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求得和论证的。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3、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的,只有正确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来验证和探索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对老师的演示实验(80多个)要细心观察,学习和模仿。要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要认真分析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现象。如弄清烟、雾、火焰的区别。要正确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弄清现象与结论的区别并进行比较和分析。要会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来推断和检验有关物质。如六瓶无色气体分别为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气、氢气和一氧化碳气如何鉴别?其思路为从它们不同的化学性质找出方法即用点燃的木条和石灰水最后从现象的不同来推断是哪种气体。

24、要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并能解答一些实验问题。要做到理解基本操作原理,要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并能根据实验装置图,解答实验所提出的问题。

25、实验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和准备,并写出报告,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实验的前提。

26、操作:应按拟定的实验操作计划与方案进行。做到轻(动作轻、讲话轻),细(细心观察、细致操作),准(试剂用量准、结果及其记录准确),洁(使用的仪器清洁,实验桌面整洁,实验结束把实验室打扫清洁)。

27、题型训练

28、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2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3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3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3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33、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4、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35、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36、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37、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退色。

38、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39、在加热至沸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40、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扩展7)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职能(P9)

2、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3、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整合(P38,重点,但课件里只有一个图,大家结合书看一下)

4、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制定(P55)

5、职务分析(P71)

6、职务说明书的编写(P91)

7、工作设计: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设计和改进工作的进行方式,把工作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排除,

8、行为描述面试(STAR): 情景、任务、行动和结果。

9、绩效考评的系统要素:考评目标、考评对象、考评主体、考评指标、考评标准、考评方法。

10、*衡计分卡BSC(P221)

11、薪酬:是报酬的一部分,是员工作为雇佣关系中的一方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入,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之和。

12、薪酬结构:在一个组织中各种工作之间的报酬水*的比例关系。

13、可变薪酬制度(P280) △对员工的奖励是根据员工的绩效来确定的。

14、谈判工资制(P299)

15、HR与HM的关系:

16、HR的作用:

17、HM的功能和目标:

18、企业如何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19、HM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如何影响HM?

20、HM 部门与非HM部门之间的关系:

21、职位分析的步骤和过程中的任务:

22、招聘工作的定义及意义:

23、招聘工作的流程(详答):

24、职业生涯的定义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

25、培训与开发的含义、意义、原则:

26、培训与开发的方法、主要内容:

27、绩效考核中的误区有哪些?如何避免?

28、绩效考核的方法及特点:

29、福利有哪些项目?如何管理?

30、将某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填写完整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扩展8)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2、生活在绿草地中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说明()

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4、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调查步骤:

6、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竞争关系(个体)、合作关系(群体)]。

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8、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环境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9、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0、显微镜的结构:镜座、镜柱、镜壁、反光镜、遮光器、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物镜、转换器、镜筒、目镜、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

11、顺时针(向外)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12、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13、动植物都有的细胞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有叶绿体。

14、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的。(细胞体积的增大和数量的增多)

15、动物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四种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组织按一定次序构成器官,并以其中一种组织为主。

16、草履虫靠吸收外界的有机物生活。

17、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18、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有的还有胚乳。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构成。

19、种子植物比苔藓和蕨类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

20、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子叶和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所以我们吃的一般是植物种子里的子叶或胚乳。

21、从下向上,根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组成。

22、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包括水和无机盐(根吸收),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

23、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的过程叫做传粉。

24、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卵-胚。

25、传粉很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传粉不足会影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故当传粉不足时,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26、水影响植物的颁布。不同植物,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7、根吸收水的部位是根尖成熟区的根毛。根吸收水在茎内靠木质部的导管向上运输。

28、蒸腾作用的意义:①带动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②使二氧化碳进入叶片③降低叶片的温度④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9、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可使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消耗完。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做对照实验。

30、每年的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