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2 00:00:00
1、言必信,行必果。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原】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译】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8、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9、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0、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孟子》
1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4、有事弟子服其劳
15、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16、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为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9、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20、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2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2、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23、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24、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2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6、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7、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8、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9、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30、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1、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32、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4、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5、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3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7、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38、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39、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1、见义不为,无勇也。
4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5、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7、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注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4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注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49、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注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5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注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论语经典名句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论语经典名句 50句菁华(扩展1)
——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 50句菁华
1、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5、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6、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9、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0、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4、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6、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8、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19、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2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2、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3、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4、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2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7、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28、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1、君子担心三件事,没有知识,能不担心吗?
32、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3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4、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35、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3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7、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3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9、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40、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4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2、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4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5、敏而好学,不止下问。
46、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47、见义不为,无勇也。
4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9、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5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经典名句 50句菁华(扩展2)
——《论语》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忙自我培养仁德。)
1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到达仁,仁就来了。)
13、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1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我,只怕自我不了解别人。)
15、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我站得住,也要帮忙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我过得好,也要帮忙人家一同过得好。)
1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欢乐,有仁德者长寿。)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9、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我,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终凋谢的。)
2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4、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1、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32、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3、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34、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6、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7、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8、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9、子曰:“有教无类。”
4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经典名句 50句菁华(扩展3)
——论语经典名句参考 40句菁华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6、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7、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1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17、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篇》)
19、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
2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2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论语·为政篇》)
2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论语·述而篇》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
2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
26、子曰:“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尔》)
28、、知者乐水,仁这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篇》)
3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篇》)
31、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篇》)
32、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篇》)
3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篇》
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篇》)
36、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言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篇》)
3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9、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0、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
论语经典名句 50句菁华(扩展4)
——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 60句菁华
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4、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9、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8、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9、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20、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2、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3、德不孤,必有邻。
24、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5、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26、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27、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29、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3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1、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32、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5、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36、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37、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38、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9、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4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41、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42、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43、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4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46、近者说,远者来。
4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8、从心所欲,不逾矩。
49、放于利而行,多怨。
50、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5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52、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5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4、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55、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56、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7、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自省焉。
58、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5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6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经典名句 50句菁华(扩展5)
——经典名句 50句菁华
1、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2、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3、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4、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5、在现代生活的条件下,规律是绝对的,凡是不重视有训练的智慧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
6、对于青年期中的年轻人应以豁达的热情去激励,而且应使他们以此种热情去建设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7、不要害怕怀有怪念头,因为现在人们接受的所有的观念都曾经是怪念头。
8、传统的人看到背离传统的行为就大发雷霆,主要是因为他们把这种背离当作对他们的批评。
9、我曾相信,所有值得知道之事,我在剑桥都知道了。在我旅行的过程之中,这一想法逐渐消失了。这与我本意相反,但是却对我非常有益。
10、我的人生正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罗素名言名句
1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12、有一种真话是人所需要的,它以羞耻的火焰烧掉人心头的污秽和庸欲——这就是真话万岁!——高尔基
13、坦白真爽最得人心。——巴尔扎克
14、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
15、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6、不相信任何人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奥尔巴赫
17、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绪儒斯
18、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1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2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2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29、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30、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31、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3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3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3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3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
3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37、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8、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3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0、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41、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42、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4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4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45、山路波折回旋,但究竟朝着**延长。
46、脚步怎么能力一直前时?把脚印留在身后。
47、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48、经由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漂亮润滑。
49、只有发明,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空虚的。
50、即使途径崎岖不*,车轮也要前进;即便江河波澜汹涌,船只也航行。
论语经典名句 50句菁华(扩展6)
——论语中的经典哲理名言 50句菁华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3、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5、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9、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10、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18、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0、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2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2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26、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9、子曰:今之*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生之言,亦可以为*矣。
3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3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3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3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40、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4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4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50、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论语经典名句 50句菁华(扩展7)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子不语:怪,力,乱,神。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2、朽木不可雕也。
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4、吾日三省吾身
1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16、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0、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4、其使民也义。
25、放于利而行,多怨。
2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7、不学礼,无以立。
2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9、过,则匆惮改。
3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2、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3、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6、是可忍,孰不可忍?
37、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9、夫子温、良、恭、俭、让。
4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1、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4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5、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6、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7、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4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经典名句 50句菁华(扩展8)
——论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巧言令色,鲜亦仁!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1、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急不继富。
1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4、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
1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 《论语》
16、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 《论语》
17、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孔子 《论语》
18、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
1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20、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2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
23、不知生,焉知死 《论语》
24、“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 《论语》
2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 《论语》
26、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 《论语》
27、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
28、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 《论语》
29、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 《论语》
30、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31、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李嘉诚
32、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33、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34、明明白白我的心,诚诚信信我的行。
35、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36、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37、一次失信的债务,需一生去偿还。
38、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39、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40、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41、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42、人人诚实千家暖,行行守信万代春。
43、以诚律己,心正胸坦肠清显理念;用信昭人,业兴财旺事顺见精神。
44、诚信是心灵与心灵间最默契的对话。
45、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46、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
47、诚实的人从不为自己的诚实而感到后悔。
48、一言九鼎重千秋。
49、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5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论语经典名句 150句菁华论语经典语录 60句菁华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 60句菁华《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孔子的论语名言 50句菁华经典名句 50句菁华经典励志名句 50句菁华经典情话名句 50句菁华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 50句菁华论语中的经典哲理名言 50句菁华论语名言警句 50句菁华论语警句 50句菁华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论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论语经典语录 50句菁华论语的名言 50句菁华诗经经典名句 50句菁华读者言论语录 50句菁华《论语》经典名句 40句菁华孔子论语孔子经典语录 40句菁华孔子论学习《论语》名言名句 40句菁华孔子经典论语名句 40句菁华淘宝评论语 40句菁华论语名句欣赏 40句菁华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论语经典名句参考 40句菁华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于丹论语心得经典语录 30句菁华
形容夏天的句子 200句菁华最新中秋节的祝福语 200句菁华夏天高温文案 100句菁华感恩的短语 100句菁华关于天气的谚语 60句菁华六月你好的朋友圈说说 60句菁华微信签名女生励志的 60句菁华新婚祝词简短精炼 60句菁华父亲节最好的祝福语 60句菁华优美的劳动节祝福语短信 50句菁华八年级下册英语重点短语归纳 50句菁华快手最火的网名 50句菁华描写春天的语句 50句菁华提前端午节的说说 50句菁华教师节快乐的QQ祝福语摘录 50句菁华新年开工大吉大利的祝福语 50句菁华生活哲理名言分享 50句菁华疫情隔离制度 50句菁华
经典扎心语录 50句菁华适合劳动节发朋友圈的句子 50句菁华高考冲刺的励志标语 50句菁华高考英语万能常用句子 50句菁华2020年精选元旦新年贺卡祝福语大集合 40句菁华关于高考励志名言 40句菁华出国送行祝福语 40句菁华哥哥结婚红包贺词 40句菁华唯美结婚的祝福语 40句菁华学校教育制度 40句菁华新年索要红包的祝福语 40句菁华最新大寒的唯美句子 40句菁华朋友圈女人伤感句子 40句菁华每天适合发朋友圈励志句子 40句菁华烦的朋友圈说说 40句菁华空间经典伤感说说 40句菁华送给男朋友的端午节祝福语 40句菁华2020年给朋友的中秋节祝福语短信合集 30句菁华